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杞菊地黄丸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视网膜功能和形态的影响

2013-07-08马宏杰杨志敏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杞菊裂孔黄斑

马宏杰杨志敏

杞菊地黄丸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视网膜功能和形态的影响

马宏杰1杨志敏2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网膜功能和黄斑视网膜形态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60眼)RD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30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视网膜电图(ERG)方法观察术后1、2、4、8周视网膜功能和形态的改变。结果OCT检查表明,治疗组黄斑视网膜厚度在术后第4周明显改善,而对照组为术后第8周。与术后第1周ERG b波比较,治疗组第2周ERG b波即有显著的改变,而对照组延迟到第8周。术后第8周治疗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杞菊地黄丸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RRD术后视功能恢复和黄斑视网膜形态的改变。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手术;杞菊地黄丸;光相干断层扫描;视网膜电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即裂孔性视网膜脱离(RRD)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底疾病,而眼球外路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封闭视网膜裂孔,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临床报道显示,孔源性视网脱复位手术后的解剖复位率高达 90%以上[1],但视网膜功能恢复仍不理想。因此,研究如何有效提高其视网膜功能,仍是当前眼科学界亟待解决的任务之一。我院从中医角度采用植物成药杞菊地黄丸,对其干预孔源性视网脱复位术后视网膜功能和形态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观察病例均为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在郑州艾格眼科医院确诊的RRD患者,施行眼球外路手术,即单纯巩膜扣带术,均采用一次手术成功的病例共60例60眼,其中男34眼,女26眼;年龄15~69岁;近视21眼,高度近视22眼,正视17眼;伴有白内障者12眼,对侧眼有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史者3例。视网膜脱离范围波及1~4个象限不等,均波及黄斑,视网膜裂孔数目达1~4个不等,病程2天~3个月。按随机数字表,选出60个数字作为随机数,单数为治疗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均为 30例 30眼;两组患者的年龄(t=0.166,P=0.681)、病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15,P=0.253)。

1.2 治疗方法治疗均在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植物成药杞菊地黄丸(河南宛西制药厂,药方由枸杞子、白菊花、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白茯苓、泽泻、丹皮组成)口服,10粒/次,3次/日,连续服用2个月;同时服用银杏叶片,40mg,3次/日。对照组在术后只服用银杏叶片(40mg,3次/日)。所采用 RRD患者均施行单纯巩膜扣带术,间接眼底镜下冷冻封闭视网膜裂孔,冷冻强度至裂孔处视网膜、脉络膜变灰白为止。于术前、术后1周内每天检查视网膜下液吸收情况,分别在术后1、2、4、8周进行视力、眼前段及眼底检查。

1.3 观察项目及评价指标

1.3.1 矫正视力检查显效:视力提高3行及其以上(按对数视力表计,视力在0.1以下者,每增进0.02算l行);有效:视力提高2行:无效:视力提高l行或无提高或下降。

1.3.2 视觉电生理检查检查仪器选用重庆康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ASP2000A全自动视觉电生理检查仪,按照视觉生理国际标准化进行记录ERG b波振幅,以b波振幅的改变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1.3.3 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CT)OCT选用德国Zeiss-Humphrey生产的OCT-2000型成像仪行视网膜光相干断层扫描,扫描方式:十字扫描法,扫描宽度:按机内设定宽度即5.6mm,定期追踪观察复诊病例采用重复扫描法,即和前次扫描条件完全相同。检查者可通过监视屏观察患者的注视情况,2.5秒内扫描视网膜所形成的图象可显示于显示器上,选择图象存储于计算机,结果用打印机打印。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实验结果均采用SPSS 13.0软件包处理,统计方法为χ2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影响见表1。

表1 杞菊地黄丸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影响[n(%)]

2.2 术后OCT改变情况治疗组术后第4周黄斑视网膜的厚度与术后第1周比较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第8周,黄斑视网膜的厚度接近正常。而对照组至术后第8周黄斑视网膜的厚度才出现明显恢复,与术后第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黄斑视网膜厚度改变[(±s),μm]

表2 两组不同时间黄斑视网膜厚度改变[(±s),μm]

注:对照组与治疗组*P>0.05,**P<0.05

?

3 讨论

视网膜脱离的修复包括形态学修复和功能修复,而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形态学修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有眼球内路、眼球外路之别,但无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手术治疗的目的均是手术封闭视网膜裂孔,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在临床上网脱手术复位成功的患者,其眼底仍会伴随一些异常形态学改变,如玻璃体浑浊、视网膜水肿、渗出、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等[2,3],从而严重影响患者术眼视功能的恢复。因此,寻求能改善网脱复位成功术后患者玻璃体浑浊、视网膜水肿减轻或消退、提高视功能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仍是眼科学界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对于RRD,中医因其症状不同将其归属于“云雾移睛”、“暴盲”、“视衣脱离”范畴[4]。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复位成功后,中医认为患者术前、术后病因病机发生了变化,而影响视网膜功能改善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手术劳伤,损伤眼部脉络,致气血不畅;“眼外伤易引动肝热”[5],眼部手术损伤,易引起肝经热邪循经上犯,影响神光发越;同时患者肝肾亏虚,精血不能循经上承于目,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浊上犯,目失所养,神光不能正常发越。因此,针对以上病因病机,中医治法当以补益肝肾,健脾益气,利水渗湿,凉血化瘀,清肝明目为主。

杞菊地黄丸为传统植物成药,主要由枸杞子、白菊花、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组成,枸杞子、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相配伍具有滋补肝肾、填精补髓之效;丹皮配伍白菊花,具有清肝凉血化瘀之功;而茯苓、泽泻配伍又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功能;诸药配伍具有滋补肝肾,健脾益气,利水渗湿,凉血化瘀,清肝明目的作用。研究显示,具有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活血化瘀,利水渗湿功效的植物成药均能提高RRD复位术后视网膜功能[6]。因此我院将该药物应用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复位成功的患者已改善患者术后视网膜功能。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用药4周及8周,术眼黄斑视网膜厚度及功能改善情况、视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杞菊地黄丸可能在减轻RRD术后视网膜水肿、促进玻璃体浑浊吸收、水肿渗出消退等方面有功效,从而改善RRD术后黄斑区的形态,促进视网膜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应用植物成药杞菊地黄丸能有效促进 RRD术后术眼玻璃体浑浊、视网膜水肿渗出的吸收,改善术眼的视网膜功能,从而提高患者视网膜功能,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其具体机理。

[1] 赵朝霞,李玉军,郭希让,等.达那康对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J].眼科研究,2004,22(4):418-420.

[2] 高晓虹,袁志刚,谢娟,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黄斑区光相干断层扫描特征与视力预后的关系[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2):83-85.

[3] 毕宏生,张建华,温莹.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OCT的对比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4):389-392.

[4] 曾庆华.中医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3.

[5] 马珊,黄秀蓉,李志刚.王明芳教授对眼外伤的证治规律浅识[J].中医药学刊,2004,22(11):1991-1992.

[6] 彭清华,范艳华,段国平,等.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1):47-49.

R774

A

1673-5846(2013)09-0104-02

1郑州新视界眼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

2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

猜你喜欢

杞菊裂孔黄斑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杞菊茶改善肤质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裂孔在黄斑
杞菊茶解眼疲劳
眼前突然一片黑?可能是它出了问题……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
我家秘方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复发嵌顿再手术一例报告
腹腔镜联合胃镜引导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