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44-16井二次压裂改造及效果评价

2013-07-04陈甲新

石油化工应用 2013年9期
关键词:加砂排液层位

彭 磊,王 磊,陈甲新,武 浩,刘 鹏,徐 勇

(1.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 710065;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陕西榆林 719000)

2003年4月对山2 层进行了初次压裂改造,投产后,按照以1~3×104m3/d 进行生产,生产初期气量稳定,2008年以后气量逐渐出现配产不稳现象,后期裂缝可能出现闭合,2011年对该井实施重复压裂改造,山2 进行补孔三段,对盒8 重新射孔一段后进行分层压裂,后期采用压缩机气举、泡沫排水采气、提产带液等多种方式排出井筒积液,恢复气井正常生产。

1 榆44-16 井概况

1.1 基本概况

榆44-16 井为榆林气田2003年开发井,该井于2003年2月开钻,2003年3月完钻,完钻井深2865.0 m,完钻层位:马家沟组。本井钻遇山西组山23段砂层厚度16.5 m,测井解释气层累计厚度13.3 m;钻遇石盒子组盒8下砂层厚度30.3 m,测井解释含气层累计5.2 m,(见表1)。

1.2 首次改造情况

该井山2 层于2003年4月进行了压裂改造,该井累计入井液量2649.0 m3,通过关放排液4 次,油放历时22 h35 min,出液204.0 m3,返排率达到88.7%。关井约96 h 压力恢复,油压由6.2 MPa 升至22.0 MPa,套压由8.3 MPa 升至22.0 MPa。该井采用“一点法”测试求产,测得流压23.23 MPa,测试日产气量6.2355×104m3,无阻流量16.0192×104m3。

1.3 生产情况

该井于2003年11月投产,油套压分别为:20.1 MPa,21.3 MPa。初期配产3×104m3/d,后期压力衰竭,2009年7月至今,配产1×104m3/d。累计生产1849天,共累计产气4640.8×104m3,改造前油压8.4 MPa,套压8.5 MPa。

表1 气层电测解释数据表

表2 山2 层初次压裂施工参数表

图1 榆44-16 井生产曲线

2 二次压裂改造

2.1 压裂过程

该井于2011年7月22日通过开工验收,后依次进行压井、通洗井、试压、射孔、压裂、排液等工序作业。

7月24日至7月25日,反循环压井施工作业。压井液配方:0.3%JF-50+1.0%KCl+清水,油压:8.2~0 MPa,泵压:9.0~0 MPa,排量:350~600 L/min,入井液量100 m3,返出液量10 m3。进出口水质相同,排量一致,压井成功。

7月26日至8月1日,通洗井试压作业施工。通井、探砂面位置2769 m,射孔段,山23:2723.0~2726.0,2729.0~2731.0,2734.0~2736.0;盒8:2636.0~2639.0,人工井底2829.88 m。下Y221 封隔器至2717 m,试压25.8 MPa,稳压30 min,压力稳定,试压合格。8月2日至8月5日,射孔作业。射孔段,山23:2723.0~2726.0 m,2729.0~2731.0 m,2734.0~2736.0 m;盒8:2636.0~2639.0 m。电缆传输射孔,射孔枪型:SYD-102 枪127弹,孔密:16 孔/米。山23:应射112 孔,实射105 孔(避套管接箍7 孔);盒8:应射48 孔实射48 孔(见表3)。

2.2 压裂后返排

8月7日,压裂施工作业。其中山2 三层累计加砂25.4 m3,入地总液量135.4 m3,停泵压力:33.00 MPa;盒8 层累计加砂35.7 m3,入地总液量214 m3,停泵压力:24.00 MPa。

8月7日至10月15日,关放排液阶段。压裂后排液不通,点火不连续,实行“白班抽汲,晚班关放结合”的排液方式。压井液累计入地971 m3,压裂液累计入地总液量349.4 m3,累计入地总液量1320.4 m3,返出液量610.4 m3,返排率46.2%。由于地层能量有限,致使总入地液量返排率较低。

3 改造后排液及效果评价

3.1 改造后排液

表3 榆44-16 井二次压裂施工参数表

表4 排液统计表

图2 榆44-16 井压裂后生产曲线

压裂改造中,总共入井液量1320.4 m3,返排液量610.4 m3,返排率仅为46.2%,改造后近井及井筒积液过多,气井不能正常生产。针对该井积液现状,制定排液方案,采用周期性气举结合泡排逐渐排出井筒积液,气井恢复生产后连续泡排结合提产带液等措施,保证气井连续携液(见表4)。

3.2 效果评价

压裂改造后,由于井筒积液过多,2011年10月~2012年7月多次开展车载压缩机和氮气气举,气井于2012年8月恢复正常生产,生产时油、套压稳定在6.9/7.4 MPa,生产平稳,截止目前,增产气量194.6556×104m3,持续排液。

4 结论及建议

(1)榆44-16 井重复压裂改造效果较好,压裂后气井产气量1.5×104m3/d,生产平稳,增产气量194.6556×104m3。

(2)建议对今后二次压裂改造中套管验漏采取工程测井技术,最大限度的缩短施工周期。

(3)二次压裂改造井由于前期较长生产,较新开发井而言,地层敏感性较差,较多微细毛孔和裂缝发育情况较完善,建议压裂液体系选择低伤害体系,如羧甲基、清洁压裂液等。

(4)老井改造中,建议原来的生产层位和新打开层位分层分试,对于层位改造效果好的井可以保留,反之可以考虑下桥塞和封隔器封堵该层后,重新打开新层位,一定程度上能保持气井的最大产能发挥。

(5)压裂后排液不通,应及时采取抽汲排液措施,保证液体最终能够顺利返排。

[1]王鸿勋,张士诚.水力压裂设计数值计算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张士诚,张劲.压裂开发理论与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EconomidesMZ.油藏增产措施[M].康德泉,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4]魏兆言,张晓兰,王百坤.地应力变化对重复压裂技术的影响[J].钻采工艺,2008,31(增刊):37-39.

[5]胡永全,赵金洲,蒲万芬,等.堵老裂缝压新裂缝重复压裂技术[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0,22(3):61-64.

[6]庄照锋,张士诚,王伯军.射孔对破裂压力及裂缝形态影响数值模拟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4):141-144.

[7]卢修峰,王杏尊,吉鸿波,等.二次加砂压裂工艺研究与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4,26(4):57-61.

[8]王宇宾,刘建伟.二次加砂压裂技术研究与实践[J].石油钻采工艺,2005,27(5):81-85.

猜你喜欢

加砂排液层位
基于样本选取和多种质控的地震层位智能拾取
多级加砂压裂工艺在致密气储层中的应用
页岩气井滑溜水连续加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絮凝菌处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响应面优化
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排液设计综述
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舱排液装置设计方法研究
卡拉麦里山前石炭系火山岩序列层位归属及分布研究
排液采气技术在凝析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顶板走向高抽巷层位布置的合理选择
FracproPT软件在二次加砂压裂模拟与施工参数优化中的应用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