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2013-06-29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情报系统情报检索

刘 梅

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概括的讲就是综合研究分析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相互影响和效应传递。它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产品,“过程”是指对竞争情报的搜集和分析,“产品”指由此形成的情报或策略。竞争情报系统(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CIS),是企业在竞争与管理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概念,但是,CIS仍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至今仍没有确定统一的定义,通常认为竞争情报的获取、生产以及传播过程都要通过CIS来实现;CIS被认为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作为其基本支撑,获取的情报信息作为决策基础的一种综合的系统,其中,人的智能劳动始终贯穿CIS业务的整个流程。

当前,竞争情报系统(Competitive IntelligenceSystem,CIS)发展比较缓慢,建立竞争情报系统的企业也仅占全国企业的一成。本文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对2000至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相关文献分析,揭示我国目前竞争情报系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为我国今后竞争情报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以及竞争情报系统的组建和实践应用提供借鉴。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检索词选取“竞争情报系统”,检索途径为“关键词”,时间跨度为2000年至2010年共11年,共检索出相关文献934篇。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基本方法,对整理后的期刊文献在数量、来源期刊、著者分布、学科类别分布等方面利用EXCEL进行主要的分析。

二、文献统计分析

(一)年代分布

2000-2010年竞争情报系统文献的年代分布情况如图1。

图1 相关研究论文年代分布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2000-2010这11年来,竞争情报系统文献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2000年,竞争情报文献系统处于起步阶段,文献仅20多篇,但是在2000-2003年这四年里,文献的增长非常迅速,每年以20多篇的速度增长,于2003年达到100篇以上,这主要是由于竞争情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03年以后,我国的竞争情报系统研究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每年均在100篇左右波动。这可能是因为我国的竞争情报系统研究已经进入了比较完善的阶段,也有可能是研究技术方面遇到了困难。

(二)来源期刊分布

竞争情报系统研究分布比较广泛,本次研究检索到的934篇文献分别来自于167种期刊,平均每种期刊载文量为5.37。在这里,我们根据期刊的载文量,选取载文量在10以上的期刊,确定了11种竞争情报文献源(见表1)。

从表1及图2可以看出,发表在这11种期刊上的文献共328篇,占总文献数量的35.12%,说明竞争情报系统文献主要集中发表在这11种期刊上。其中《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科学》、《情报学报》、《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杂志》是《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8年)确定的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表明绝大多数和竞争情报相关的文章具有一定的科研学术水平。

表1 排名前11的期刊分布

(三)著者分布

在检索出的934篇相关文献中,有814人是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有743名作者仅发表过一篇文献,占总人数的91.28%;仅有34位作者发表了2篇文章,占总人数的4.18%;而发表过3篇文献的作者更少,仅有20人,占总人数的2.46%;3篇以上的作者仅占总人数的3.08%。总体来看,竞争情报系统研究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研究群体,但是,在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上还是比较分散,绝大数作者仍处于突发性的研究时期,并没有形成研究上的连续性。同时,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发表4篇论文的作者有4人,发表5篇论文的作者有6人,发表6篇论文的作者有4人,发表7篇论文的作者有1人,发表8篇论文的作者有2人。

图2 文献期刊分布

(四)核心研究机构分布

我们可以通过相关文献的机构分布情况推断并确定竞争情报系统的主要研究机构。934篇文献来自于580家机构,发表数量最多的是武汉大学及南开大学,各发30篇;其次是南京大学,发表28篇;另外还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盐城工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以及黑龙江大学,其发表量均在10篇以上,南京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以及西南大学,发文量为9篇。此外,我们也发现,对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的主要作者机构来自于高校和科研机构,很少来自于企业,这说明我国企业对于竞争效用的研究仍然很缺乏。

三、总结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竞争情报的作用和实践运用正逐渐的被人们所熟悉,并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去。同时,关于竞争情报系统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并逐渐引起企业家和一些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2000—2010年竞争情报系统期刊文献的统计分析,发现了竞争情报系统发展现状的一些特点。

我国竞争情报系统理论研究与实践不对称,通过本文对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我国竞争情报系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并且这些研究很分散,不够连贯。其次,该领域的研究机构主要是高等学校和一些科研机构,而企业对该方面的重视不够,这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不能将研究的成果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阻碍了知识转换成生产力的进行。

因此,我们不但要注重竞争情报系统的理论研究,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将竞争情报系统应用到企业以及其他机构之中,使我国的竞争情报系统发展更快、更好。

[1]焦慧敏,唐惠燕,任延安.国内外竞争情报研究与应用综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3):17-20.

[2]王祖国.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硕)[D].上海交通大学,2007.

[3]周玮.国家竞争情报研究的理论支撑[J].情报杂志,2008,27(4):90-91.

[4]姜晓曦.2000-2005年我国竞争情报研究述评[J].情报杂志,2006,(10):109-112.

[5]李彦文,崔蒙,赵英凯.我国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5):46-50

猜你喜欢

情报系统情报检索
情报
情报
情报
高校图书情报系统规章制度研究
浅议“互联网+”浪潮下中小企业反竞争情报系统建设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对抗情报系统中的应用
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快速响应情报系统研究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交接情报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