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部分促炎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2013-07-05杨宝中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人民医院225800
苗 莉,杨宝中(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人民医院 22580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异质性的多系统慢性自身免疫病,病理表现为多关节滑膜炎、软骨及骨侵蚀性破坏,最终导致关节致残畸形及关节外系统性病变[1]。RA全球发病率较高,晚期致残率高,多脏器功能受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RA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免疫病理改变包括多方面、多环节,造成体内网络性免疫紊乱。研究表明,RA患者滑膜细胞及滑膜组织中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参与RA的致病过程[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7(IL-17)等为促炎因子,有证据表明它们与RA的发病有关[3]。本文探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述促炎因子的表达及RA发病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分组 (1)RA组:RA患者来源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本院免疫风湿病患者,共100例。其中男37例,女63例,年龄26~59岁,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疾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2)健康对照组:同期健康体检者及自愿者100例,采血前半年内无疾病记录,其中男46例,女54例,年龄26~55岁。
1.2 方法 采用ELISA测定RA组及健康对照组TNF-α、IL-6及IL-17等促炎因子的血清表达水平,试剂盒购自Invitrogen公司,Synergy2酶标仪(Bio-Tek公司产品)测定A值,通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样本的浓度,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日立7080)检测类风湿因子(RF),试剂购自北京九强生物有限公司,采用Sysmex1800i五分类血球计数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试剂为原装配套试剂,并用血沉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CC11.0软件进行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t检验。
2 结 果
2.1 RA组及健康对照组促炎因子检测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促炎因子检测结果(n=100±s)
表1 两组促炎因子检测结果(n=100±s)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TNF-α(ng/mL) IL-6(pg/mL) IL-17(pg/mL)RA组 46.42±9.03* 96.07±11.98* 46.01±8.02*健康对照组14.26±4.72 13.28±4.46 16.62±5.03
2.2 RA组及健康对照组实验室检测结果 见表2。
表2 两组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s)
表2 两组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s)
组别 RF(U/mL) WBC(×109/L) RBC(×1012/L) PLT(×109/L) ESR(mm/h)9 54.78±2.08健康对照组 11.38±1.14 5.88±1.25 4.38±0.47 240.29±49.74 12.89±1.16 P<0.01 >0.05 >0.05 <0.05 <0.01 RA组 57.36±3.58 6.76±2.33 4.29±0.52 357.57±74.2
3 讨 论
滑膜炎是RA的最初及主要病理改变。RA患者滑膜组织中浸润的巨噬细胞、T细胞及滑膜细胞均可分泌大量促炎性因子,如TNF-α、IL-1β、IL-6等及基质蛋白酶等关节破坏因子;炎性因子进一步刺激滑膜细胞增生和活化,导致关节软骨及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致残[4]。RA体内和炎症部位存在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的失衡。TNF-α、IL-6、IL-1β、IL-12和IL-18等促炎因子在聚集、浸润于RA关节滑膜组织,对滑膜组织增生、纤维化,以及巨噬细胞激活等起重要作用,进一步在RA的炎性病理损伤中发挥主要作用[5]。IL-17主要由T细胞,特别是记忆T细胞,如CD4+,CD45RO+产生。IL-17是一种重要的前致炎细胞因子,可与其他细胞因子相互作用,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有证据表明IL-17在RA损伤中有直接作用[6]。
近年使用促炎因子拮抗剂,如IL-1ra和TNF-α抗体等对RA及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治疗有效,进一步证实促炎因子与RA和CIA发病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7]。
本研究通过对RA患者血清中TNF-α、IL-6及IL-17等促炎因子水平的检测,发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A患者血清中TNF-α、IL-6及IL-17的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文献[8]报道一致;同时TNF-α、IL-6及IL-17水平升高与RF、PLT、ESR水平升高有强烈一致性,且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重。因此,通过联合检测TNF-α、IL-6及IL-17水平变化可以辅助诊断RA,了解免疫炎症及骨质破坏情况,同时其水平高低还可直接反映RA的病情严重程度。
[1] 何浩明,姜建平,秦建萍.现代检验医学与临床[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240.
[2] 栗占国.关节炎概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26-251.
[3] 徐晓玲,梁瑞霞,黄君健,等.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生物技术通讯,2008,19(1):111-114.
[4] 王玉树,史久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靶点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2,25(5):222-226.
[5] Mcinnes IB,Schett G.Cytokin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Nat Rev Immunol,2007,7(6):429-442.
[6] Chabaud M,Garnero P,Dayer JM,et al.Contribution of interleukin 17to synovium matrix destruc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Cytokine,2000,12(7):1092-1099.
[7] Bongartz T,Sutton AJ,Sweeting MJ,et al.Anti-TNF antibody therap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the risk of serious infections and malignancie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re harmful effects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JAMA,2006,295(19):2275-2285.
[8] 张曲涛,廖穗波,廖满林,等.细胞因子IL-1α、IL-1β、IL-17在类风湿关节炎时的水平分析[J].广州医药,2007,38(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