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3-07-05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510405廖洁英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510405) 廖洁英 许 波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理念,同时指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1]这些表述突出和强调了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使学习方式的变革。
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亲历和体验过程中理解地理知识、发展能力、生成情感,既掌握知识与技能、又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自主发展,有助于突破高中地理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在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验式教学无疑应成为中学地理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二、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分析中参与和互动,使学生通过体验,在对情感、行为、事物和策略的内省体察中,掌握某些技能、策略,形成能力和行为习惯,建立情感、态度、观念的教学过程[2]。
体验式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而言的,也是对教师而言的,他们共同的是“在体验中发展”。为此,教学的关键是要创造各种各样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作为主体去体验。而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必然导向以学生的经验与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积极参与、身心投入为前提,以学生的自主体验为核心,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的实现。
三、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方法
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二“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节为例,说明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方法。
1. 研读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是编写教材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教学设计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这一节的教学目标要求是“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是要达成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举例”在这里采用案例分析的学习方法。
2. 分析教材,梳理知识要点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依据课程课标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修改、重组,灵活引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能理解的有关地理学科的新知识。分析教材,梳理知识要点,设计教学思路,是对教材进行加工,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本节是在学习了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和农业是姐妹篇。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工业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产业部门。本节内容是第三章内容的延续,又是后面学习人类活动地域联系及人地关系的基础,本章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教版教材首先展示“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示意图”“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等引出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罗列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区位选择考虑主导因素的不同,分成了五种导向型工业。通过案例“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说明工业区位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通过阅读材料“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说明同一种工业因科学技术条件的改变,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会发生变化,在工业区位选择时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工业区位的选择。然后用“污染严重的工业部门区位选择图”说明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为了发展经济采取的一些政策,说明政策也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用广大台港澳同胞、华人回国、回乡投资建厂的案例,说明乡土情感和企业决策者的理念与心理等也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案例教学能将抽象的地理原理、过程和规律具体化,降低知识的难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教学中使用的案例不是重点,它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载体,重点是通过案例表达出来的原理。而教材中的案例都是精选出来,最具有代表性的,有着显著的地理意义和教学价值的。但不是所有学生都熟悉这些案例发生的地理背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了解,因此,选择学生身边的案例,有利于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
3. 基于学情,拟定设计思路
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此外,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现有教学资源也是影响教学设计的重要因素。
笔者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这是在广州开设的课程,面对的是广州的学生,而广州钢铁厂的区位变化是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一个典范。对广州的同学来说,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就是发生在身边可感可见的事实。通过熟悉的案例、熟悉的乡土地理背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降低学习难度。广钢作为广东省的典型的钢铁工业,在报纸、网络上有大量相关的报道和资料,有利于资料的收集和选择。
基于以上的考虑,初步设想以广钢为案例,去诠释“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相关知识。
4. 创设情境,体验教学过程
相对于讲解、分析或说教,亲身参与活动而获得的体验是深刻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笔者创设一系列情境与活动(表1),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获得体验。
表1 教学过程的情境与体验活动
5. 分析体验,承载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贯穿明暗两条线,明线是学生的体验活动,暗线则是本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较好地实现了三维目标。
在此案例中,不同的工业因素和区位在不同的时期(早期的选址在广州、目前的选址在南沙)对广钢发展的影响得到体现,相比于教材中分散的材料和案例,更好地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这一目标。
6. 内省体察,总结升华内化
提出问题“学习了‘广钢’早期的选址和后来的搬迁案例,你认为其它工业在选址的时候会考虑什么区位因素,这些区位因素是否会一成不变?”再次投影出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总结升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应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同时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工业发展中,不仅要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服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需要。总之,对工业区位的选择,我们应多方面、全方位考虑,因地、因时制宜,合理选择,以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随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体验了工业的选址过程,获得了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效益同时发展的启迪,传播地理知识的课堂也成为了人生的大课堂。
四、促进学生体验的几点措施
体验式教学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来习得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自主发展。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体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体验地理知识的教学情境。可以通过感知语言意境、讲故事、欣赏图片和音乐、观看视频等进行想象体验,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或经验,结合语言、图文展开想象,获得体验和感悟;可以利用地球仪、地理模型、地理挂图等,直观地展示地理知识,创设教学情境,增加教学的感染力和形象性,将学生带入体验式的教学情境中。
在学习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时,笔者采用了“社会实践”的形式,带领学生到“工厂”去,观察工厂的生产过程。对本节的重点知识点“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领悟。设置投资者、政府官员、厂区附近的居民等角色,站在这些角色的角度来考虑工业的区位的因素和区位选择。这些情境都给学生带来了别样的体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体验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进行知识的更新与观念上的转变:教学前,教师能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原理,精心地思考与设计活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情况,随时改变或增加活动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体验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认识、能力、价值观的形成。因此,体验教学是对教师能力的一项挑战。
3. 提供背景辅助资料
体验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为基础的,因此,适时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辅助资料,是实施体验式教学的保障。创设“社会实践”情境时,考虑学生对钢铁的生产过程了解较少,笔者提供广钢钢铁生产过程的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小组讨论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会影响工业区位选择时,笔者提供了广钢相应的区位资料和相应的新闻材料,要求学生认识研读,提取相关和有效信息,然后小组内交流与讨论。
五、小结
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使学生在学习时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获得新的情感和感受,从而促进经验与知识的转换。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体验式教学不仅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达到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体验式教学无疑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
[1] 教育部.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王琅琅. 例谈网络条件下地理体验式教学初探[J]. 课堂内外, 2010(8):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