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资源优势 提升就业质量——对宁都县农民外出务工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013-07-06宁都县政府办公室李文扬张六生
⊙宁都县政府办公室 李文扬 张六生
宁都位于赣州市北部,是一个地域大县、人口大县,也是一个劳动力输出大县,全县有80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63.2万。全县拥有劳动力34.5万,其中农村劳动力27.1万,近年来劳务输出均在15万人以上。2007年宁都县被评为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2010年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和引导农民就近就业,扶持返乡农民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近期,宁都县对全县农民外出务工状况、流向、行业、收入等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农民外出务工基本情况
宁都县农民外出务工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从外出方式看,缺乏有效组织性
宁都农民外出方式具有较强的裙带性,主要以“亲帮亲”、“邻帮邻”、“朋友介绍”和自谋职业为主,有少量劳动力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外出就业,而通过政府、中介组织、招聘会等有组织地外出就业的比例较小。
2.从务工区域看,具有相对的集中性
宁都农民外出务工遍及全国各地,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及闽三角等地区。
3.从务工行业看,普遍缺乏技术性
由于宁都外出务工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技能单一,从事劳动密集型、纯体力劳动行业比重大。从岗位上看,从事普工岗位的占61.4%;从行业上看,从事制衣、制鞋、制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占43.9%;从事建筑泥匠工、木匠技术工、家政服务员以及挖煤等占23.2%。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民外出务工盲目性大
目前,由于政府在农民外出务工过程中的角色缺失,县内中介组织和劳务市场的发展滞后,以及尚未建立农村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宁都对农村劳务输出缺乏有力的组织和指导,未能提供有效的就业咨询、技能培训、职业介绍、信息收集、跟踪服务和权益保障等服务,农民外出仍然是以“血缘、人缘、地缘”关系为主,存在明显的自发性、无序性和盲目性,其寻求工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
2.农民外出务工就业难度大
受生活成本的上涨,外出务工农民对工资的预期和实际工资差距逐步拉大,加上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正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倒逼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和现代化,在用工选择上既要年轻,又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熟练技术和经验,导致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没有技能专长的农民就业机会大大减小。特别是对长期从事技术含量较低、工种单一的“4050”农民来说外出就业难度更大。
3.农民外出务工缺乏权益保障
为尽可能地在务工地立足、生存和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处于明显的弱势位置,加之养老保险在未统筹地区之间难以转移,失业、医疗等保险无法接续,大多数农民对本应享受的基本权利主张不够坚定,参加各类劳动保险、签订劳动合同比例低。
4.农民外出务工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一是子女受教育问题。民工子女绝大多数只能选择条件较差的民工学校完成学业。二是父母赡养问题。三是农村土地隐性抛荒问题。四是返乡农民生产生活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较早外出务工的第一代农民工逐渐进入了“中老年”返乡年龄阶段。但由于长年在外务工,他们的思想精神、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已发生了改变,对土地的依赖较小,对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与建议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宁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优势,如何将劳动力优势转化为劳务经济优势和工业经济发展优势,关键要处理好服务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引导农民返乡创业就业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建立健全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培育“宁都劳务”品牌;创优县内创业就业环境,引导和鼓励劳动力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实现劳务输出经济与工业经济比翼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
(一)做强平台,建立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
1.建立服务网络
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劳动力就业服务组织,提高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2.打造劳务市场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出台扶持劳务市场发展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公司、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广阔的职业选择。
3.加强维权保障
建立劳动力转移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维权服务力度。同时,加大社会保险征缴力度,提高外出务工农民参加新农合、新农保的参保率,切实做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费用结算报账等社会保障服务工作,为外出务工农民解决后顾之忧。
(二)做实培训,增强劳动力就业竞争力
1.打造培训基地
依托现有培训资源,高标准建设县级综合性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以培训促就业。
2.创新培训模式
加大财政对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投入力度,实行劳动力免费参加培训,政府给予适当补助。探索通过政府采购培训服务方式,在公共就业培训工作中引入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对外出劳动力开展“订单式”、“储备式”、“意向式”就业技能培训,增强培训的主动性、实用性、灵活性与针对性,提高培训实效。加大对新生代劳动力的培训,特别是对初、高中毕业又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学生,由县劳务输出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新生代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三)做亮品牌,激发市场活力发展劳务输出经济
1.发掘优势,塑造品牌
劳务品牌是影响力,也是劳务输出的制高点。宁都在外务工人多,从事行业多,而且敢于吃苦、敢于拼闯,涌现了许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借鉴“资溪面包军”、“西华的哥”等务工品牌的成功经验,依托当代宁都籍外出务工杰出代表,凝炼讲诚信、讲务实、讲技能的“宁都劳务”品牌内涵,对发展基础好,有特色的物流、餐饮、建筑等行业,通过组建“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等形式,注册“宁都物流”、“宁都餐饮”、“宁都地面工”等特色劳务品牌,将“合作社”和“协会”的成员组织纳入到品牌管理、品牌服务当中。
2.扩大宣传,推广品牌
加大品牌宣传,做实品牌推介,借助外出招商洽谈会、老乡恳谈会等东风,在宁都人在外务工集中地全力推介“宁都劳务”品牌,进一步扩大“宁都物流”、“宁都餐饮”等特色劳务品牌在输入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做优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和谐发展
1.打造承接产业转移聚集地
积极抢抓国务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立足本县区位、项目用地及人力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按照“完善老园区(水东工业园)、建设新园区(新中胜产业基础)”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平台建设,着力增强园区产业聚集承载能力。
2.积极引导农民就近就业
进一步创优县工业园区用工环境,增强园区企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切实解决进园农民住房和子女教育等问题,增强农民“退田进园”务工的积极性。
3.大力扶持农民返乡创业
一是政策支持。二是资金支持。三是项目支持。
4.探索建立社会管理新机制
加大对留守家庭的关爱和扶持力度,结合“三送”活动,建立留守家庭台帐,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