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并慢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ACEI治疗研究
2013-06-23龙宇飞
龙宇飞
(长沙市中心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8)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并慢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ACEI治疗研究
龙宇飞
(长沙市中心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8)
目的 探讨 ACEI治疗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并慢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106 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并慢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53 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 ACE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34%,显著优于对照组 73.58% 的有效率(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明显,且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CEI治疗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并慢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ACEI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CHVD)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心脏瓣膜退行性变。该病是一个自然衰老、被动的过程,其病理变化类似于动脉粥样硬化,为黏液样性变及脂质聚集,进而产生钙盐沉积,引发瓣膜功能失常。心脏瓣膜钙化不仅造成瓣膜功能失常,还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乃至猝死,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作为一种局部多效性介质,可抑制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生成,对消退血管及心脏结构的改变方面效果显著,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及消除交感神经活性,对心肌钙离子超负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2]。本研究对53例SCHVD并慢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患者采用ACEI治疗,效果显著,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9年3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06例SCHVD并慢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X线心胸片得到确诊,其中二尖瓣关闭不全15例,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65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9例、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按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III级者45例,IV级者61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76.5±9.6)岁;对照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4.5±8.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位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吸氧、洋地黄、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ACEI治疗。应用卡托普利、贝那普利或依那普利等ACEI类药物,用药时从小剂量开始至治疗剂量为止,治疗剂量为达到以下目标为标准:心室率降到约70次/min,收缩压≥90mmHg,3个月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
显效:心衰症状明显减轻(心功能改善2级及以上);早搏明显减少或消失,比治疗前降低75%以上,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基本控制或转为偶发;有效:心衰症状有所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早搏降低50%~75%,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比原来降低50%以上;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或死亡。总有效为显效及有效之和。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短轴缩短率(FS)。
1.5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采用t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为73.5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观察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种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P<0.05)
3 讨 论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CHVD)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心脏瓣膜退行性变。由于老年人易缺乏维生素D,甲状腺水平升高,使得骨组织中的钙离子转移,细胞含钙量增加,同时又因瓣膜及其支架长期受到血流冲击不断磨损,进而加速钙盐的沉积,瓣膜钙化必然影响心功能,与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时必定会加重心功能的损害,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乃至猝死[3]。
SCHVD的传统治疗主要应用强心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从而缓解患者近期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然而长期应用此类正性肌力药物往往会增加患者的住院率、病残率及死亡率。近年来ACEI对于心脏效应的意义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ACEI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循环血液及心脏局部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SS),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防治心室重塑的产生及发展,改善心肌供养供血,清除过多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抗血小板凝聚[4]。应用ACEI可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起到抑制作用,阻断了AngI向AngII的转化,减少了缓激肽的降解。调节神经内分泌,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改善病变心肌蛋白并使其正常化,保持了心肌细胞间质的完整性[5]。同时ACEI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局部炎症,减少蛋白尿,逆转心肌肥厚等,起到保护脑、心、肾的作用。
ACEI的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若患者可耐受,直至达到靶剂量为止。一旦剂量调整至靶剂量或患者最大耐受量,应坚持长期使用,若不能耐受可酌量减少维持,不可轻易停药,防止病情恶化。因突然停用ACEI可能会导致状况恶化,增加住院的危险性,甚至死亡。
本研究应用ACEI治疗后,与心力衰竭程度相关的BNP及hs-CRP均有明显下降(P<0.05),左心室收缩功能与瓣膜受损情况均得以改善。故对SCHVD并慢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患者应用ACEI类药物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郭效仍.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39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1):848-849.
[2]张定华.ACEI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8):163.
[3]朱玉文.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概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0,8(8):50-52.
[4]盛香艳.ACEI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9):25.
[5]李文军.ACEI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内科, 2011,6(2):152-154.
R542.5
:B
:1671-8194(2013)03-0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