APP下载

高低通量血液透析膜清除溶质能力的临床对比

2013-07-08田淑侠刘春萍封文媛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溶质尿素氮高通量

田淑侠 刘春萍 封文媛

高低通量血液透析膜清除溶质能力的临床对比

田淑侠 刘春萍 封文媛

目的探讨高低通量血液透析膜清除溶质能力。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低通量透析组和高通量透析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透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观察对象透析前后血磷、肌酐和尿素氮浓度变化量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透析后血磷、肌酐和尿素氮清除率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高低通量血液透析均能有效清除患者血液中的小分子溶质,但高通量血液透析具有更好的效果,以及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高低通量;血液透析膜;清除溶质能力

传统的低通量血液透析无法将中分子和大分子的毒素彻底清除,透析相关性淀粉样病变也是肾病终末期透析治疗患者的主要并发症类型,若患者体内长时间积蓄β2微球蛋白,则易诱发透析相关性淀粉样病变问题的发生,进而大大降低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1]。本次医学研究就对高低通量血液透析膜清除溶质能力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男54例,女46例,年龄20~74岁,平均为(45.5 ±11.3)岁,血液透析时间在 1.5~5.5年,平均为(3.7±2.3)年。其中,慢性间质性肾炎20例,糖尿病肾病20例,高血压肾病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低通量透析组和高通量透析组,每组 50例,且观察两组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高通量透析组患者使用德国 Fresenius公司生产的F60聚砜膜血液透析器作为血液透析设备,内径为175μm,膜壁厚为35μm,该治疗设备具有较低的白蛋白和补体激活活性,超滤系数 KUF设置为40mL/(h·mmHg),表面积设置为1.3m2。低通量透析组患者使用德国Fresenius公司生产的F6聚砜膜血液透析器作为血液透析设备,超滤系数Kuf设置为5.5mL/(h·mmHg),表面积设置为1.3m2。全部观察对象每周均接受3次血液透析治疗,每次持续 4h,且均使用超纯净水碳酸氢盐透析液以及Fresenius4008S容量控制型透析机,使用肝素抗凝,血流量在190~25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 min,连续治疗5个月[2]。

1.3 观察指标第一,两组观察对象血液透析治疗前后血磷、肌酐、血尿素氮浓度的改变情况;第二,两组观察对象血液透析治疗后血磷、肌酐和尿素氮清除率情况[3]。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 ±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χ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低通量透析组患者血磷、肌酐和尿素氮清除率分别为(59.00±2.00)%、(70.00±5.00)%和(67.00 ±5.00)%;高通量透析组患者血磷、肌酐和尿素氮清除率(59.00±3.00)%、(71.00±5.00)%和(68.00 ±6.00)%,两组患者透析后血磷、肌酐和尿素氮清除率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观察对象血液透析前血磷、肌酐和尿素氮浓度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透析后血磷、肌酐和尿素氮浓度变化情况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磷、肌酐和尿素氮浓度对比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磷、肌酐和尿素氮浓度对比分析(±s)

组别 时间 血磷(mmol/L)肌酐(μmol/L)尿素氮(mmol/L)低通量透析组 透析后 1.06±0.09 281.38±100.2312.52±1.32透析前 2.39±0.12 950.82±113.2239.47±2.04高通量透析组 透析后 1.02±0.12 295.36±102.2112.73±2.15透析前 2.60±0.12 910.43±120.0538.93±1.21

3 讨论

医学研究结果证实,高通量透析膜血液透析治疗,有助于患者心血管疾病预后的改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死亡率的降低,减少其血清中的 β2-微球蛋白含量。同时,高通量透析膜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有效清除分子量较大的红细胞,对贫血症状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5],并提高红细胞生成素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血液透析滤过和高通量血液透析均需使用高通量透析膜,并可在控制型普通容量血液透析机上开展治疗,因而对于治疗设备和技术的要求较低。

综上所述,高通量血液透析是现阶段血液透析治疗的主要发展趋势,能够对心血管疾病、肾性骨病及淀粉样变性等并发症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且效价比较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1] 丁洋,王喆,李方.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患者溶质清除效果观察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09,3(2):32-33.

[2] 冯婉贞,杨海珍,陈惠.高通量透析对血液中氨基酸及蛋白质浓度的影响[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17(4):268-269.

[3] 毕会,张敏,尹彩兰,等.高通量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溶质清除及皮肤瘙痒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9):5493-5494.

[4] 石磊.高通量透析膜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5):4709-4710.

[5] 刘宏宝,陈威,王汉民,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综合评价[J].中国血液净化,2007,6(5):253-256.

R459.5

A

1673-5846(2013)09-0322-02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病内科透析室,吉林长春 130041

猜你喜欢

溶质尿素氮高通量
土壤一维稳态溶质迁移研究的边界层方法比较*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藏头诗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护理干预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要注意的六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