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瑞安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刍议

2013-06-30谢丙荣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年3期
关键词:瑞安市年龄结构老龄

谢丙荣

(瑞安市统计局,浙江 温州 325200)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瑞安市“六人普”相关数据的分析,对瑞安市人口老龄化形势进行判断,并对人口老龄化进行辩证分析和思考。

一、瑞安市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判断和特征分析

人口老龄化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瑞安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资料显示,2010年,瑞安市常住人口为142.47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为15.48万人、10.5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分别为10.9%、7.4%,比2000年“五普”分别提高0.6和0.1个百分点。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判断,瑞安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一)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010年,瑞安市常住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4.8岁,比“五普”、“四普”分别增加6岁和9.9岁,人口年龄中位数继续上移,说明瑞安市中老年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从老少比(65岁及以上/0—14岁)看,2010年瑞安市已高达50.6%,比“五普”上升13.5个百分点,远高于30%的人口年龄结构老年型标准。纵向比较,瑞安市“五普”比“四普”老少比上升17.1个百分点,“四普”比“三普”老少比上升6.5个百分点。因此,从老少比来看瑞安市的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表1 国际通用年龄结构类型标准与瑞安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单位:%

(二)老年人口趋向高龄化

老年人口可以分成低龄(60—69岁)、中龄(70—79岁)和高龄(80岁及以上)三种类型。“六普”结果显示,2010年瑞安市高龄老年人口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4.4%,与“五普”相比增加3.3个百分点,高龄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瑞安市人口在老龄化的同时,高龄化趋势明显(表2)。

表2 瑞安市历次人口普查分年龄段老年人口情况单位:万人、%

二、人口老龄化的辩证分析和思考

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当辩证地分析和对待,既要看到它所引发的负面社会问题,又要适当看到这个问题也有其积极的一面,通过客观分析,积极调整应对,正确引导,一定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一)正确客观认识人口老龄化问题,机遇和挑战并存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人口老龄化问题,要充分认识到它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但也不应把它当成洪水猛兽,过分夸大负面作用和危害性。从辩证法视角而言,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应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所谓机遇是指人口老龄化引起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老年人力资源隐含的社会经济价值的日渐显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契机的一种积极效应。这主要表现在:

1.人口老龄化带来 “第一次人口红利”。老龄化虽然对劳动力产生长期不利影响,但也带来了某些有利影响,就是“人口红利”。生育率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也使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据瑞安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瑞安市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且在总人口的比重中也不断增加,2010年比2000年增加29.3万人,占比由2000年的70.0%提升至74.5%;少儿抚养比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27.96%下降到2010年的19.60%。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劳动力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投资的收益率较高。而劳动力年龄结构较小,劳动者为养老而进行储蓄又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有利于促进投资的增长。众多的劳动人口产生了大规模的市场,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此,“第一次人口红利”时期的经济将呈现出投资活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局面。

2.人口老龄化带来“第二次人口红利”。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不仅仅是各年龄段人口比重不断变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口的市场需求、消费需求相应变动的过程。随着老年人口的迅猛增长和其在总人口中比重的不断增加,老年人口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相应扩大。不同年龄结构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需求是不同的。根据老年人自身生活需求的特点,在老龄化社会也有其明显的商品需求特点。老年人口数量及占人口比重的增长将引发社会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大调整,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及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老龄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内需型经济发展带来“第二次人口红利”,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源泉。

(二)迎接挑战,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

所谓挑战是指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群体面临的问题,更是全社会必须应对的问题,它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而多方面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分配、婚姻、家庭等也将带来一系列影响。

所谓“积极老龄化”,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机会的过程。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要求在健康、参与、保障三个方面的基本支柱采取行动。因此,我们要围绕健康、保障、参与的目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1.健康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保证。首先,老年人自身要保持身心健康,做到健康老龄化;其次,政府要完善老年健康支持体系,减少老年病的发生率,比如老年人普遍存在的慢性病的防治,提高老年人的健康寿命;最后,全社会要共同关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2.参与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力量。首先,老年人要主动参与到社会中去,通过参与外界活动,来获得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其次,政府和社会要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老年社会参与体系。比如加强老年休闲娱乐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等。

3.保障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基础。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不仅关系老年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经济发展活力与社会和谐稳定。要创新发展理念、政策制度、投入机制、服务模式,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多支柱老年经济供养体系、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多元化老年照护服务体系,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抓住机遇,积极发展老龄产业

老年人口的特殊需求推动老龄产业发展。所谓老龄产业,就是指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特色产业,它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商品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经济活动。未来我们的老年消费市场将更加庞大,在医疗与生活服务、食品与生活用品、房地产、旅游、辅助设备等领域催生新的商机。但是,老龄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链。因此,政府应积极引导,推进老龄产业稳步发展,以满足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对老年设施、产品、服务、娱乐、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三、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是个渐进、有规律发展的过程,是由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以及平均寿命延长引起的,是生产力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人口再生产正常运行的结果,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所以,面对人口老龄化,我们既不能采取视而不见或有意回避的态度,也不能一提人口老龄化就“谈虎色变”,盲目悲观。我们要正视人口老龄化的客观存在,辩证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瑞安的实际情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又好又快地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安全发展。

[1]李建新.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温勇,尹勤.人口统计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文献良,文峰.人口社会学概论.四川出版社,2010.

[4]邵梅.浅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与对策.青年科学,2010(03).

[5]李军.人口老龄化经济效应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张翠翠,赵加英.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与决策研究.知识经济,2012(03).

猜你喜欢

瑞安市年龄结构老龄
竹节人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浙江省瑞安市南方蔬菜种苗有限公司
具有年龄结构的麻疹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瑞安市马屿镇清祥小学“融适三原色”课程方案
杀鸡吓猴
基于人口红利缩减的我国经济增长对策探讨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