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某金矿含氰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2013-06-26周吉奎喻连香

金属矿山 2013年12期
关键词:含氰卫生标准次氯酸钠

周吉奎 喻连香

(1.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2.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氰化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提金方法,在世界各国的黄金矿山中占有很高的比率,这使得氰化钠在黄金生产中被大量使用[1]。氰化钠是一种剧毒的化学品,具有致死量少、作用迅速的毒性特点,是国家严格监控和管理的化学危险品。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中氰化物不得超过0.05 mg/L,《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地面水中氰化物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5 mg/L,《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规定含氰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0.5 mg/L(以游离氰根计)[2-4]。因此,黄金氰化生产中排放的含氰量高的废水必须回用,含氰量低的废水应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目前处理含氰废水的方法有自然降解法、液氯法、臭氧法、电解法、亚铁法等,但电解法费用高,臭氧法耗能大,液氯法在运输储存上有不安全因素[5]。本研究采用“次氯酸钠两段氧化+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云南某黄金矿山含氰废水。该矿山采用传统的常规氰化工艺生产黄金,生产过程中对废水进行净化回用处理,但每年汛期尾矿库及堆浸厂产生的含氰废水超标,需要经过处理才能达标排放。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废水中游离氰根的含量由处理前的45.01 mg/L降低至<0.05 mg/L,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可以达标排放。

1 试验材料

(1)水样:云南某黄金矿山的含氰废水,氰离子浓度为45.01 mg/L,pH=9.80。

(2)试剂:分析纯氧化钙,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分析纯硫酸,广州市东红化工厂生产;分析纯次氯酸钠溶液,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活性炭,广州市详元活性炭有限公司生产。

2 试验原理和方法

2.1 试验原理

氯化氧化法破氰的原理是:在一定的pH条件下,利用次氯酸盐中活性氯的氧化作用,首先使氰化物局部氧化生成氰酸盐,氰酸盐再进一步完全氧化生成CO2和N2,其反应式如下[6]:

活性炭吸附脱氰的原理是:活性炭吸附废水中的O2和氰化物;在活性炭的催化作用下,O2和H2O反应生成H2O2;在废水中铜离子的作用下,发生氰化物被H2O2氧化分解的反应[7]

2.2 试验方法

(1)次氯酸钠氧化。每次取100 mL含氰废水装入200 mL烧杯中,置于XJTⅡ型充气多功能浸出搅拌机上,在500 r/min搅拌强度下,用氧化钙调整好pH,加入一定量次氯酸钠,搅拌一定时间,完成一段局部氧化反应。然后重新用硫酸或氧化钙调整pH,再加入一定量次氯酸钠,搅拌一定时间,完成二段完全氧化反应。

(2)活性炭吸附。向经过两段氧化反应的废水中投加200 mg/L活性炭,在500 r/min搅拌强度下搅拌一定时间,完成活性炭吸附。

(3)检测。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溶液中游离氰化物的含量[3],采用pHS-3C型精密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1 次氯酸钠用量对破氰效果的影响

在一、二段氧化反应的pH值均为10.5、反应时间均为15 min的条件下,按不同的次氯酸钠与废水中游离氰根的质量比m(NaClO)∶m(CN-)投加次氯酸钠,考察一、二段氧化反应中次氯酸钠用量对废水中氰根氧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1、图2。

图1 次氯酸钠用量对一段氧化反应效果的影响

图2 次氯酸钠用量对二段氧化反应效果的影响

图1表明,随着m(NaClO)∶m(CN-)的提高,一段氧化反应后废水中氰根离子的浓度逐步降低,但m(NaClO)∶m(CN-)达到2.5后,废水中游离氰根的浓度降低不明显,故选择一段局部氧化反应的m(NaClO)∶m(CN-)为2.5,此时废水中游离氰根的浓度降低到2.12 mg/L。

局部氧化破氰反应生成氰酸根CNO-,其毒性大大减小,但CNO-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生成氨,氨不仅污染水体,而且容易与氯化合生成毒性较大的氯胺[8],所以需要进一步对CNO-进行处理。在局部氧化的基础上,重新调节废水的pH值,再投加一定量的次氯酸钠,可使CNO-完全氧化为N2和CO2,同时可以进一步氧化废水中残余的游离氰根,降低游离氰根的含量。图2表明,当二段完全氧化反应的m(NaClO)∶m(CN-)达到7时,废水中游离氰根的浓度由一段处理后的2.12 mg/L降低到0.19 mg/L,继续提高m(NaClO)∶m(CN-),效果改善不明显,故选择二段完全氧化反应的m(NaClO)∶m(CN-)为7。

3.2 pH值对二段完全氧化反应效果的影响

据文献报道,一段局部氧化反应的最佳pH值为10.5~11.0,但关于二段完全氧化反应的适宜pH值说法不一[8]。为此,在一段氧化反应的pH值为10.5、m(NaClO)∶m(CN-)为2.5,二段氧化反应的m(NaClO)∶m(CN-)为7,一、二段氧化反应的反应时间均为15 min的条件下,考察了pH值对二段氧化反应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3。

图3 pH值对二段氧化反应效果的影响

由图3可知,当pH值由7.2提高到9.1时、二段氧化反应后的废水氰根浓度由0.42 mg/L降低到0.21 mg/L,此后再提高pH值,二段氧化反应后的废水氰根浓度稳定在0.20~0.21 mg/L,故选择二段完全氧化反应的pH值为9.1。

3.3 反应时间对次氯酸钠破氰效果的影响

控制一段局部氧化反应的pH值为10.5、m(NaClO)∶m(CN-)为2.5,二段完全氧化反应的pH值为9.1、m(NaClO)∶m(CN-)为7,考察一、二段氧化反应的反应时间对次氯酸钠破氰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4、图5。

图4 反应时间对一段氧化反应效果的影响

图5 反应时间对二段氧化反应效果的影响

图4表明,在一段局部氧化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废水中游离氰根的浓度逐步降低,当反应时间达到15 min时,氰根浓度由处理前的45.01 mg/L降低到2.12 mg/L,继续延长反应时间,废水中游离氰根的浓度不再明显降低,表明次氯酸钠对废液中氰根的氧化速度很快,经15 min即可达到理想的除氰效果。

调节一段局部氧化后废水的pH值为9.1,再次投加次氯酸钠,使CNO-完全氧化为N2和CO2,并进一步降低废水中游离氰根的含量。图5表明,二段完全氧化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5 min时,废水中游离氰根的残留浓度已降低到0.19 mg/L,此后氰根残留浓度不再变化,说明二段完全氧化反应的反应时间取15 min也已足够。

3.4 “次氯酸钠两段氧化+活性炭吸附”除氰效果

通过以上试验,确定了次氯酸钠两段氧化的合适条件为一段局部氧化反应pH=10.5、m(NaClO)∶m(CN-)=2.5、反应时间15 min,二段完全氧化反应pH=9.1、m(NaClO)∶m(CN-)=7、反应时间15 min。在此条件下,处理后废水的游离氰根含量下降到0.19 mg/L(见图6),符合《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中含氰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0.5 mg/L(以游离氰根计)的规定。但由于矿山处于饮用水源地区,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排放废水中的氰化物含量必须≤0.05 mg/L,所以经过次氯酸钠两段氧化的废水还不能直接排放,还必须经过进一步处理。

图6 次氯酸钠两段氧化除氰效果

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对两段氧化后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在200 mg/L的活性炭用量下,废水中残留氰根浓度随吸附时间的变化见图7。

图7 活性炭吸附除氰效果

从图7可知,随着活性炭吸附时间的延长,废水中游离氰根的含量逐步降低,当吸附时间达到1 h时,废水中游离氰根已无法检出。因此,采用“次氯酸钠两段氧化+活性炭吸附”联合工艺处理该类含氰废水,处理后废水的氰化物含量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可以安全排放。

4 结论

(1)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氧化破氰的合适工艺条件为一段局部氧化反应pH=10.5、m(NaClO)∶m(CN-)=2.5、反应时间15 min,二段完全氧化反应pH=9.1、m(NaClO)∶m(CN-)=7、反应时间15 min。

(2)通过一段局部氧化反应,废水中游离氰根的含量由处理前的45.01 mg/L下降到2.12 mg/L;通过二段完全氧化反应,废水中游离氰根的含量下降到0.19 mg/L。进一步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次氯酸钠两段氧化后的废水,可使废水的游离氰根含量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实现安全排放。

[1] 简椿林.黄金冶炼技术综述[J].湿法冶金,2008,27(1):1-6.

[2] 邹家庆.工业废水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杜,2003:38-72.

[3] 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M].3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1-55.

[4] 北京水环境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5-36.

[5] 方 惠,刘 勇,张 凡,等.次氯酸钠处理炭浆提金厂含氰废水[J].黄金,1992,13(9):52-55.

[6] 曾平生.次氯酸钠在低浓度含氰废水处理中的运用[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0,26(3),52-55.

[7] 仲崇波,王成功,陈炳辰.活性炭对水解除氰的影响研究[J].黄金,2002,23(4):43-47.

[8] 黄中子,李寒娥,胡日利,等.电镀废水氧化破氰工艺优化试验[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26(2):96-100.

猜你喜欢

含氰卫生标准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印刷线路板含氰废水处理工艺实例
废次氯酸钠的循环利用及其对乙炔装置水耗的影响
INCO法处理含氰电镀废水的试验研究
基于ARM 的含氰电镀废水自动化处理系统设计
配位-化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高质量浓度的含氰电镀废水
氯压机进次氯酸钠的原因及对策
含次氯酸钠废水紫外降解处理法
2011年卫生标准工作剪影
2011年全国卫生标准宣传周将于9月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