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艺术领域中的互动性设计——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2013-06-24吴贵凉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大众文艺 2013年13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雕塑艺术设计

吕 洋 吴贵凉(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5)

互动艺术就是指人类通过身体与手脚的协调动作与头脑产生互动,发生趣味的互动交流,从而引发受众者的的肢体参与,称之为互动。在公共艺术活动中观众可以在其中进行不同方式地交流(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从而相互交换讯息。从对于现代公共艺术的了解,互动艺术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创作领域,它更加普及的出现在公共空间中。

一、公共艺术的互动性设计因素

1.公共艺术设计的造型因素

公共艺术造型可以分为写实造形、具象造形、以及夸张变形等来展示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将场景更精致写实的造形在画面中描绘出来,划分为独立的视觉效果为具象造形。具象造形中则为变形的进一步造形,经过设计者创作后的造形结果。而抽象造形不仅造形更为夸张变形,材质的运用也更具丰富的变化。

例如有一组雕塑是通过一封寄给远在东北的孩子的家书以及一张照片、一辆送信件的自行车生动的营造了一种母亲热切思念远在他方儿子的情绪,不禁使观众在此驻足停留。在2据一列,在一个雨夜,一位菜农拉着一车白菜、土豆在行进,菜农微倾的头貌似在后头张望。观众可能会想,他这是要骑去哪呢?公共艺术艺术家正是利用各种从生活的来的各种形态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观众互相沟通。通过形态、造型、外貌、现象、情境等意义,此种意识传达必须经过观众的感知意识,与观众产生共鸣,透过视觉概念而达到对物像的表达。

2.公共艺术设计的感知因素

这是本文主要提出的一个特点,公众对于可接近、可视、可听、可闻、可触等感知体验有着极大的兴趣和行为需求。所以在公共艺术设计的感知因素方面,要提供更多的可视、可触等激发感官注意的信息,以实现公共艺术雕塑与人的良好互动。如图1,设计者在墙上插着无数同一尺寸的长钉,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不同形状的图形或者自己的名字等,促进与人的全面互动,增强艺术作品的亲和力、参与性与趣味性。图2中,成都尤为著名的文化之一就是变脸,一般变脸文化只有在剧院或者在火锅店、茶馆的表演中才能观赏,而设计者把门上的门神从简单的二维空间表达提升到三维空间中,门神的脸换为可以转动的形式,观众可以参与其中,真实体验,公共雕塑与人的互动大大激发了观众对公共艺术作品的的兴趣及创造力,让观众从心底主动需求的参与其中,体验与公共艺术互动的快乐。

图1

图2.公共艺术设计的精神因素

公共艺术设计也可以通过文化符号等特定地理区域概念确定作品定义,促进空间场所的认同感,促进场所记忆,提升公众的区域归属感,是观众在看到艺术作品是马上身临其境,体会当时的情景与氛围。在一组雕塑中通过老成都人在街边捧着碗吃饭以及遛鸟空隙三三、俩俩聚在一起在院子中下棋,具象的表现了成都休闲、悠哉的生活方式,使受众者更加感同身受,如临其中。

3.公共艺术设计的功能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行人在行走方向中往往借助醒目的标识物辨别方向,公共艺术作品正是运用这种标识功能。使公共艺术作品和环境设施相结合,还可以实现坐具、环保设施、店面入口设计等实用功能。在这里不属于主要功能,不作赘述。

二、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要素

目前,生活中随处可见公共艺术品,不论在广场、市区还是生活的小区。因为建立体制之初的艺术家多以大型雕塑来表现,例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像、哈尔滨防洪纪念塔等著名雕塑,促使国内的公共艺术雕塑表现形式多为大体积,让民众认为公共艺术是有遥远距离的想法。其互动形式公共艺术作品——受众群体——公共空间互动的关键要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观众回馈信息:带有互动特征的公共雕塑加入互动的元素,由此引发观众的情感,得到及时的信息回馈,例如是声音的传播、动画的播放、光线的流动、机械装置的开启或是震动。给予受众者非比寻常的参与体验。在展示后期主要需要互动观众使用后的信息反馈。是否被这种公共艺术所感染,是这个公共艺术作品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2.艺术家创造力。公共艺术家创作、观众集体参与的特征应是公共艺术应持有的,在设计使用过程中保留观众参与的部分,其积极主动的参与性和参与使用后的不可预料性更容易使大众所接受。

3.雕塑作品的信息的传达。互动式艺术作品对观众采取主动性的讯息传达。使观众在真实面对公共艺术作品时,对其产生兴趣,有和它互动的欲望,这就是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真正体现了艺术不是艺术家的独角戏,必须加上观众的参与及诠释,使得艺术品与外界实现真正意义的融为一体。

三、总结

互动性雕塑艺术将艺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将它们更加深入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公共艺术雕塑与多媒体等新技术、新材料的融合再加上观众的深入参与以及作品的表现形式多样,更加增加了雕塑的亲和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们的参与兴趣。公共空间的公共设施以及环境配置不是为了摆设,更不是为了所谓的单纯政治形象的业绩,而是为了供给城市居民的使用,是为了使居民更加切实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1]杨晓 .《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10.

[2]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01.

[3]左超.《公共大众与公共艺术设计》.东方艺术.2000.12.

[4]王峰新.《技术背景下的公共艺术互动探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08.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雕塑艺术设计
巨型雕塑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