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入不平等的成因:从思想演变到现实描述*

2013-07-04李子联

社会科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劳动者分配马克思

李子联

不平等源自于差异,人人生而有差异,因而人人生而不平等。它既有可能体现为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又有可能体现为伦理或政治上的不平等①[法]让-雅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2页。。前者由自然造成包括年龄、健康状况、体力以及心理或精神素质在内的差别,后者则由人们共同确立的协约造成财富、政治以及社会地位上的不对等。综合而言,前者是基础,后者是衍生。无论如何,两者均因个体禀赋差异的存在而进一步促发了经济不平等的形成,比如:年轻健康和聪明勤奋的人们总是更有能力获取更多的财富,拥有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的人们也总是处在财富分配的顶端。这一现象无时无处不存在于经济社会之中。那么,从思想和制度层面来看,收入不平等是如何形成的?以此为主题,本文将首先循着“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脉络回顾经济思想中收入分配的模式,其次重点分析马克思有关收入不平等形成原因的经典阐释,最后基于中国的现实背景分析收入不平等形成的原因。

一、效率合理与分配模式

自由主义一直是经济学特别是古典经济学发展的哲学基础。原则上,它要求经济发展追求效率的合理和遵循市场的自发。所谓效率的合理,就是经济发展应遵循一种逻辑规则和经验知识所能意识到的思想和行为①对于“合理性”的解读,米切尔 (1968)、劳丹 (1990)和卢克斯 (1992)实际上具有类似的观点:米切尔认为合理性的目的一贯互不冲突并由最适当的方法取得;劳丹则说“我们需要一个更为宽泛的合理性概念,以表明看上去是‘非科学’因素是如何‘侵入’科学决策过程之中的,以及这一‘侵入’怎么会是一种完全合理的过程”;卢克斯划分了合理性的标准,并假设有一些合理性标准是带着普遍性的,即可以恰当地运用于一切信仰,运用于任何环境。另外有些标准则要取决于环境,也就是说,它们需要通过研究环境才能发现,而且只能恰当地运用于那个环境中的信仰。前者称为合理性标准一,后者称为合理性标准二。”——Mitchell,“A Dictionary of Sociology”,G.D.,London,1968,pp.143;劳丹:《进步及其问题》,刘新民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26页;卢克斯:《关于合理性的若干问题》,载罗伯特·鲍苛克、肯尼斯·汤普森编:《宗教与意识形态》,龚方震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7页。,因此,从先验的知识出发,效率的合理即在于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上升。所谓市场的自发,就是经济运行应遵循一种自然力量和自由意志所能控制的发展机制,因此,带有神秘宗教色彩般的自发性市场要求政府“放马南山”,渐至“无所作为”。事实上,效率的合理和市场的自发往往是矛盾的,因为,“囚徒”自由理性的选择并不总是具有“合理性”。由于存在这一困境,因此,目的与过程的偏离使得经济学家在追求自由的市场机制中忽视了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合理。从萨伊到斯密,再到马歇尔;从生产要素分配论到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再到供求均衡价格分配论;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再到不发达国家,功能性收入分配理论自始至终就没有“跳出”居民收入分配不公与不等的现实“窠臼”。

由于追求效率的合理,因此古典经济学家主张每一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该获得相应的报酬。如萨伊的三要素论将生产过程归结为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协同合作的一般物质资料生产过程,这一过程就是通过三种要素的协同活动使自然界本身就有的各种物质适宜于用来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价值是劳动 (或不如说人类的勤劳)的作用、自然所提供的各种要素的作用和资本的作用联合产生的成果”,是劳动、自然和资本共同协作的结果。按照这一逻辑,创造商品价值的要素除劳动外还有资本和自然,三者都创造了效用和价值,都是价值的源泉。这就是说,每一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该得到公平合理的报酬,即工人应该得到工资,资本家应该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则应该得到地租。客观地说,萨伊的三要素论或“三位一体”公式只是提供了一种“合理”的分配模式和分析框架,对于这一模式所带来的分配结果则无直接论证。

那么,要素分配论是否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李嘉图对此做出了论证尝试。不过,李嘉图认为这一分配将导致劳动性收入和地租性收入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利润所占比例则将越来越小。这一结论并不十分精确,至少与所观察到的现实是相悖的。李嘉图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他坚持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因而社会总产品的增速也将递减。与此同时,每亩地的地租和每个工人的工资却都是固定的。因此,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社会总产品的增速将低于地租总额和工资总额的增速。这就造成了社会总产品中地租性收入和劳动性收入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利润所占的比例则越来越小。这就是说,外生的分配制度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最终使得经济发展停滞。

古典经济学的生产要素分配论掀起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工资性收入占比的研究热潮。特别是,自“边际革命”之后,新古典经济学家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对古典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和生产要素分配论作了创新性说明,指出资本和劳动力价格是由其边际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是决定这种要素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关键。不过,与古典经济学家主要在社会关系或社会制度框架内考察收入分配不同的是,新古典经济学家更倾向于认为分配由偏好和技术关系决定,而制度的影响往往被忽视②刘万明:《古典分配理论:理论基础、内容框架与方法论意义》,《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6期。。比如,克拉克利用边际生产力技术理论,在萨伊的三要素论基础上,首先由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引出生产力递减规律,其次从劳动和资本两个生产要素的分析中得出劳动生产力递减规律和资本生产力递减规律,最后进一步论证得出在静态经济条件下,三个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正好等于它们各自的边际产量,即要素收入等于要素价格与要素数量的乘积,劳动和资本分别按照其边际生产力获得了相应的报酬。进一步地,细而分之,土地和企业家的经营能力也分别得到了与它们各自创造的边际产量相当的报酬份额。

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价格分配论在于论证收入分配是公平的,因而经济效率具有合理性。不过,要将自由主义的精髓与要素价格边际论进行有效结合尚需要逻辑推理的中介工具,而马歇尔则对此做了完美的论证。马歇尔运用供求均衡的分析方法,首先把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分别转化为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其次用各自的边际生产力来说明它们的需求价格,用生产要素(土地除外)的生产费用来表征它们的供给价格,最后用各自的供求价格均衡来分析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量的规定。在这一逻辑下,从国民收入分配的渠道到国民收入分配主体所得份额的规定,再到国民收入分配的杠杆,都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证。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新古典经济学对于要素价格分配论具有公平合理性的论证严密得几近完美,但严苛的完全竞争性条件使得这一理论在面对“收入不平等越来越严重”这一现实时总是太过于“冷漠无情”,因而对于现实的解释也总是“苍白无力”。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新古典经济学忽视了政府的必要调控,因而对于自由的追求必然导致平等的损失。

鉴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经济现实,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罗宾逊夫人摒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而把有效需求理论用于经济系统的长期分析之中。罗宾逊夫人指出,消费品与投资品之间的比例决定了工资性收入和利润性收入之间的比例,即投资率越高,利润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越大,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就越小。这一结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比逐渐下降,同时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比难以提高”的经济现实。这是因为中国具有较高的投资率,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依靠投资驱动。

二、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

对于古典经济学中的分配模式和逻辑演绎,马克思从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的角度提出了批判性的观点。首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分配是产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模式。与劳动力价值一样,剩余价值也是由劳动力创造出来的大于其本身价值的新价值。其中,劳动力价值取决于再生产所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即生产工人满足必要生活所需的劳动,工人得到的劳动力价值表现为工资;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被进一步分解为利润、利息和地租,以利润和地租的形式付予资本和地产的所有者。因此,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都是收入的表现形式,这一形式是区别于“三位一体”公式的。其次,马克思发现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不断提高生产技术的行为,导致了大量资本被用作不变资本来购买机器设备,而用于工资性支出的可变资本所占的部分则将越来越小。这一结果必然导致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工人阶级将陷入相对贫困,甚至绝对贫困。对于分配制度所带来的收入不平等,马克思对资本积累过程的描述尤为经典,即资本积累是两极的积累:资本家在积累财富,而工人阶级则在积累贫困。

从剩余价值的角度,马克思分析了社会各个阶层的收入来源,并进而阐释了这一情形下的收入分配模式。也就是说,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商品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级差地租来源于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余额。由于指出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商品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因此,马克思还指出,在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下,每一个生产者向社会所提供的劳动数额和向社会取得的生活资料数额,都用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每个生产者获得多少个人消费品的权利,只能“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①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这一观点是马克思在精细地考察了不同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方面的差别之后得出来的。马克思发现:一个人在体力或智力上胜过另一个人,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提供较多的劳动,或者能够劳动较长的时间,等等;进而,在分配尺度方面,应该有一个相同的可以用以计量劳动的标准即劳动时间或劳动强度,即:“劳动,为了要使它能够成为一种尺度,就必须按照它的时间或强度来确定,不然它就不成其为尺度了。”①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4-305、305、304、304、304、305 页。

以劳动为尺度下所实行的按劳分配存在劳动的差别,因此,马克思预言,这一制度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生产者之间所分个人消费品的不均等,从而会造成他们之间富裕程度的差别。具体来讲,首先,“一个人在体力或智力上胜过另一个人,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提供较多的劳动,或者能够劳动较长的时间”②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4-305、305、304、304、304、305 页。,从而使不同的劳动者因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的不同而取得个人消费品的数额不同。其次,“一个劳动者已经结婚,另一个则没有一个劳动者的子女较多,另一个的子女较少,如此等等。在劳动成果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品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③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4-305、305、304、304、304、305 页。。如何看待按劳分配所造成的富裕程度不同这一结果?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消费品分配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从而不承认依靠大量占有资本和地产的剥削者阶级占有他人劳动这一特权。在这里,只默认劳动者不同等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由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和从社会取得个人消费品,劳动者之间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消费品的这种分配方式,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讲,显然是一种进步。

对于社会个人消费品中“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分配方式,马克思认为,它是公有制条件下唯一公平合理的分配方式,它是实现公平的具体途径,这种分配方式的实施在客观上又能促进效率的提高。马克思是在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按劳分配思想并进而阐发其公平效率观的。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④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4-305、305、304、304、304、305 页。。马克思认为,在一个生产能力有限的社会中,公平的分配应该是根据劳动者所贡献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把全部收益 (社会在做了各项必要的扣除后)分配给劳动者,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这就是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是在消除了阶级剥削、阶级对立的条件下,劳动者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占有和分配,体现的是劳动者在分配中的权利平等关系。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剥削,本质上是在讨论收入分配中的社会不公平问题。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收入分配中,劳动是劳动者个人参与产品分配的依据,劳动多少的衡量尺度是劳动时间,而资本家却只付给了工人在其必要劳动时间内新创造的、相当于工人劳动力自身价值的工资,它远远小于工人在全部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内新创造的全部价值,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掠夺了由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剩余。这种分配方式对资本家来说是“公平”的,但对工人来说却是一种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劳动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各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它使得商品等价物的交换遵循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⑤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4-305、305、304、304、304、305 页。。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一种进步,但同时马克思也发现劳动者的平等权利还仍然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⑥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4-305、305、304、304、304、305 页。劳动者之间用同一的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带来了分配数额的多寡差别和富裕程度的差别。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弊病。“但是这种弊病,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它经过长久的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的形态中,是不可避免的。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⑦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4-305、305、304、304、304、305 页。

三、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基本成因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劳动和资本的收入差异反映在我国的经济现实中即是:劳动报酬比重逐渐降低,同时居民收入占比也在不断下降。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形成及恶化。这就是说,从分配的过程来看,收入不平等不仅是由经济个体的自身禀赋差异造成的,它还与初次分配中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密切相关。因此,由分配过程中分配政策的倾斜导致的不平等是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表现和直接原因,而由分配环境中经济个体主客观因素所导致的不平等则是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一)初次分配格局失衡是收入不平等形成的直接成因

首先,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是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从收入分项构成来看,虽然劳动者报酬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其比值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收入分项数据,我国各地区2010年的劳动者报酬仍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比值在35%-65%之间;而企业营业盈余所占比值则相对较小,其数值在10%-35%的区间。数据表明,相对于企业的营业盈余而言,劳动者报酬仍是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对于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合理性,国际上通用的经验数据表明低收入国家、中间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合理值分别为60%、51%和59%,世界平均水平则为56.67%①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以此为标准,我国各地区劳动者报酬虽然相对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具有较高的比重,但与国际水平相比,则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表明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外,各地区劳动者报酬占比的数据只是反映了各地区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的大致区间,对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它显然并不能有效涵盖这一信息。以此为出发点,有学者测算了我国多个年份的劳动者报酬占比,发现这一数值由1995年的51.9%下降到2007年的39.7%;与此对应,企业利润则稳步上升,资本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7年的34.9%上升到2007年的46.1%②周明海、肖文、姚先国:《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失衡》,《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6期。。这些数据表明:劳动者报酬虽然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其比值则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它意味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从改革初期的“工资侵蚀利润”向现阶段“强资本和弱劳动”关系转化③姚先国:《民营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调整》,《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我国劳动报酬率的持续下降既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表现,又反过来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程度和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这是因为:劳动报酬率的下降使得居民从劳动要素中获得的相对报酬逐渐减少,因而收入水平不断下降;营业盈余率的上升则使得企业从资本要素中获得的相对报酬逐渐增加,因而使得资本富有者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这一机制使得要素分配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不平等程度不断恶化。不仅如此,由于资本要素富有者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水平,因此其资本积累程度将进一步增加,从而将进一步拉大其与劳动要素的收入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要素收入分配差距只是收入不平等的一种表现,并不是形成不平等的根本性原因。

其次,政府收入占比上升和居民收入占比下降是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制度性原因。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来看,政府和居民收入占比分别表现为不断上升和下降的过程,而企业收入占比则变化不明显。数据显示:自1995年以来,我国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其数值由初始的10.4%上升到2010年的20.6%;居民收入占比则不断下降,其数值由初始的47.9%下降到2010年的41.6%;企业收入占比则经历了1995-2002年的下降和2002-2008年的上升的反复变化过程,因此,企业收入占比从总体来看并没有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见表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各经济主体收入占比的变化趋势进一步从宏观层面表征了要素分配结构的特征现状,即:居民收入占比由于劳动报酬率的下降而不断下降,其下降的相对份额则通过利润或税收的形式分别为企业和政府所拥有。由于这一分配机制的存在,收入不平等在经济主体间表现为政府控制大量的经济资源,而居民从中享受到的经济成果则较为有限。这一偏向政府的分配机制既源自于又强化了经济社会本身存在的不平等,这是因为:由于不平等的存在,经济社会中掌握更多资源禀赋的经济个体必将强化不平等机制,以不断维持其既得利益,并希冀从这一过程中获得更大利益弥补前期投入所带来的资源禀赋的减少。这一过程反过来又使资源禀赋的两极化分布更为严重,从而使得经济社会的不平等程度进一步恶化。这一机理能够有效地解释我国“公务员招录竞争激烈”及“行政费用、三公费用居高不下”的现象。这是因为: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倾向于政府而不是居民,因此政府能够从中获得大量的经济资源,这对从业者而言无疑具有十分强烈的吸引力。

表1 1990-2010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分配过程中收入不平等的启示在于:第一,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应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占比;第二,提高居民收入,应提高居民的工资性收入,而不是从二次分配的角度增加转移性收入。

(二)教育差异是收入不平等形成的主要原因

从根本上来说,收入不平等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个体自身资源禀赋存在差异。由于这一差异,资源禀赋富有者总是能够充分利用所拥有的和所能利用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而比资源禀赋贫乏者获得更多的经济财富、政治地位和艺术成就。不仅如此,资源禀赋富有者在获得高层级性的政治经济地位后,往往将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其所制定的规则必定将以维持其现有地位为出发点,这一动机和行为则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的不平等。应当提及的是,本文虽然强调个人资源禀赋差异对于不平等形成的重要性,但从制度层面而言,这一带有古典色彩的分析方法显然并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发现,对于社会运行机制而言,个人资源禀赋特别是主观能力的差异往往与经济个体所受的教育水平存在莫大的干系。也就是说,经济个体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资源禀赋将越为丰裕,经济能力也将越强;反之则反。

由于教育存在开发才智情商和积累社会资本的功能,因此受教育水平越高的经济个体往往能够在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中拉开其与同等背景下的人们的差距。即是说,在一个初始状态教育水平低下的社会中,部分人们接受更多的教育必将带来社会的收入差距,且在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情况下将进一步扩大。这一机理极为符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背景。众所周知,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得教育系统瘫痪,民众受教育程度虽然极为均等,但普遍极为低下,这就使得教育的积极效应必将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得到充分且有效的发挥。

我们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数也在逐年攀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依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由1979年的每万人0.87个逐年上升到2010年的41.98个,增长了48倍,年均增长17.7%,数据表明居民受教育程度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大幅度的上升。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却在不断地扩大,如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由1983年的最低值1.8上升到2010年的3.2,表明城乡收入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扩大;相类似地,基尼系数也在不断增加,其数值由1978年的0.2885上升到2010年的0.4751,表明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图1描述的受教育程度与收入不平等的动态变化图显示:收入不平等与居民受教育程度特别是高等教育存在较为一致的同步变化关系,即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不平等越为严重,这一关系不仅反映在城乡居民、还反映在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之间。因此,可以认为,从社会运行制度来看,教育水平差异所带来的经济个体资源禀赋的丰缺带来了居民收入的不平等。

图1 受教育程度与收入不平等

不过,这一结论的得出是以初始状态社会教育水平低下为前提的。由于这一前提的存在,部分居民接受更多的教育能够获得显著且有效的积极效应。不仅如此,这一前提下部分居民接受更多的教育也导致了教育分布的不平等。从这一角度,与其说是教育导致了收入的不平等,毋宁说是教育不平等导致了收入不平等。因此,这一结论对我们降低收入不平等的启示不在于降低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而在于降低居民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程度。

四、结论与启示

以收入不平等的成因为研究主题,本文首先循着“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脉络回顾了经济思想中收入分配的模式,其次重点分析了马克思有关收入不平等形成原因的经典阐释,最后基于中国的现实背景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从思想史的角度,追求效率的过程与目标的偏离使得市场机制中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合理往往遭到忽视,因而收入不平等必将“绝对”存在;从制度的角度,获取超额利润的动机必然导致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逐渐失衡;从现实的角度,初次分配格局失衡是收入不平等形成的直接成因,教育差异是收入不平等形成的主要原因。

这对我们的启示在于:降低收入不平等应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和提高居民收入。比较有针对性地:第一,降低收入不平等应着重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居民的知识技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大幅增加教育培训的公共投入,大幅提高教育培训的培养质量,大力促进教育分享的机会公平,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资金扶持,推动教育培训事业的科学发展,提高教育培训的现代化水平。第二,降低收入不平等应设置机会平等机制,夯实制度的公正平台。降低收入不平等应更加重视机会平等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让社会所有公众都能更加平等地参与经济建设、享受医疗保障、获取教育培训等活动。这就要求在机制完善过程中应进一步破除劳动要素市场的垄断壁垒,坚持人才就业选拔的唯贤理念;进一步取消城乡对峙分割的传统障碍,实现要素自由流动的优化配置;进一步约束特殊社会群体的特殊权利,推进阶层社会资本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者分配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劳动者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