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不良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3-06-23王安祥
王安祥
(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山西 大同 037006)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不良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安祥
(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山西 大同 037006)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生活质量及生存方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 2010 年 3 月至 2012 年 3 月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干预组 40 例与对照组 40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量表(SAQ)进行评价,并观察其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 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均有一定的改善,干预组患者 SAQ 得分较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对冠心病的综合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护理干预;冠心病;焦虑;生活方式;生活质量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病程较长,容易引起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发展和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医学模式也逐渐趋向于“心理-心理-社会”模式,使得单纯的临床常规治疗不易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要求更全面更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为此,笔者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实施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心理护理等一系列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干预措施,观察其效果。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SAQ得分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患者8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45~76岁,平均58.5岁。病程2~16年,平均7.6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并且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伴有焦虑。此外对所有患者进行不良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均存在缺乏运动、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排除有意识障碍、严重精神异常、严重心脏瓣膜疾病、其他严重基础疾病以及其他不配合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诊断、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具有可比性,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治疗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再次基础上给予一系列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总疗程4周。具体的干预措施如下:①健康指导: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生活质量等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教育可采取医学讲座、板报宣传、赠送宣传画并结合幻灯片及录像等形式,教育主要针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急救以及长期病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心身疾病等内容,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使患者和其家属认识冠心病、了解冠心病、重视冠心病,并且学会一定急救措施。②行为干预:通过诚恳的与患者交谈、沟通,倾听患者所述的不适及过程,及时的发现患者的一些危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以及一些心身疾病等,针对患者的一些错误认识、不合理的思想等进行详细耐心的讲解。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应按照医师医嘱,长期规律的服药。有不良饮食习惯的患者,应帮助其制定比较合理的饮食方案,特别是一些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患者,指导患者选用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糖食物,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并控制每日盐的摄入量。对有吸烟酗酒的患者应积极向其宣传吸烟、酗酒的害处和戒烟、戒酒的好处,并采取一定的方式使患者尽量减少吸烟和饮酒量,将其危害降至最小。对缺乏运动的患者应帮助其制定适合冠心病患者特点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如散步、慢跑等3~5次/周,30min/次,并鼓励其坚持。③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病情及发现因冠心病长期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心身疾病(如焦虑、压抑等)的原因,这些均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并给予鼓励,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感染和带动患者,消除或缓解期不良情绪及负面影响[1]。还应与患者家属、朋友进行沟通,共同合作,给予精神支持和安慰,为其构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帮助其克服不良情绪,促进疾病的恢复和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此外,为了预防和延缓病情,所有患者还应注意个人心理卫生,保持心身健康,心情舒畅,尽量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及过喜过悲。
1.3 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量表(SAQ)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价。SAS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的焦虑症状越轻。SAQ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机体功能状态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者焦虑症状、不良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其中干预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SAQ得分较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表3。
3 讨 论
冠心病的病因非常复杂,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的结果,而且病残、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逐渐进入新的医学模式领域,将其视为一种心身疾病,机体的精神、情绪等可影响疾病的转归,对其的治疗也要求较高,需要辅助性的护理干预、心理治疗等,促进疾病的好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有刘志荣、赵云霞等许多报道[2,3]结果示给予冠心病患者一系列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治疗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可有效的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促进疾病的好转。本研究结果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干预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SAQ得分较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对冠心病的综合治疗有积极的作用。与胡文亚的研究结果[4]相符合,共同证实对于伴有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冠心病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施加于综合的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消除或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之积极地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1]杨璧卉,王静.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及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9):1836.
[2]刘志荣.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8):231-232.
[3]赵云霞,刘正跃.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2,25(5):105-106.
[4]胡文亚.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649.
R473.5
:B
:1671-8194(2013)03-03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