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某金红石矿石浮选试验研究

2013-06-26高玉德

金属矿山 2013年12期
关键词:金红石碳酸钠精矿

万 丽 高玉德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我国的金红石资源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安徽、山东等省,其中湖北枣阳的金红石矿储量为全国之冠[1]。虽然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金红石矿资源,但只有少数被开发,如山西省代县金红石矿[2-3],其他大多数原生金红石资源由于品位较低且矿石性质复杂,一直无法经济有效地利用。

传统的金红石矿石选矿方法是先重选富集然后通过磁选—电选进行分离,但选别效果不佳,且加工成本较高[4-6]。随着选矿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用浮选法富集金红石具有较好的效果[7-9]。本研究对山东某金红石矿石进行浮选试验,为该金红石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1 矿石性质

1.1 矿石物质组成

矿石中主要有用矿物为金红石,有少量钛铁矿和榍石,少量至微量褐铁矿、赤铁矿、磁铁矿及微量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角闪石、石榴石、钠云母、绿泥石等。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钛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

表2 原矿钛物相分析结果 %

由表1及表2可知,矿石中TiO2的含量为3.85%,而83.89%的TiO2以金红石的形态存在。

1.2 金红石嵌布特性

矿石中金红石的粒度分布测定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金红石的嵌布粒度分布范围较宽,主要集中在0.01~0.32 mm。

表3 金红石的嵌布粒度

金红石在矿石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嵌布形式:

(1)呈自形—半自形晶集合体嵌布于角闪石、石榴石等脉石矿物中,晶形较好,粒度较粗;

(2)呈不等粒浸染状、微细粒浸染状分布于角闪石、石榴石、白云母等脉石矿物中,粒度粗细不均匀;

(3)呈极微细粒云雾状分布于角闪石等脉石矿物中,形成含钛角闪石;

(4)沿角闪石解理缝隙呈针状或网状交代,有时完全替代角闪石而保留角闪石晶形;

(5)少量金红石交代钛铁矿,形成富钛钛铁矿。

可见,矿石中的金红石有相当一部分不易单体解离,需要细磨。

2 试验药剂及设备

试验药剂包括矿浆pH调整剂硫酸、碳酸钠、氢氧化钠,活化剂硝酸铅,抑制剂六偏磷酸钠、CMC、硅酸钠、氟硅酸钠,捕收剂改性脂肪酸、油酸钠。其中,改性脂肪酸为自制药剂。

所用设备主要有XFD型浮选机、XMQ-67型锥型球磨机、真空过滤机以及MBE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等。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1 粗选条件试验

3.1.1 磨矿细度试验

在碳酸钠用量为600 g/t、硝酸铅用量为800 g/t、改性脂肪酸用量为400 g/t条件下,改变磨矿细度为-0.043 mm占45%、55%、65%、75%进行粗选,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由图1可知:随着磨矿细度的提高,金红石粗精矿的TiO2品位略有下降,TiO2回收率则逐渐上升;当磨矿细度为-0.043 mm占65%时,金红石粗精矿的TiO2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10.56%和78.47%,选别指标较好。因此确定磨矿细度为-0.043 mm占65%。

3.1.2 捕收剂种类试验

固定磨矿细度为-0.043 mm占65%、硝酸铅用量为1 000 g/t、捕收剂用量为800 g/t,用硫酸或碳酸钠或氢氧化钠调整矿浆pH,比较改性脂肪酸和油酸钠两种捕收剂在不同pH条件下的粗选效果,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捕收剂种类试验结果

图2表明,油酸钠和改性脂肪酸均在弱碱性条件下对金红石的捕收效果较好,其中改性脂肪酸效果更佳。因此确定以改性脂肪酸为捕收剂。

3.1.3 碳酸钠用量试验

由于弱碱性时改性脂肪酸对金红石有较好的选别效果,因此进行了碳酸钠粗选用量试验。试验条件:硝酸铅用量为600 g/t,改性脂肪酸用量为400 g/t,碳酸钠用量分别为0、300、500、700、900、1 100 g/t。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粗选碳酸钠用量试验结果

图3表明:随着碳酸钠用量的增加,金红石粗精矿的TiO2品位和回收率均先上升后下降;当碳酸钠用量为700 g/t时,金红石粗精矿的TiO2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13.84%和76.27%,指标较好。因此确定粗选碳酸钠用量为700 g/t,此时矿浆pH为8.5。

3.1.4 硝酸铅用量试验

试验条件:碳酸钠用量为700 g/t,改性脂肪酸用量为400 g/t,硝酸铅用量分别为200、400、600、800、1 000 g/t。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粗选硝酸铅用量试验结果

图4表明:随着硝酸铅用量的增加,金红石粗精矿的TiO2品位和回收率均呈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当硝酸铅用量为600 g/t时,金红石粗精矿的TiO2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13.65%和76.37%,指标较好。因此确定粗选硝酸铅用量为600 g/t。

3.1.5 抑制剂种类及用量试验

为了获得更好的粗精矿指标,进行了抑制剂种类及粗选用量试验。试验条件:碳酸钠用量为700 g/t、硝酸铅用量为600 g/t、改性脂肪酸用量为400 g/t,抑制剂分别为六偏磷酸钠、CMC、硅酸钠、氟硅酸钠,其中六偏磷酸钠用量为0、50、100、150 g/t,CMC用量为0、50、100、150 g/t,硅酸钠用量为0、200、400 g/t,氟硅酸钠用量为0、100、200、400 g/t。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抑制剂种类及粗选用量试验结果

由图5可知:随着抑制剂用量的增加,金红石粗精矿的TiO2品位均逐渐上升,回收率则逐渐下降;当抑制剂为六偏磷酸钠且其用量为100 g/t时,金红石粗精矿的TiO2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16.95%和74.30%,指标较好。因此,确定在粗选时添加100 g/t六偏磷酸钠对脉石矿物进行抑制。

3.1.6 改性脂肪酸用量试验

试验条件:碳酸钠用量为700 g/t,硝酸铅用量为600 g/t,六偏磷酸钠为100 g/t,改性脂肪酸用量分别为100、300、500、700、900 g/t。试验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粗选改性脂肪酸用量试验结果

由图6可知:随着改性脂肪酸用量的增加,金红石粗精矿的TiO2品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TiO2回收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当改性脂肪酸用量为500 g/t时,金红石粗精矿的TiO2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16.66%和77.58%,指标较好。因此确定粗选时改性脂肪酸用量为500 g/t。

3.2 闭路流程试验

闭路试验流程如图7所示,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图7 闭路浮选试验流程

由表4可见,经1粗3精3扫闭路浮选,可获得TiO2品位为72.52%、TiO2回收率为87.22%的金红石精矿,说明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能够对金红石进行有效的回收。

表4 闭路浮选试验结果 %

4 结论

(1)以碳酸钠、硝酸铅、六偏磷酸钠为调整剂、改性脂肪酸为捕收剂,可以实现对试验矿石中金红石的高效浮选回收。

(2)在上述药剂作用下,经1粗3精3扫闭路浮选,可获得TiO2品位为72.52%、TiO2回收率为87.22%的金红石精矿。

[1] 雷必春.某金红石矿储量全国之冠[J].地球,1992(3):10-11.

[2] 张 瑛,李文光.我国金红石矿产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J].中国化工,1997(4):19-20.

[3] 吴 贤,张 健,康新婷.我国金红石矿资源分布、开发及技术现状[J].稀有金属,2007,31(专辑):146-150.

[4] 赵军伟,王 虎,岳铁兵.原生金红石选矿研究现状[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7(1):44-49.

[5] 高利坤,张宗华,李春梅.河南方城金红石矿选矿试验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03(3):3-8.

[6] 赵红芬.某金红石选矿试验研究[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1(2):23-25.

[7] 朱建光.金红石和钛铁矿的浮选[J].有色矿冶,1997(3):28-35.

[8] 徐玉琴,欧阳监,卢寿慈,等.金红石与一水硬铝石的浮选分离[J].矿产综合利用,1996(4):1-5.

[9] 崔 林,刘均彪.金红石和石榴石浮选分离的研究[J].化工矿山技术,1986(5):32-35.

猜你喜欢

金红石碳酸钠精矿
高硫铜钴精矿焙烧-酸浸试验
金红石型TiO2中四种点缺陷态研究
矿物标型特征及其对不同成矿作用的标识
——以金红石为例
一种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钼精矿沸腾焙烧铜、铁行为研究
高锑金精矿浸出试验研究
金红石中的包裹体水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
碳酸钠制备单晶硅绒面的研究
ADC发泡剂尾渣回收碳酸钠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