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活动” 不一样的精彩
2013-07-05江苏省溧阳中学213300张玲娟
江苏省溧阳中学(213300) 张玲娟
一、用“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主干知识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非常重要,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能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例如,引用人教版必修地理1教材第29~30页的动手操作型活动为“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节中的“热力环流”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想请大家动手做个实验。你们看老师在预先搬来的四张桌子上分别准备了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厘米,宽30厘米,高40厘米)、一张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一盒火柴。为什么准备四份一模一样的呢?
生:分四组做实验。
师:对,接下来请大家按平时的方法分成四组,到各自小组桌子旁准备。
师:每小组同学合作完成以下实验步骤,请注意安全。
师PPT投影:实验步骤--第一步:将热水盆和冰块盆分别放入玻璃缸内两端;第二步:用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第三步:将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第四步: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
生:老师,我们做好了。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由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生:香的烟雾先下沉,然后从冰块盆向热水盆飘动,再从热水盆向上升起,最后飘向冰块盆上方,空气循环运动起来形成了一个空气环流。
师:这种现象就叫热力环流,会不会发生在自然界中呢?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第二个知识点。
板书:二、热力环流
生:原来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呀!
师(追问):在垂直方向上,热水盆这里的烟雾朝什么方向运动?冰块盆那里的烟雾朝什么方向运动呢?
生:受热的地方空气表现为上升运动,冷却的地方空气为下沉运动。
师: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评析:此次“活动”中,同学们是主角,他们勤于动手,在实践中学习,形成了对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活动”结束,同学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内心充满了学习地理新主干知识的兴趣,这无疑给地理课堂注入了活力。这种形式的“活动”强调了发现学习和情感体验性学习,符合新课标要求。
二、将“活动”整合,展现灵活有效的地理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既要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又需要有所创新。对于与教材正文内容联系密切的“活动”,可将其与正文内容整合,做为正文的组成部分进行教学。
如进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中“外力作用”内容的教学时,可将人教版必修地理1教材第72页 “活动”与第71页教材正文部分整合。此“活动”中有三幅地貌景观图(图4.7),但没有描述其地貌名称和形成原因,其实它们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和风力侵蚀地貌;而教材第71页的图4.3海水侵蚀地貌、图4.4冰川侵蚀地貌是对教材中侵蚀作用文字叙述的举例性呈现。因此我们可以趁热打铁将此“活动”中图4.7的3张侵蚀地貌图穿插在图4.3和图4.4之间,整合为完整的侵蚀地貌。
这样按照学生认知的逻辑顺序,将“活动”与教材正文相应的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对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侵蚀作用有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最后请学生归纳知识点,让学生用自己聪明的大脑、明亮的双眼去观察自然、开发未知的知识宝库。巧妙的整合,不仅将“活动”落实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也展现了高效的“活”课堂。
三、将“活动”换位,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循序渐进
为了更好地诠释抽象的地理原理、过程和规律,往往在教材正文之后会配套相应的“活动”,部分是学以致用型的,可以用作巩固训练,部分是动手画图操作型的,可以让学生重现或回放原理规律的成因或过程。如人教版必修地理1教材第58页“活动”设计的目的是用边复习、边思考、边绘图的方法,由学生归纳总结出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节内容有两个特点:一是比较抽象,课本中的插图是静态图,由于高一学生的读图能力还不够健全,要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需要足够的空间想象力;二是前后知识联系密切,洋流的形成与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要理解这一内容,必须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在教学中应注重海水运动的过程分析,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对教材组成部分进行顺序的调整,将上述“活动”与第57页“读图思考”换位,即通过此“活动”来进行洋流成因及分布规律的新课教学,这样符合学生循序渐进学习的原则。具体处理思路如下:
①将“活动”中图3.6左图(要求“在全球风带模式图中填写六个风带的名称。”)删掉风向箭头,要求学生预先不看教材在板图(图1)中添加箭头,复习全球风带的分布。学习方法:一位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其他同学点评批改。
图1
②回忆地球自转导致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的规律,让学生尝试对照上述全球风带板图,考虑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洋流的运动方向,在板图(图2)中用箭头标出并用红、绿色粉笔区分暖流、寒流。学习方法:两位同学合作完成,教师点评批改。
图2
③让学生尝试在板图(图3)中考虑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洋流运动方向的变化,填绘全球洋流模式。学习方法:两位同学合作完成,学生点评批改。
图3
④学生描述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学习方法:学生通过接龙游戏快速在教师PPT投影中填空完成。
通过“活动”的灵活换位,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使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步步启迪引导下自主、合作,进行探究式分析、对比、推理、判断、得出结论,注重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学习原则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并非将结果简单地抛给学生后利用这则“活动”进行巩固训练。学生真正“活动”起来,教学课堂也翩翩起舞。
四、用“活动”巩固训练,完善课堂知识阶段性小结,达成教学目标
地理是一门科学,而地理教学则是一门艺术,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当精心设计。完善的课堂小结,尤其是课堂知识阶段性小结,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和谐和完美,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达成教学目标。人教版必修地理1教材“活动”约33%属于学以致用型,是针对教学内容的巩固、提高和总结而设计的,这些问题的难度不高,学生通过学习是能当堂完成的,可以真正考查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力的培养情况。
如人教版必修地理1教材第74页“活动”中:①判断甲乙两处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②判断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不难看出这则“活动”正是“山地的形成”这节内容的第一个知识重点与目标,符合并对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对于此“活动” ①可以由两位同学合作完成,一位回答何处,同桌回答判断理由,这样适度的紧张训练能及时巩固新知识。对于此“活动” ②可组织学生通过用纸张模拟演示褶皱或板图还原乙处顶部岩层来解释原因。教师可抓住这个机会将学生的答案总结成表格(表1),完善课堂知识阶段性小结,可以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表1 背斜和向斜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