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草莓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3-06-30何国亚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7期
关键词:双流草莓土壤

□何国亚

(通联:四川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成都610066)

双流冬草莓生产曾经十分兴旺,亩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但是,由于长期连作重茬,导致病害严重;而且长期单纯、过量依赖化肥施用,导致土壤退化等原因,目前种植面积锐减。广大种植户急切盼望能有行之有效的种植技术,帮助他们增产增收。针对冬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采用“双流冬草莓营养调节抗逆栽培综合配套技术”,以期全面解决双流冬草莓生产系统性病害,纠正目前市场上一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认识误区和不良习惯,促进四川冬草莓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双流冬草莓发展历史沿革

双流县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春早秋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2℃,降雨921mm。由于冬无严寒的气候特点,为冬草莓的培育与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981年,双流县红花乡(后并入永安镇)盐井村农民谢尚楷引种野生草莓获得成功;1983年,县农业局农技员干大木引进“春香”、“利红”两个草莓优质品种;1989年,四川省农科院引进了日本“丰香”早熟草莓品种,形成了“改良型促成栽培技术”,将草莓上市时间从春节提早到10月上旬;2002年,双流合江镇1300多户果农成立了世达冬草莓专业合作社,负责收购、销售社员生产的草莓;2003年双流草莓标准化项目被列入四川省标准化示范项目,2004年又被列为国家级示范项目,2005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检查验收。到2010年,双流县年种植冬草莓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总产量7100万公斤,总产值3.5亿元以上,成为双流丘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项目之一。

但是,2013年调查发现,不少地方的草莓种植户因为种植的冬草莓产量品质下降,导致收入锐减,从而放弃了冬草莓种植,这一趋势似乎还在发展。

二、传统冬草莓栽培技术特点

目前主栽品种是丰香,其次是巧克力等。丰香品种从1989年引种,虽然有一些优良性状已经有所退化,但通过不断的提纯复壮和脱毒苗的应用,综合性状相对较优:花序抽生力强,果实圆锥形和具有早熟性强、早期产量高、耐低温、品质优良。

轮作模式主要是“水稻-草莓”型,草莓在4月栽母苗繁殖秧苗,8月下旬水稻收后移栽草莓,并及时覆盖地膜,10月上旬开始挂果,第二年草莓收后,淹水整田,移栽水稻。

表1 草莓秧母田肥水管理流程

当地农技部门强调的栽培技术为:培育壮苗,综合防治病虫害,双膜覆盖,重施基肥,疏花、疏果,以达到早熟优质高效。冬草莓栽培立地条件:紫色砂壤土,pH值6.5~7.5,土壤有机质含量1%~1.5%。主要栽培管理要点:水旱轮作,前作一季水稻、后作一季冬草莓。苗木繁育:采用专用苗圃来繁育种苗。栽培时间:8月中旬水稻收获后即定植于大田。栽培密度:亩栽9000~11000株。地膜覆盖:10月初盖地膜,11月初扣天膜。

三、目前冬草莓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栽品种单一,品种退化严重 20世纪90年代初确定发展冬草莓之时,就只有1个主栽品种,至今仍然只有1个,不能满足不同口味的消费群体,也导致需要劳动力相对集中,产品成熟期相对集中。主栽品种丰香已栽种20年之久,退化严重,出现抗性减弱,畸形果增多,口感变差等现象。

2.栽培方式落后 20世纪80年代初试种草莓以来,一直采用的是平厢栽培方式,虽然垄作效果好,但一般农户怕麻烦。还有些种植户为追求产量,往往从每亩8000株增加到12000株,不但用工投入增加,管理难度也增加,但增产效果并不明显。另外,多年的平厢浅耕,导致土壤透气性极差,渗水性不佳,增大了土壤的湿度,降低了作物的抵抗力,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引致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发生较重。

3.老区重茬、病害突出 草莓种植老区由于连作重茬,土传病害严重,发病率在10%~30%,重灾区秧苗死亡达20%~45%。太平镇在20世纪90年代初是主产镇,常年种植面积在4000亩左右,到90年代后期,因土传病害严重而基本没有农户种草莓。白沙镇种植面积最大时在1998年,达4500亩,而现在只有1500亩左右。合江镇是县政府命名的草莓之乡,1990年有6500亩左右,而现在不到3000亩。兴隆、永兴镇现在已达到最大面积,将逐渐走下坡路。土传病害不仅影响生长、品质、产量,而且严重影响到面积的稳定。

4.重药轻肥,苗势衰弱 种植户一味重施农药,不计成本,只要听说效果好就用。但是,在肥料施用上却较吝啬,长期单一、过量施用化肥,不愿意购买有机营养功能肥,从而导致药残严重,地力下降,环境污染,草莓产量和品质下降。重药轻肥长期单一、过量施用化肥,还导致苗势衰弱。主要表现在:苗期发苗迟缓,栽后十天半月无变化;成活后苗子不长新叶、不出新根,叶小、叶色暗绿无光;看似成活了,所发新叶畸形,同一叶片上3片子叶大小不均,出现“123”叶症状(就是一片比一片小),而后逐渐枯死,补苗几次都难成活。偏施氮肥则造成苗势过旺,但迟迟不现花,耽误最佳上市季节。

四、双流冬草莓营养调节抗逆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针对生产中的该类情况,提出“双流冬草莓营养调控综合配套技术”,旨在从营养调理理念出发,一方面通过冲施、灌窝、喷施生物营养功能肥,并配合中微量营养元素,调节连作重茬土壤功能,恢复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逐渐恢复提高地力;另一方面,也通过施用生物有机营养功能肥加中微量营养元素,调节草莓植株营养代谢,完善体内次生代谢过程,激活草莓自身免疫力和抗逆能力。

1.冬草莓秧母田栽培技术 草莓大约有1/3的时间在秧母田度过,秧母田中繁殖的秧苗是否健壮,直接决定移栽到大田后草莓的长势长相、抗逆力、产量和品质。其主要技术环节如下:

(1)清除杂草,细致整地 清除杂草后,深翻耕地30cm以上。若用旋耕机,需旋耕4次。

表2 草莓大田肥水管理流程

(2)土壤消毒 用根菌清(50%福·甲硫)+敌克松对土壤消毒杀菌。

(3)深沟高厢 厢宽1.2~1.4m,厢沟宽0.4~0.5m,厢高0.2m。

(4)夏季繁殖育苗施肥要点 利用生物有机活性物质调节土壤和植株营养平衡,适当控氮,多施磷钾促根促壮,配合锌、硼、钙等微量营养元素和植物疫苗,提高抗逆力,药肥同施,预防为主(详见表1)。

(5)苗期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是炭疽病、猝倒病、茎枯病、叶斑病。发病原因是地面温度过高。一般在7~8月份,温度在35℃以上发病严重,特别是在雨后发病更为突出。①生态防治:可间作高秆作物或用遮阴网。②药物防治:苗期最有效、最安全的药剂是25%卡菌丹,亩用50g对水50kg进行叶面喷施。这种药剂有独特的杀菌、杀病毒作用,效果明显,可与1∶3∶240倍的波尔多液、70%的甲基托布津粉剂800倍、90%的乙磷铝粉剂600倍交替使用,间隔15天喷1次。

2.冬草莓大田栽培技术

(1)土地耕整

①土壤消毒 用根菌清(50%福·甲硫)或者菜菌清1kg对土壤消毒杀菌。

②深沟高厢 厢宽0.8~1.0m,厢沟宽0.4~0.5m,厢高0.2m。将底肥撒均后深耕20~25cm,耙平盖实,耕翻前每亩用2kg辛硫磷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处理完后整地作畦。作畦一定要精细,否则会严重影响秧苗栽植成活率和缓苗后的生长。要做到畦面、畦埂平直,土壤细碎平整,栽苗前2~3天灌水,沉实土壤。

(2)适时移栽

①定植时期 8月上旬至中旬。

②定植密度 7500~8500株/亩。每厢栽2行,行距0.25~0.30m,株距为0.15~0.25m。

③定植方法 应选择在阴天或下午四五点钟以后进行定植,以避免阳光暴晒。应选择具有3~5片叶、新根10条以上、顶芽饱满的无病壮苗进行栽植。栽植深度是秧苗成活的关键,栽植过深过浅,都会造成秧苗死亡。正确的方法是将秧苗根颈部与地面平齐,弓背向外,达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并让根系充分伸展开,栽后用力压实土壤,栽完后立即浇透水,并连浇3~4天。浇水后及时检查,对淤心苗、露根苗、歪倒苗按要求重新栽好。栽后用遮阳网遮阴5天,以后如遇晴天烈日,仍需用遮阳网遮阴。进入9月份,及时除去遮阳网以防徒长。

(3)覆盖地膜 9月份覆盖地膜,保温保墒,地膜要拉紧铺平与畦面紧贴,膜的四周用土压严。盖膜前每亩沟施纯高蜜20kg,或海藻早收500倍冲施。10月中、下旬开始上小拱棚保温。要求白天25℃,夜间不低于12℃。结果期要求白天20~23℃,夜间不低于5℃。冬前管理:草莓定植成活后,及时浅耕锄草,摘除病叶、老叶及匍匐茎,集中销毁。

(4)肥料管理(详见表2) 具体用肥需要根据天气、墒情、苗势作适当调整;其次要注意:①如果要预防治疗秧苗坐蔸、死苗,可增加喷施(灌窝)爱尔稼、益土施、富利锌、硼大素。②抗旱时,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增加喷施富美加利(黄腐酸钾)。③结果期如有裂果,需增加钙、硼用量,如宜禾钙、硼大素。

(5)水分管理 除施肥外,平时也要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度。春季湿度控制:薄膜覆盖后土壤湿度大,所以,要注意控制土壤湿度,过湿会导致病害。如果多风干旱,可叶面喷水结合施用叶肥如纯高旺、爱尔稼、叶肥素2号等均衡肥。果实收获期如遇干旱需浇水,应在采收后的傍晚、夜间或第二天早晨浇水为宜,但要浇小水,以防果实被浸泡造成烂果。

(6)其他田间管理 若条件许可,应进行补光:12月至翌年1月,在小棚内每隔1.5m设置1个60W 的灯泡进行加温补光,可使小棚内最低气温维持在5℃以上,采收期提前20天左右。

(7)春季管理 加强春季管理,是草莓生长旺、早结果、品质优、创高产的关键环节。

①及时中耕清老叶 应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深度要浅,严防土块压没苗心。将排水沟清好,以免造成渍害。与此同时,将草莓的老叶、枯叶、病叶清除掉,防止病菌蔓延。

②抓紧施肥促早发 草莓根系浅对肥料反应敏感,要避免使用碳铵、硫铵等化肥,应以有机营养功能肥为主,适量搭配化肥。开花结果期可叶面喷施2~3次,对提高品质、增加产量有很好的效果。

③揭膜与炼苗 当日均温稳定在10℃左右时,撤除大棚覆盖物,到3月中下旬全部撤除。撤除前,要炼好苗,使植株逐步适应外界环境,以免温差过大,影响草莓的正常生长发育。

④疏蕾疏花 现蕾后要疏去瘦小的花蕾,以增加单果重量。疏蕾疏花,每株保留花序2~3个,每个花序留果实3~5个为宜。

(8)病虫害防治

①白粉病 该病常因高温、高湿、不透光、不通风而诱发,其特征是果、茎、叶面上有一层白粉状物,危害叶片、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防治对策: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布70%甲基托布津、白无影(20%苯醚)、复绿多抗水剂预防。生态防治可调控室内温度,改善通风条件。

②根腐病 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率;或者用根菌清(50%福·甲硫·福)、萎腐乐(3%甲·恶)喷施。

③灰霉病 由大水漫灌、湿度大、不通风引起,特征是先烂果,后烂果柄。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方法:于现蕾到开花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7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生态防治主要是搞好通风透光,控制湿度,控制密植。

④黄萎病 为土壤病害。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防治对策: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20L/亩进行土壤消毒;对已发病植株须拔除烧毁。

⑤蛇眼病 高温引起,特征是开花后不坐果,坐果后发黑。生态防治:控制温度在22℃左右。发病高峰期采用药剂防治,可用40%灰霉菌克1000倍液或用70%进口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用23%疮孔流康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

⑥叶斑病 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防治方法: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滋蓝(75%百菌清+蓝粉)500倍液喷施,10天后再喷1遍。

⑦病毒病 从苗期开始加强药剂防治,减少病毒传播介体,可用维克清防治。

⑧蚜虫 使果实生育受阻,同时传播病毒。防治: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药剂防治可使用巧杀(70%吡虫啉)。

⑨红蜘蛛 叶片初期受害时出现小灰白点,随后逐步扩大,使全叶片布满碎白色花纹、黄化卷曲,植株矮化萎缩,严重影响生长。防治对策:花序初显时,可喷波美0.3度石硫合剂,隔7天再喷1次;双挂(阿维+吡虫啉)喷施。

⑩线虫病 5%灭可磷颗粒剂与基肥混用,持效期可达80天,安全可靠。

注意事项:药剂防治应在早晨10时前、下午3时后;温度在18~22℃,湿度在50%~60%时选晴天进行;利用烟熏剂杀菌杀虫,可在夜间进行,温度不超过15℃为宜。采果前两周禁用农药。

猜你喜欢

双流草莓土壤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迎春小学
土壤
双流板坯侧面鼓肚与边角挂钢原因与对策
双流机场一次低能见度天气过程分析
灵感的土壤
四川省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草莓
灵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