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注射液对H22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细胞免疫机制

2013-07-01范双莉王志举任亚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3期
关键词:荷瘤氟尿嘧啶黄芪

范双莉王志举* 任亚丽

(1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黄芪注射液对H22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细胞免疫机制

范双莉1,2王志举1* 任亚丽2

(1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体内抑瘤作用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将昆明小鼠移植H22肝癌细胞后,分为五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组,黄芪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抑制率(IR)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采用MTT法测定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结果5-氟尿嘧啶组和高、中剂量黄芪注射液实验组小鼠H22实体瘤IR分别为59.45%、50.62%和40.47%,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芪注射液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数、吞噬指数和脾脏淋巴细胞增值指数都明显高于模型组小鼠(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在荷瘤小鼠体内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黄芪;H22荷瘤小鼠;细胞免疫;抑瘤率

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味甘,性微温,是重要的补益类中药。据报道,黄芪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如Fe2+、Mn2+、Zn2+、Se等。黄芪注射液是从黄芪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精制而成,含有五十多种皂甙和数种黄芪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1]。本研究通过观察黄芪注射液对H22肝癌实体瘤的抑瘤效应,探讨黄芪注射液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免疫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瘤株

昆明种健康小鼠100只,体质量18~22g,雌雄不拘(由本院动物中心提供);选用H22肝癌实体瘤为动物模型,瘤株(由本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提供)。

1.2 药品、试剂及仪器

黄芪注射液,每5mL含生药10g;5-氟尿嘧啶(5-FU),25mg/支;噻唑蓝(MTT);刀豆蛋白(ConA);DJ5031酶联免疫检测仪。

1.3 方法

1.3.1 模型制备与动物分组

每一只小鼠左腋皮下注射0.2mL的瘤悬液,形成实体瘤,移植后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5-氟尿嘧啶组,黄芪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 只小鼠。24h后开始给药。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0.1、0.2、0.4mL/d,剂量分别为2g、4g、8g/kg,1次/d;5-氟尿嘧啶组小鼠腹腔给予5-氟尿嘧啶30mg/kg,1次/d;模型组小鼠腹腔给予氯化钠注射液0.2mL,1次/d。连续给药7d为1个疗程。

1.3.2 实验方法

①抑瘤率的测定:给药7d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剥瘤称量,计算各组肿瘤生长抑制率(抑瘤率,IR)。IR =(模型组平均瘤重量-实验组平均瘤重量)/模型组平均瘤重量×100%。②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测定:给药7 d后,测定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2]。③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给药7d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摘取脾脏,MTT法测定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指数[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黄芪对各组小鼠瘤重的影响

疗程结束后取出肿瘤,比较各组瘤重,结果显示5-FU组和黄芪注射液高、中剂量组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瘤重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抑瘤率分别为59.45%、50.62%和40.47%;但黄芪注射液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瘤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H22荷瘤小鼠各组瘤重的比较(n=10,χ—±s)

表2 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n=10,χ—±s)

2.2 黄芪对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的影响高、中剂量实验组和5-FU组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P<0.05)。结果见表2。

3 讨 论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有提高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活性成分为皂苷和多糖。多糖作为生物效应调节剂可影响网状内皮系统、外周血T淋巴细胞、NK细胞及巨噬细胞,并影响补体的形成以及细胞因子的分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广泛参与免疫应答、免疫效应和免疫调节,在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是机体细胞免疫清除突变细胞、抑瘤抗瘤的重要因素,是衡量机体细胞免疫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T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全过程中起着重要调节的作用,是介导机体细胞免疫的免疫活性细胞,T淋巴细胞要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后才能发挥免疫调节作用,T淋巴细胞转化率(增殖指数)的高低直接反映机体细胞免疫的水平[4]。

小鼠H22肝癌实体瘤是抗肿瘤药物研究中常用的动物移植性肿瘤模型。本实验利用此模型观察了黄芪注射液的体内抑瘤作用,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达50.62%。同时黄芪各治疗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说明黄芪可能通过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达到治疗小鼠肿瘤的作用。

[1] 张慧,韩志红.黄芪注射液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3)∶132-133.

[2] 昊雄文,梁智辉.实用免疫学实验技术[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2∶29-35.

[3] 巴德年.当代免疫学技术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89∶303-135.

[4] 梅龙,董晓慧,段刚,等.参芪注射液对H22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细胞免疫机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3)∶279-282.

R-33

B

1671-8194(2013)13-0076-02

*通讯作者:E-mail:273395862@qq.com

猜你喜欢

荷瘤氟尿嘧啶黄芪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5-氟尿嘧啶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绞股蓝多糖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
黄芪是个宝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除痰解毒方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H1975荷瘤小鼠Twist、Fibronectin表达的影响
短管兔耳草乙醇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