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心理干预与其患肢康复进程的关系探讨
2013-06-28贾东佩王润润
贾东佩 王润润
(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偏瘫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心理干预与其患肢康复进程的关系探讨
贾东佩 王润润
(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了解偏瘫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心理干预与患肢康复进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效能量表和Fugl-Meyer平衡量表对我院102例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进程进行调查,心理健康水平检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统计分析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康复程度,探究二者之间关联性。结果 偏瘫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较差的居多,占69%;统计学分析表明,偏瘫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其肢体运动功能康复呈显著相关;心理干预组患肢恢复明显优于非心理干预组;经过心理干预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较前提高。结论 增强偏瘫患者的自我效能、加强心理干预,有助于促进其肢体功能康复。
偏瘫;自我效能;康复;心理干预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行为能力的信念,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在其社会认知理论中首先提出这一核心概念[1],定义为“个体对自身能否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和信念”或“个体在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这一概念得到了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学术界的关注,并逐渐被运用,将其作为评定人们自我认知和病情评定的指标。自我效能理论为行为改变提供了理论框架。偏瘫为神经科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因患者的康复时间较长且康复效果往往有限,治疗前后需对患者进行各方面评估,以便了解患者康复进程,采取综合干预方法,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偏瘫的康复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2]。文献显示,患者康复的主观能动性与自我效能水平密切相关[3]。鉴于偏瘫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进程漫长等特点,自身能动性对其康复健尤为关键,因此深入开展此类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肢体康复进程的研究更具实践意义。本研究选择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最大程度的窗口期作为研究切人点,探讨偏瘫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对康复程度的影响。期望为临床及康复科医护人员更科学、有效地制订促进偏瘫患者康复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期间经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进一步康复治疗而入住康复科的偏瘫患者102例。入选标准:①外伤或脑血管病导致的偏瘫患者,并经CT和 (或)MRI检查证实;②年龄50~70岁男性或女性;③病后未执行心理干预。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②有意识或智能障碍及精神系统疾病者;③住院未满2个月者。102例偏瘫患者中,男55例,女47例:年龄<60岁31例(31.96%)、60~69岁66例(68.04%)。
1.2 研究工具
1.2.1 肢体运动功能评定
患者入院时及康复1个月采用成人偏瘫运动功能Fugl-Meyer法评分标准(Fugl-Meyer Assessment,FMA)[4]评定其肢体运动功能。总分100分,评分意义:Ⅰ级<50分,严重运动障碍;Ⅱ级50~84分,明显运动障碍:Ⅲ级85~95分,中度运动障碍;Ⅳ级96~99分,轻度运动障碍。
1.2.2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
该量表用于测试个体自我信念的乐观程度及解决一系列生活要求的能力,包含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完全不正确”计1分,“有点正确”计2分,“多数正确”计3分,“完全正确”计4分,总分范围1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5]。根据得分分四级:Ⅰ级:1~10分,自信心很低,甚至有点自卑。Ⅱ级:10~20分,自信心偏低,有时候会感到信心不足。Ⅲ级:20~30分,自信心较高。Ⅳ级:30~40分,自信心非常高。按照自我效能水平把我们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1组是Ⅰ级和Ⅱ级患者;2组为Ⅲ级和Ⅳ级患者,Ⅰ级和Ⅱ级称为自我效能水平较差,Ⅲ级和Ⅳ级称为自我效能水平较好。
1.2.3 心理健康水平检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它的每一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包括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
1.3 资料收集方法
患者在入康复科时及康复1个月时,由我科经过培训的3名康复医师对其进行量表评定查,向调查对象详细介绍调查目的、填写方法等,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发放调查问卷,对不能自行完成问卷填写的患者,由康复医师协助完成,如向其口述问题、代为填写问卷等。所有问卷当场收回,及时核查、纠正漏填或填写不清的项目。问卷发出102份,回收102份,回收及有效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偏瘫患者的自我效能状况
本组自我效能平均(26.83±5.21)分,处于较差水平者分别占69%、较好水平者占31%。
2.2 心理干预状况
随机选取的52例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分数具有明显差异性,心理干预组较非心理干预组患肢康复好。结果如表1。
表1 心理干预状况
2.3 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状况
康复开始时,102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均为严重或明显障碍。其Fugl-Meyer评分平均(41.15±l1.01)分,其中严重功能障碍59例(57.84%),明显功能障碍43例(42.16%);康复1个月后,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明显改善,Fugl-Meyer评分平均(21.37±14.25)分,其中严重功能障碍13例(12.75%),明显功能障碍44例(43.14%),中度运动功能障碍45例(44.12%)。
2.4 自我效能对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
2.4.1 患者康复1个月随访时康复有效率比较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规定的疗效评定标准,2组康复总有效率达89%;1组康复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2组得分高于1组,即自我效能高水平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优于低水平患者。
2.4.2 1组和2组患者的开始康复时及康复1月的Fugl-Meyer评分差值比较分别与所有患者差值比较,2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1组比较无差别,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自我效能水平高的患者有利于康复的进程。
3 讨 论
3.1 患肢康复与自我效能水平
偏瘫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受其健康状况、情绪变化、不良事件等因素的影响[6],疾病发生、发展及康复的各个阶段可有所不同。病后1个月,恰逢患者处于肢体功能康复稳定期,身心整体状况较稳定,该阶段所测偏瘫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误差相对较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7]。本研究显示,近69%患者的自我效能处于中、低水平,表明偏瘫后,多数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不佳,普遍缺乏对其受损肢体功能康复的自信心,这可能与偏瘫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患病后不同程度丧失独立生活及工作能力,不得不依赖他人协助解决日常基本生活,担心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而自卑,生怕遭歧视,不知如何面对回归社会、家庭等有关[8]。杨文清等[9]对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所做"自我效能越高的个体,其健康需求越高,功能训练的迫切性越强,肢体功能康复效果越好"。病友的成功康复经历或观察他人成功示范等获得的经验、照顾者的积极支持等,都可成为影响偏瘫患者自我效能水平的重要因素。关注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可加深对患者康复行为和动机认识,为偏瘫患者康复研究,尤其是患者的行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3.2 心理干预与自我效能
心理干预就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治疗精神及躯体疾病的方法,它主要通过医者的言、行、情、态等影响患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10]。本研究的心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支持疗法,认知疗法,针对性心理干预和家庭关心和社会支持。经过心理干预后,患者的自信心增强了,战胜疾病的想法增强了,自我效能评分增加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3.3 心理干预与康复成效
国内的相关研究[11]表明,心理防御机制直接影响康复成效,当患者处于兴奋状态和良好情绪时,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本研究表明,干预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非干预组,说明偏瘫患肢经早期介人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效能明显改善。偏瘫患者患肢功能康复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康复[12],有效激励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模式和相对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提高其自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快速康复,并且能够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让他们看到未来生活的希望,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1] Bandu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 Freeman and Company,1997:1.
[2] Stupiansky NW,Hanna KM,Slaven JE,et al.Impulse Control,Diabetes-Specific Self-Efficacy,and Diabetes Management Among Emerging Adults With Type 1 Diabetes[J].J Pediatr Psychol,2012,38(3):247-254.
[3] Wild KV,Mattek NC,Maxwell SA,et al.Computer-related selfefficacy and anxiety in older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Alzheimers Dement,2012,8(6):544-552.
[4] 许光旭,高晓阳.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敏感性及实用性[J].中国康复,2001,16(1):18-19.
[5] 皋文君,袁长蓉.癌症患者自我效能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l,46(1):94-97.
[6] 梁天佳.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康复的技术与方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6):518-520.
[7] 郑舟军,刘晓虹,张丽平,等.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其肢体功能康复进程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5):440-442.
[8] Schmid AA,Van Puymbroeck M,Altenburger PA,et al.Balance andbalance self-efficacy are associated with a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 after strok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people with chronic stroke[J].Arch Phys Med Rehabil,2012,93(6):1101-1107.
[9] 杨文清,郭克锋,王志江,等.自我效能理论在脑卒中偏瘫伴心理障碍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 (11):1045-1047.
[10] 张艳.心理治疗在脑卒中抑郁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2):38-40.
[11] 霍春梅,马玉梅.偏瘫康复患者的心理干预及其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6):221-222.
[12] 杨雅琴.心理干预对上肢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79-180.
R743
B
1671-8194(2013)20-01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