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S与BP图像压缩算法

2013-06-25田鹏义许定根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压缩率观测神经网络

田鹏义,周 辉,许定根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昌平士官学校测控通信系,北京102200)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人们对数据压缩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网络上传输的大部分是图像信息,故人们对图像的压缩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图像采样方法均遵循著名的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速率至少必须是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采样之后,再把冗余的信息丢弃掉,这样一方面对采样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Donoho与Candes等人于2004年提出了压缩感知原理(compressed sensing,CS)[1],它是一种与传统的数据采样方法不同的新型感知采样模式.压缩感知理论指出:只要信号是可压缩的或在某个域是稀疏的,那么就可以利用不相关的矩阵直接将这样的信号投影到低维空间上,再利用这些少量的投影优化问题,并以高概率重构信号.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给传感器网络信号的采集、存储和处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传统的压缩技术中,神经网络压缩也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压缩方法,它可以根据矩阵中的一部分数据来预测另一部分数据,且效果理想.如果利用神经网络压缩技术来处理测量矩阵,会得到“化学反应”,提高压缩率的同时,对信号的传输质量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1 CS理论基础

压缩感知理论指出,只要信号在正交空间下具有稀疏性或可压缩性[2],就可以利用随机投影得到的少量观测值采集信号,并通过某种优化算法即可重构该信号.

设信号x∈RN是N×1维列向量,在正交基或紧框架Ψ∈RN×N下是稀疏的,即信号x在正交基Ψ上仅有K(K<<N)个非零系数(或远大于零的系数),则:

其中:s表示稀疏系数,ψ为信号x的稀疏基.通过变换可知

采用一个与正交基Ψ不相关的观测矩阵Φ∈RM×N(M <<N)对信号的稀疏系数s进行测量,得到观测向量y∈RM:

其中:A称为测量矩阵(AM×N=φψΤ).可以看到,压缩感知将信号x从N维降为M维观测信号Y.显然采样后信号的维数降低了.要想根据M测量值恢复信号其实是一个病态问题,Chen,Donoho和Saunders提出了利用L1范数下的最优化问题求解的精确或近似逼近,即:

由于s=ψTx,可将式(3)的最优化问题转化为:

求解稀疏系数估计s-,再做反变换,就可以得到重构后的信号.常用的求解方法有基追踪BP(Basis Pursuit)、匹配追踪法MP(Matching Pursuit)和正交匹配追踪法OMP(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等[3-4].

从压缩感知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要想在接收端恢复出原始信号,需要传输整个测量矩阵,而测量矩阵仍然有可压缩的空间,如果能对该矩阵进一步压缩、传输,则会改善传输效率,获得理想的信道传输能力.

2 BP神经网络算法

神经网络[5]作为一种有效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能依据数据本身的内在联系建模,具有良好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和对杂乱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成为探索人类智能奥秘的有力工具.由于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和自学习、自适应等特性,它不需要建立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的显式关系和数学模型,可以克服传统定量预测方法的许多局限以及面临的挑战,同时也能避免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

BP学习算法是训练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方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且经典的学习算法,其实质是求解误差函数的最小值问题,利用它可以实现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权值的调节.BP模型是神经网络模型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从结构上讲,BP网络是一种分层型的典型多层网络,具有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层与层之间多采用全连接的方式.同一层单元之间不存在相互连接.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BP网络结构

BP网络可被看成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高度非线性映射,这对于样本集合输入:输入x(RM)和输出y(RN),可以被认为存在某一映射g,使g(xi)=yi,i=1,2,…,p.现要求有一个映射f,使得在某种意义下(通常是最小二乘意义下)f是g的最佳逼近.

BP神经网络被广泛的运用在时间序列的预测上,所谓预测,是指通过一些已知历史数据对未来未知数据的取值进行估计,设有时间序列{xi},其中历史数据xn,xn+1,…,xn+m,对未来n+m+k(k>0)时刻的取值进行预测,即预测xn+m+k的某种非线性函数关系:

用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即用神经网络通过一组数据xn,xn+1,…,xn+m来拟合函数f,得出未来n+m+k(k>0)时刻数据的预测值.

BP神经网络压缩的基本思想是:把一组输入模式通过少量的隐含层单元映射到一组输出模式,并使输出模式尽可能等于输入模式.当隐含层的单元数比输入模式数少时,就意味着隐含层更能有效地表现输入模式,并把这种表现传输到输出层.在这个过程中,输入层和隐含层的变换可以看成压缩编码的过程,而隐含层与输出层的变换可以看成解码过程.

单独使用神经网络算法也可以对图像进行压缩——压缩原始的数据,可以获得一个较理想的压缩率,完成图像的传输;如果使用神经网络算法对测量矩阵进行压缩——压缩“压缩后的数据”,则会进一步提高压缩率,改进传输效率.

3 本文算法

3.1 算法简介

在传统的CS理论算法中,对图像进行离散(DCT变换)、观测(高斯随机矩阵),得到观测值矩阵,然后直接传递观测值矩阵,在文件接收端,利用相关算法(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和观测值矩阵恢复出原始图像.这样做需要传输整个的观测值矩阵,传输效率有待提高.

如果把观测值矩阵一分为二,利用其中一部分数据与神经网络算法去预测另一部分数据,那么在传输的过程中只需要传递这一部分观测值矩阵与网络节点,接收方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预测出另一半观测值矩阵,进而得到整个矩阵.这样做提高了压缩率,改进了传输效率.

本文提出算法实现如下:

发送端:

步骤1:对图像进行DCT变换,达到信息稀疏的目的,得到稀疏矩阵;

步骤2:选择合适的观测矩阵对稀疏矩阵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矩阵;

步骤3:把测量值矩阵分成元素数相等的两个矩阵P、T;

步骤4:以P作为输入层,T作为输出层,进行网络训练,得出训练节点,传输P与训练节点;接收端:

步骤5:利用P和训练节点推测出T;

步骤6:用P和T组成新的矩阵,此矩阵即为“恢复的稀疏值矩阵”,利用OMP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恢复.

3.2 实验仿真

用Matlab对图像cameraman和woman进行仿真,两幅图大小为均256×256,首先用常用的压缩感知方法对该图像进行压缩,以0.6为采样率DCT为离散基,对该图像cameraman进行离散变换,然后用高斯随机矩阵作为观测矩阵,得到观测值,利用OMP算法(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恢复,对woman用0.8的采样率进行采样变换,如图2所示.

图2 利用OMP算法进行压缩

从图2中可以看出,图形的大体轮廓还是比较清楚,但是压缩率较小,图像的传输效率较低.

利用本文算法:由于神经网络算法对数据有进一步的压缩,我们可以在采样的时候相应提高采样率,采样率与传统压缩感知采样率相同,得到观测值矩阵进行拆分,拆分成同样大小的矩阵,以一个作为输入,另一个作为输出,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然后再对图像进行还原,得到图像如图3所示.

图3 利用本文算法压缩与恢复的图像

表1 两种方法的比较

由表1可知,两种方法恢复图像效果相似,但本文的算法提高了压缩率,优化了传输效率.本文方法的峰值信噪比与传统的压缩感知传输方法信噪比相当,这正好印证了两种方法的视觉效果相似,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观测举证进行预测,对需传输的数据量进行了进一步的压缩,使得压缩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改进图像的传输效率,并且达到高压缩率的同时,峰值信噪比与传统的压缩感知方法近似,满足传输的要求.

本文研究了在压缩感知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观测值矩阵进行压缩,用一部分的观测值矩阵和神经网络节点预测另一部分的观测值矩阵,然后再把两部分矩阵结合起来,得到原始的观测值矩阵,最后采用OMP算法对图像进行还原.通过仿真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能够准确地预测观测序列,在恢复图像理想情况的效果下,进一步压缩需要传输的观测数据的长度,减少传输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

[1]Donoho D L.Compressed sens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2006,52(4):1289-1306.

[2]戴琼海,付长军,季向阳.压缩感知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1,34(3):425-434.

[3]文再文,印卧涛,刘歆,等.压缩感知和稀疏优化简介[J].运筹学学报,2012,16(3):49-64.

[4]练秋生,肖莹.基于小波树结构和迭代收缩的图像压缩感知算法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33(4):967-971.

[5]张健,杨震,季云云.基于神经网络的压缩感知观测序列建模[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3):40-44.

猜你喜欢

压缩率观测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抑制无线通信干扰探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小学生情感分析
天文动手做——观测活动(21) 软件模拟观测星空
水密封连接器尾部接电缆的优化设计
缠绕垫片产品质量控制研究
某型飞机静密封装置漏油故障分析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分布式多视点视频编码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可观测宇宙
基于神经网络的拉矫机控制模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