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高校知识库研究述评

2013-06-27冷裕波

关键词:知识库学术论文

冷裕波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开放存取已在全球迅速兴起并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信息传播与知识交流领域的重要潮流。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学术机构、学者积极倡导开放存取理念,并采取机构库、知识库、典藏库等多种形式践行之。高校主要以图书馆为主导开展知识库建设。

一、文献统计分析

笔者对中国知网(CNKI)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方式为“跨库高级检索”,检索项为“题名”,检索式为(“知识库”或“机构库”或“机构仓储”或“典藏库”或“IR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与(“高校”或“大学”),匹配为“精确”,检索时间范围为“1979—2012年”。结果共检索出122篇论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120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为2篇。其中,以“知识库”命名的有93篇(其中73篇为机构知识库),机构库16篇,其余13篇为机构仓储、典藏库和IR。可见,目前比较普遍的称谓是“机构知识库”①由于目前学界对于高校知识库并无统一称谓,故本文中所有有关知识库或机构库的名词均可理解为高校知识库。。统计分析如下:

(一)论文年代分布

论文的年代分布可以反映某一领域研究的起源、过程与发展趋势。从表1可知,2004年以前国内没有关于高校知识库的论文发表,2004年有1篇,随后逐年递增。到2009年突增到32篇,此后每年都有近30篇论文发表。但2012年截至9月份只有10篇相关论文发表。

表1 国内高校知识库论文的年代分布情况

(二)论文的期刊分布

论文的期刊分布可以反映某一领域研究的学科群体或学界差别情况。从表2可知,国内关于高校知识库的论文主要分布在图书情报刊物中,教育类和信息技术类刊物次之,其他各类刊物偶有涉及。这表明,目前我国图书情报学界对高校知识库建设最为关注,教育界、高校较为关注;档案学界对高校知识库的研究仍处于萌芽状态,而知识产权界无此类研究。

(三)论文的主题分布

论文的主题分布可以反映某一领域研究的重点与深度。从表3可看出,目前国内对高校知识库研究的重点是构建方案及对策、高校图书馆与知识库构建的关系、对各高校具体实践的调查和案例分析以及知识库的系统平台设计。

二、研究成果

(一)概念与内涵

关于机构知识库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定义。李世玲、吴群等相当部分研究者均引用学术出版和学术资源联盟(SPARC)权威人士Raym Crow的观点,即机构知识库是收集并保存单个或数个大学、科研机构知识资源的数字化资源集合。

表2 国内高校知识库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

表3 国内高校知识库论文的主题分布情况

何琳等人提出:“机构库是收集、存放由某个或多个学术机构专家、教授、学生创造的、可供机构内外用户共享的学术文献的数据库。”董文鸳等认为机构库是以搜集、组织、存储学术机构(大学、大学共同体等)相关数字知识资源为主要任务,并将其中绝大部分资源对任何网络用户免费开放的知识库。常唯提出:“机构知识库是一个机构建立的,以网络为依托,以收集、整理、保存、检索、提供、利用为目的,以本机构成员在工作过程中所创建的各种数字化产品为内容的知识库。”夏萍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提出“机构知识库是储存、组织、保存和提供存取服务的学术型、数字化信息系统,其中的内容由学术机构定义、收集,提供开放式服务,其目的是提高学术机构的透明度和学术成果的使用率”。

柯平等学者对各种版本的机构知识库概念进行分析,认为可将机构知识库分为两大类:一类强调机构知识库是一种服务体系,另一类侧重知识库的机构性、学术性、开放性和互操作性。在此基础上,还提出“机构知识库是利用网络及相关技术,依附于特定机构而建立的数字化学术数据库,它收集、整理并长期保存该机构及其社区成员所产生的学术成果,并将这些资源进行规范、分类、标引后,按照开放标准与相应的互操作协议,允许机构及其社区内外的成员通过互联网免费获取使用”。

(二)发展背景

关于机构知识库的兴起缘由,学界普遍认为与传统学术交流体系的局限导致学术交流危机和开放存取运动、信息技术等发展有关。何琳等认为“机构库是在研究机构原生数字资源的大量产出,期刊价格暴涨及商业出版的不合理性引起的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危机和研究人员对科研资源的迫切需求三者之间矛盾不断激化的环境下产生的”。柯平等认为机构知识库的兴起与开放存取大背景相似,但也有其特殊因素,主要包括:传统学术出版体系的局限(期刊价格危机、知识产权限制、原生资料的保存利用问题、研究成果激增等)、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开放存取运动的兴起;与开放存取期刊、学科知识库相比,机构知识库有组织、资源等优势。

(三)必要性和意义

柯平等认为大学知识库具有展示和保存学术成果,提升机构学术地位,利于机构内知识共享与资源整合,促进知识创新的意义。李世玲认为大学构建知识库的意义包括:使大学生产的科研成果全面且长期得到集中管理,保障知识有效利用;改善学术信息的流通渠道和环境;迅速扩大学术信息的发布范围,提高科研成果的应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对科研人员科研业绩管理;成为学术团体之间的交流手段。施雁冰提出构建高校知识库“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降低学术交流成本;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常唯重点分析了在数字科研环境下机构知识库的作用,即“促进数字科研环境中的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共享;学科知识库、专题知识库共同推进科学研究与知识创造”。

(四)功能与特点

张晓林认为机构知识库包括收集、组织、传播、长期保存、扩展服务和互操作服务等功能。陈淑珍等人认为IR所提供的服务可分为基本服务功能和扩展服务功能,“基本服务功能是指对数字化学术信息的收集、集中管理、长期保存和提供使用的一般性功能;扩展服务功能则是指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的衍生功能,如订阅、推荐、评注、标记、关联浏览与检索等功能。不同的IR可以根据其建设和服务目标定位的不同,提供和支持不同的服务功能组合”。

吴群认为高校机构知识库应具有机构性、多样性、互操作性和开放性、积累性和永久性特点。周闻明等提出高校机构库具有特定性、动态性、互操作性、永久性、学术性和开放性特点。孙振良则从高校知识库的构建主体、收集范围、资源类型和资源性质方面论述了知识库特点。

(五)资源内容与收集策略

学术界对高校知识库资源内容的认定大致趋同,即包括预印本和已出版的学术、学位论文;在科研活动中产生的以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多媒体等形式记载的阶段性过程和成果;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软件产品和相关资料;各种观点、看法、思想、经验、诀窍的总结;科研活动中创造的其他智力产品和数字化对象等等。施雁冰认为“IR的资源涵盖机构成员生产和创造的一切智力产品,以及机构成员在科研过程中的一切活动和过程记录。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内容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正式出版物,指通过正式渠道出版发行的文献资料;一类是灰色文献,包括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文献、调查报告、教学大纲等”。唐开等人认为“高校IR系统的内容收集政策首先应是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的期刊学术论文、著作、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文献、博硕士论文等”。

张静等以西安交通大学机构库为例,分析认为存档政策、开放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是建库过程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要加深作者对机构库和自存档行为的认识,实施强制存档制度和“立即存档、选择性开放”的开放政策。施雁冰分析了科研人员不愿提交成果的原因,主要是:对机构知识库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不高;自存储资源质量难以保证;自存储资源的版权问题;技术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采取“加强宣传,开放同行评议,引入审核机制,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保护作者权利,简化提交程序”等措施。同时提出应从“经费支持、期限管理、内容更新和数据备份”四个方面进行高校机构知识库的管理和维护。

张燕认为机构库收集的资源著作权归属和机构库软件的著作权是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正确使用相关法律;遵循知识共享协议;制定著作权许可协议;有层次地开放机构库资源。张晓林提出要建立相应的传播保护机制和权益保护机制,保证知识内容被可靠收集,知识产权得到妥善保护,从而规避管理和法律风险。史艳芬等人以同济大学为例,从内容收集(集中式、半分布式和分布式)、资源组织(按学院或机构组织、按资源类型组织、按学科组织、按重大科研项目组织)和质量控制(预控制、过程控制、后期控制)三方面论述了机构库的构建策略,分析了机构库的体系结构(系统界面层、应用服务层、业务逻辑层和存储层)、业务流程(管理者业务流程和用户业务流程)和服务(信息检索、个人空间等个性化服务)等。

(六)制约因素与解决措施

冯英华从用户需求角度提出影响高校机构库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质量控制、技术支持、经费支持、政策法律和用户基础。并提出保障高校机构库发展的措施,即构建技术支撑机制、质量控制机制和信任—激励机制。李春从意识、政策、法律、经济和资源方面分析我国高校机构库建设的制约因素,主要是:OA的认知度低;缺乏宏观政策指导;缺乏资源质量控制政策;缺乏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政策;缺乏资金保障和资源获取保障政策。提出促进IR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宣传、倡导OA理念和IR;争取政策支持;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增强版权保护意识;争取稳定资金来源;制定强制性自存储政策和激励政策。

王香莲提出应扩大宣传,争取相关部门及政策支持以解决内容收集问题;严把质量控制关(新增内容质量管理、内容更新和有效期管理)以解决质量控制问题;多途径解决版权问题;利用开源软件解决标准化问题;定期备份机构知识库中的数据以解决长期保存问题。

孙振良分析了国内高校机构知识库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发展策略,即“积极宣传开放获取,推介高校机构知识库;加强高校机构知识库的资源建设;加强合作,共建机构联盟知识库;加强高校机构知识库的质量控制”。此外,郭清蓉还提出“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机构知识库资源自存储率;与出版商积极沟通,避免版权问题;选择合适的开源软件系统,培训合格的建库人员”等对策。

(七)建设模式与步骤

陈淑珍等比较分析国外两种主要高校IR建设模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模式,认为我国应采用自上而下模式。具体到实施步骤与策略上,则为“争取决策层和管理层的支持;组建工作团队;确定IR建设目标和实施策略;设计与制定政策框架和标准规范;设计服务功能;构建技术平台;内容组织建设与服务推广”。吴群提出构建高校知识库的步骤,包括:前期准备工作(考察其他高校经验及本校资源状况、制定规划、取得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内容建设(广泛宣传、来源保障);构建工具及技术(DSpace、Eprints、Fedora)。夏萍基于知识管理的理念,提出高校机构知识库的操作步骤包括知识元数据的获取、管理、组织和知识共享。

三、总体评价

总的来说,我国对高校知识库的构建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但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

从研究高度来看,目前仍侧重于对个人、机构层面的对策研究,相对缺少从学术交流系统乃至整个国家创新体系高度进行高校知识库联盟建设的研究。局限于图书馆知识库的研究,缺乏对高校科研专题知识库构建的研究。

从研究角度来看,目前主要是图书情报界和教育界学者在研究高校知识库,而信息技术、编辑出版、知识产权、档案管理等领域学者对此还没有给予足够关注,使得当前研究的学科视野较窄,研究问题较单一。

从研究深度来看,介绍技术层面的论文较多,探讨影响知识库发展的深层因素的文章较少。理论性不强,创造性不足。侧重于探讨高校知识库的概念、发展、意义和影响,介绍高校知识库在国外的进展,且大多停留在一般介绍和概述上,对知识库的具体实施、发展策略、存在问题及知识共享心理等方面研究不足。

从研究方法来看,理论研究论文较多,实证分析论文较少。说明高校知识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同时借鉴研究不足。

基于以上问题,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应是:

第一,注重国家政策层面的研究,形成国家战略高度的总体规划目标、方案和指导方针,再深入进行机构层面的构建策略研究,建设特色知识库,并根据实践需要构建科研、教学等专题知识库。

第二,加强学科交叉研究,从以高校图书馆为主导的研究转向图书馆与档案馆结合的研究。档案界应重视科研档案在高校知识库构建中的重要地位;注重科研知识库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研究,以及科研档案的管理;结合档案管理中的鉴定、长期存储和质量控制理论与方法,进行科研数字信息的开发和利用;结合知识管理中知识收集、组织、传播和共享理念,注重隐性知识的挖掘。

第三,从概念、功能介绍深入到影响知识库构建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运行机制研究。加强个人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将高校知识库的构建纳入高校学术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中;加强保障高校知识库运行的政策、规则、法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第四,研究方法上,要从宏观理论深入到具体实践,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注重个案分析与比较研究,并加强对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知识库建设研究方法的借鉴。

综上所述,在开放存取理念的推动下,在知识管理、档案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管理方法与技术的支撑下,传统的、封闭保守的学术交流系统必将被打破,向开放共享的方向发展。高校作为整个社会知识交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走在科研知识共享、学术信息自由流通的前列,构建知识共享平台,为高校内部的知识共享创造有利条件,为全社会的知识创造贡献力量。

[1]李世玲.大学机构知识库的构建[J].现代情报,2007(4).

[2]何琳,李劲.国内外机构库研究综述[J].图书馆建设,2008(1).

[3]董文鸳,袁顺波.聚集学术机构知识的中心机构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探析[J].图书馆杂志,2005(8).

[4]常唯.机构知识库——数字科研时代一种新的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方式[J].图书馆杂志,2005(3).

[5]夏萍.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机构知识库的构建[J].现代情报,2010(5).

[6]柯平,王颖洁.机构知识库——大学图书馆的新平台[J].新世纪图书馆,2007(1).

[7]何琳,吴芬.我国机构库发展对策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8(2).

[8]施雁冰.高校机构知识库的资源建设与管理维护[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6).

[9]张晓林.机构知识库的政策、功能和支撑机制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8(1).

[10]陈淑珍,韩珂,祝忠明.我国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的模式选择与实施策略[J].图书馆杂志,2009(8).

[11]吴群.高校机构知识库构架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5).

[12]周闻明,文小明.谈我国高校机构库的建设[J].教书育人,2011(7).

[13]孙振良.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现状及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0(3).

[14]唐开,王立东.高校学术档案管理系统——机构典藏库建设探讨[J].兰台世界,2008(8).

[15]张静,邵晶,侯敏娜,等.大学机构库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学机构库为例[J].现代情报,2011(6).

[16]张燕.高校机构库建设的著作权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0).

[17]史艳芬,刘玉红.高校机构库可行性方案研究——以同济大学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0(9).

[18]冯英华.高校机构库实现机制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2).

[19]李春,易程.高校图书馆机构仓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管理与维护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3).

[20]王香莲.高校图书馆构建机构知识库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台州学院学报,2008(4).

[21]郭清蓉.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发展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0(3).

猜你喜欢

知识库学术论文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基于TRIZ与知识库的创新模型构建及在注塑机设计中的应用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基于Drupal发布学者知识库关联数据的研究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