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方法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3-06-28陆佩华
陆佩华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180)
追踪方法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陆佩华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180)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追踪方法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照组选择传统护理评价方式,实验组选择追踪方法给予质量评价,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的出血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3.98%,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0.93%,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满意度为 66.17%,实验组满意度为 99.69%,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运用追踪方法对产科护理质量进行科学评定,可促进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降低孕产妇产后出血率,提高孕产妇的满意度。
追踪方法;产科护理;质量;产后出血;满意度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分娩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5%,对孕产妇及新生儿可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孕产妇死亡,因此应给予高度重视。护理是产科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孕产妇安全分娩的重要保障,如何对产科进行质量评价,促进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是产科护理工作的核心环节。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运用追踪方法(Tracer methodology)对部分孕产妇护理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并探讨追踪方法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孕产妇3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32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08例,年龄22~39岁,平均(27.31±3.45)岁;初产妇985例,经产妇623例;阴道分娩1023例,剖宫产分娩585例;孕次1次962例,孕次2~5次646例;有流产史451例。实验组1612例,年龄26~40岁,平均(30.17±2.84)岁;初产妇947例,经产妇665例;阴道分娩997例,剖宫产分娩612例;孕次1次1053例,孕次2~5次559例;有流产史67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娩方式、孕次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产后出血诊断标准:产房阴道分娩、剖宫产胎头娩出后至产后24h,产后出血量≥500mL。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传统的评价方式,即通过资料审核、听汇报、现场检查等多种手段对1608例孕产妇的护理方法进行质量评价,其以质量评审者为中心,而非以患者为中心。
实验组选择追踪方法对1612例孕产妇的护理方法进行质量评价,其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质量评审者通过文件查阅、当面交谈等方式掌握孕产妇具体的护理情况。②运用系统追踪与个案追踪等方式,对孕产妇住院情况、产科护理人员护理执行情况等进行严格的查访,掌握产科各护理计划的实行情况。如在质量评审工作中,建立个案追踪,并设有相应的主题,通常以孕产妇产后出血为主题,现场访查住院孕产妇及护理人员,掌握孕产妇护理情况[1]。③护理质量评审者之间需交换各自的评审意见,对于未确定的相关问题,需进行二次访查。在时间分配上,文件查阅时间相对较少,当面交谈与现场查看时间较多。当面交谈的对象不仅仅针对护理人员,还应包括孕产妇及其家属、医院水电工、清洁工等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现场检查范围主要有病区(包括产房、病房、护士站、库房及污物间等)、供应室、门急诊、ICU室、手术室等;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孕产妇转接登记制度的执行情况、孕产妇身份识别、产程观察情况、重症孕产妇(主要为产后出血产妇)护理情况、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等,其中产程及重症孕产妇护理情况为检查重点,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这个过程中,需详细登记孕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包括出血例数、出血比例、出血量及具体的急救措施、输血措施等[2]。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质量评价方式对孕产妇的影响情况,观察两组孕产妇的出血情况及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2.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1.5 疗效评价标准
产科病房产后出血发生率(%)=产科病房发生产后出血例数÷分娩总数×100%。孕产妇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孕产妇总数×100%。
2 结 果
2.1 出血情况
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98%,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93%,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满意度
对照组满意度为66.17%,实验组满意度为99.69%,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1 两组孕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分析(n)
表2 两组孕产妇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护理质量评价是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可以反映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同时通过护理质量评价,可有效监督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使其自觉地将各项护理工作做好,促进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对孕产妇及其新生儿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护理质量评价方式以评审者为中心,忽视了患者的中心地位,因此评审结果容易出现不公平、不真实的现象[3]。追踪方法是临床医学中新型的质量管理评价方法,其以现场调查为主要特征,贯穿“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允许质量评审者通过追踪患者治疗、护理等多个过程,对医院治疗质量与护理质量等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4]。自2006年开始,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在JCI评价中应用追踪方法学,随后追踪方法学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产科护理中,应用追踪方法进行质量评价,可有效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同时由于追踪方法需要对产科护理进行现场检查,因此对产科护理人员可起到激励与监督作用,使产科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促进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5]。本研究对照组选择传统护理评价方式,实验组选择追踪方法给予质量评价,其中对照组、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98%、0.93%,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组满意度分别为66.17%、99.69%,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在产科护理中应用追踪方法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运用追踪方法对产科护理质量进行科学评定,不仅提高质量评定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而且可促进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降低孕产妇产后出血率,提高孕产妇的满意度。
[1]刘庭芳,刘勇,陈虎,等.医院评审追踪方法学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医院,2012,21(3):784-786.
[2]梁铭会,董四平.医院评审追踪方法学操作指南及其启示[J].中国医院,2012,15(3):369.
[3]董军,刘亚平,周亚春.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审中护理管理的策划与实例分析[J].中国医院,2012,6(3):56-58.
[4]郦忠,吴定英,袁方,等.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审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院,2012,12(3):3621-3623.
[5]梁铭会,董四平,刘庭芳.追 踪 方 法 学(TM)在医院评 价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10(1):451-452.
R473.71
:B
:1671-8194(2013)10-03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