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情化护理在颅脑损伤烦躁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2013-07-08俞海燕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脑外伤亲情颅脑

俞海燕

亲情化护理在颅脑损伤烦躁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俞海燕

目的探讨亲情化护理在颅脑损伤烦躁患者康复中的意义。方法将80例颅脑损伤烦躁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亲情化护理模式。结果颅脑损伤烦躁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开展亲情化护理,调节大脑的精神紧张、缓解疼痛、提高睡眠质量、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极大增加了患者的康复率。

康复训练;亲情化护理;脑外伤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士护理工作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医疗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要,提高护理质量。我科积极开展亲情化护理。亲情化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患者为中心,帮助脑外伤烦躁患者调节大脑的精神紧张,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主动配合治疗,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康复率[2]。亲情化护理贯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80例颅脑损伤烦躁患者,均经CT检查证实为颅脑损伤、伤后6h内住院,入院时格拉斯评分为5~12分,无其它合并症。将愿意接受亲情化护理的 40 例作为观察组,年龄为 21~78(37.00±2.30)岁,男25例,女15 例。其中脑挫裂伤18例,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14例,脑内血肿8例;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年龄为20~75(37.50±2.68)岁,男26例,女14 例。其中16例脑挫裂伤,14例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10例脑内血肿。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手术类型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保持气道通畅、降颅压、止血、预防并发症对症治疗;辅助针灸、按摩、高压氧等康复治疗;按重度脑损伤和昏迷患者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入院后在实施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亲情化护理。

1.2.1 亲情呼唤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对神经系统有效的刺激。家属将其声音录为录音,白天除三餐时间外给予间隔30min/次,呼唤患者熟悉的昵称及名字,告知患者现在的治疗及护理,询问患者目前产生的感觉。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对其进行非暗示性提问式呼唤。

1.2.2 亲情触摸患者家属对患者躯体进行适当的按摩,轻轻摩擦患者皮肤,用凉性物体刺激患者四肢如冰,在家属的辅助治疗下病情较快好转。

1.2.3 亲情、嗅觉刺激对患者进行味觉、嗅觉及视觉的刺激,让患者听平时最熟悉的声音和家属关心的温暖话语;每次护理和治疗时要让患者知道并感觉及记住。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烦躁、紧张等明显缓解对血压、心率、呼吸明显改善能配合检查治疗语言、疼痛刺激反应灵敏,生理反射恢复正常或增强;有效:烦躁、紧张等有所缓解;血压、心率、呼吸有所改善, 部分配合检查治疗;对疼痛刺激反应、语言略迟钝;生理反射由无到弱或逐渐增强;无效:紧张、烦躁等无缓解迹象,血压、心率、呼吸、对各种刺激、生理反射等无改善;对原有意识状态无改进。

1.4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并用SPPS 10.0软件包进行χ2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的护理方法效果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效果比较(n,%)

3 讨论

亲情化护理是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病患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亲情化护理也将贯穿于脑外伤患者康复的全过程。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意识障碍,可由不同原因引起不同程度的烦躁,轻者增加患者痛苦,重者可诱发和加重病痛,而危及生命[1]。对烦躁患者深入开展“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需要。通过实践,亲情化护理可较好地挖掘脑组织损伤的修复潜力[3],能够缩短患者昏迷的时间,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实施亲情化护理,一方面可以加强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和家属在身心上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与满足感;另一方面对患者做好亲情化的服务,让患者在康复中主动治疗,为康复训练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条件[4]。

综上所述,亲情化护理在脑外伤引起的烦躁患者康复训练中实施,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在严格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更加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促使其主动积极工作,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全面提升了工作质量。实践证明,通过对患者和家属的回访,实施亲情化管理,对改进科室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李翠霞,崔明武,王建宁.亲情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9(15).

[2] 莫美珠,蓝惠珍,赖彩兰,等.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训练在基层医院的实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

[3] Wang Liying. The practice and effect of humanistic service in nursing work[J]. Journal of Community Medicine,2009(02).

[4] 王秀侠.重症护理中的亲情化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 (04).

R47

A

1673-5846(2013)09-0484-02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芜湖 241000

猜你喜欢

脑外伤亲情颅脑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亲情故事两篇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