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67例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06-28康莲英
康莲英
(宁乡县中医院,湖南 宁乡 410600)
温针灸治疗67例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康莲英
(宁乡县中医院,湖南 宁乡 410600)
目的 观察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以 2009 年 8 月至 2012 年 7 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 15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均给予口服宫炎康颗粒,观察组同时进行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 4 周,观察两组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采用温针灸辅助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对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宫炎康;温针灸;寒湿凝滞;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慢性炎症。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广大女性患者身心均造成了巨大的痛苦。笔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温针灸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9年8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为(32.46±6.86)岁;体质量45~70kg,平均体质量为(58.34±7.12)kg;病程1~5年,平均病程为(2.14±1.03)年。所有患者均有白带增多、腰腹胀痛等临床表现,劳累或性交后加剧。部分患者伴有月经紊乱,腹部可触及肿块。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1],并经B超检查确诊。中医辨证分型均为寒湿凝滞型,症见小腹冷痛、腰骶酸痛,得温则舒,并伴神疲乏力、月经后期,经量少、色黯淡、质黏稠,带下量多、色白,手足不温,小便频数,舌质苔白腻,舌体淡红或紫黯,脉沉迟、弦细。同时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功能障碍、过敏体质等患者。
根据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83例,观察组6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其年龄、体质量、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宫炎康颗粒(通化斯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9g/袋,国药准字Z20063323),18g/次,2次/d,开水冲服[2]。
观察组患者同时辅以温针灸,患者排尽尿液后行针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取关元、气海、三阴交、子宫穴、足三里等穴位,常规皮肤消毒,针刺得气后施补法,针尾固定约2cm艾条,点燃后施灸,每穴2壮,1次/d。取俯卧位,取肾俞穴,同法施灸。温针灸过程中由专人看护,以免烫伤。连续针灸6d后休息1d,再开始下1个疗程[3]。
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
1.3 判断标准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理化检查结果均正常;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妇科检查、理化检查结果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无改善或加重[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治疗期间,如同一例患者同时发生多种不良反应,数据统计时以症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计一次。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均录入到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当P<0.05表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数(%)]
2.2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慢性盆腔炎与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常因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加之患者体质较差而迁延难愈。中医学理论认为本病由于经期、产后调理不当,过食苦寒生冷或贪凉、久居湿地,以致外感风、寒、湿邪,邪客冲任、胞宫。阳气受损、脾胃运化失司,以致水湿内停而寒湿凝滞。患者素体阳虚、阴寒内盛可引起冲任虚寒、气血不温,血遇寒则凝,气血不畅导致冲任失调。治则以活血化瘀、祛寒除湿为法[5]。
宫炎康颗粒以当归、赤芍、败酱草、醋制香附、炮姜、泽兰、川芎、红花、柴胡、车前子、海藻、延胡索等为主要药味组成,功能活血化瘀、解毒消肿。方中以当归活血补血、调经止痛为君药。赤芍凉血消肿、行瘀止痛;败酱草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二者共为臣药。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炮姜温中散寒、温经止血;泽兰活血化瘀、行水消肿;川芎走而不守,既能行散,又入血分,以活血祛瘀、祛风散寒。红花活血调经、柴胡疏肝解郁、车前子利水消肿、海藻消痈散结。延胡索活血行气、调经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温中散寒之功效。
温针灸法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针刺将艾条的药力传导于经络,可温通经脉、畅行气血、散寒除湿。关元穴为足三阴经、冲脉、任脉交会之处,灸之可暖下焦而温养冲任。气海、三阴交为妇科要穴,是足三阴经交会之处,灸之可活血祛瘀、健脾利湿。足三里是足阳明要穴,可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子宫穴是治疗胞宫诸疾经验穴。肾俞为足太阳经要穴,可益肾助阳、强腰利水、温固下元。诸穴合用,共奏调理冲任、温通经络、化瘀止痛之效[6]。
现代研究发现:温针灸可扩张局部血管和淋巴管,改善微循环,同时可抑制血管通透性增加,减少炎症物质的渗出并加快渗出物吸收,对消除炎症、改善症状具有良好的作用。但温针灸操作需由专业医师进行,给患者造成较大的不便,治疗过程中如不注意,易发生烫伤等意外,因此临床治疗依从性较差。
本研究发现:采用温针灸辅助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对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在临床加以推广。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5.
[2]魏艳红,李文建.温针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治验[J].光明中医,2010,25(12):2271-2272.
[3]盛骥锋,吴恩新,徐佑娟.以温针灸为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9,27(9):117-118.
[4]李 敏,王兵.温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寒湿 凝 滞型慢性 盆 腔炎70例[J].北京中医药,2011,30(1):45-47.
[5]吕淑 莲,徐 哲,于凯 旭 ,等.温阳化湿法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 盆 腔 炎7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70.
[6]杨枫,邵晓琴.中医辨证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108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116-117.
R711.33
:B
:1671-8194(2013)10-02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