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3-06-23高文旭马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心内膜心内膜炎感染性

高文旭 马丽华

(山东省莱西市人民医院 保健科,山东 莱西 266600)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高文旭 马丽华

(山东省莱西市人民医院 保健科,山东 莱西 266600)

目的 本文主要是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 2011 年 3 月至 2012 年 3 月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治疗方案。结果 其中入选患者中有 61 例患者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有 5 例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外科治疗。合理采用抗生素治疗可以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的治疗有效率为 92.4%。手术治疗患者均成功进行二尖瓣的置换术,无死亡病例。结论 根据患者的病原学培养结果以及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其中采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能取得有效的临床效果

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治疗;分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于受到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等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导致的在心内膜形成赘生物的感染性疾病,该类疾病容易累积患者的心脏瓣膜以及对心内膜壁等部位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等[1]。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有感染症状外,还会出现贫血,镜下血尿;心脏会出现杂音;皮肤会出现瘀斑瘀点等[2]。因此一旦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感染对各种脏器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威胁患者的生命。本文主要是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共66例。患者年龄在29~51岁之间,其中男性患者共30例,女性患者共36例。入选患者均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即患者的血培养结果为阳性,出现有心内膜的赘生物,并且患者的瓣膜关闭不全以及心内出现脓肿等。另外患者还出现有各种的感染症状,包括发热,感染性血清学结果阳性等。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对于心脏病的分类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类,其中I级患者有14例,II级患者有21例,III级患者有21例,IV级患者共10例患者。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液培养结果以及抗生素的治疗方案等进行治疗方案的确定。一般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均是采用抗生素以及对症治疗。其中抗生素的使用应该根据患者的血液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其中几种常见的细菌如草绿色链球菌对于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以及万古霉素等敏感;而表皮黄色葡萄菌对于氨苄西林,万古霉素以及克林霉素等敏感[3]。对于未能明确感染病原的患者,可以采用大量的青霉素,氨基糖苷类以及庆大霉素进行治疗。另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如帮助患者降温等。若患者对于抗生素等的药物治疗无效,则可以考虑采用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各种检查结果评价治疗效果。其中痊愈是指:患者的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血液培养结果为阴性,心内膜赘生物对比治疗前有所缩小;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明显改善,但血液培养结果仍然呈阳性;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并且各项临床试验结果仍显阳性;无效:采用药物治疗1周后,患者的症状没有出现明显改善,甚至有出现恶化症状[4]。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的所得的临床数据均采用SPSS17.0的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统计学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χ—±s表示。而计数数据则采用卡方检验。本文的置信水平为0.01。

2 结 果

统计入选患者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等,具体的临床数据如下表显示。其中入选患者中有61例患者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有5例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外科治疗。其中采用抗生素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见表1。

表1 临床治疗疗效比较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正确合理采用抗生素治疗可以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的治疗有效率为92.4%。其中采用抗生素治疗。另外,入选患者的病原菌检查结果的统计,其中草绿色链球菌有出现32例患者感染,占48.5%;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宫18例,占27.3%;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宫8例,占12.1%;大肠杆菌感染有2例,占3.03%;白色念珠菌感染有3例,占4.54%;金黄色葡萄球菌有3例,占4.54%。

3 讨 论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可以知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在逐步增加。这有部分原因与目前抗生素的滥用有一定的关系[5]。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早期及时治疗,同时还要求临床者能够熟悉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降低疾病的误诊率以及提高临床的治疗价值。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主要是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其次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液培养的结果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在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前应该要对患者进行多次采血,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应该是遵循长期、足量等给药方法,采取肌内注射或者是静脉滴注的方法进行治疗[6]。另外,本文还有5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传统上认为手术治疗的开展应该在病原菌受控制1周后才能开展手术治疗。一般当患者的病情出现心力衰竭,或者出现反复的血管栓塞,瓣膜穿孔等情况时,应该要及时考虑改变治疗方法,及早选取手术治疗。

无论是采取哪种治疗方法,对于感染性心内膜最为主要的首要工作是对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的检查。得到病原微生物的检查结果才能有效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选择合理的抗生素。各种文献表明,合理选择抗生素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但对于那些不能明确感染源的患者,可以根据临床经验选择合理的抗生素。目前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因此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误诊情况。综上,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法,首先确定患者的病原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开展药物保守治疗。当治疗的效果不明显或者患者的情况出现恶化,并发其他各种的并发症或临床症状时,应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采取手术治疗应该把握好手术治疗的时机,并且在手术治疗中能将病灶彻底清除,手术后应该要采取足量的抗生素维持患者的情况[7]。

综上所述,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应该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微生物病原检查结果,以及各种影像学以及实验室等的检查结果做好早期的诊断,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1]牟英,杜蓉,罗彩东,等.感染性心内膜炎61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8):243-244.

[2]杨平,胡健.感染性心内膜炎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8):43-45.

[3]张叶萍,李一石,顼志敏,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及药敏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1):1837-1838.

[4]邓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观察与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405-406.

[5]王莉,赵良平,徐卫亭,等.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2):241-244.

[6]刘春贵.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四川医学,2009(10):1605-1607.

[7]杨新伟,谭健,王志农,等.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70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4):341-342.

R542.4+1

:B

:1671-8194(2013)08-0251-02

猜你喜欢

心内膜心内膜炎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7》
北京协和医院经皮心内膜心肌活检临床操作规范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TDI等容收缩期参数评价冠心病节段性心内膜回声增强与心肌缺血关系
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效果观察
超声心动图诊断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分析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