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非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作用分析

2013-06-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吉非肺癌疗效

孙 罡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 血液肿瘤科,吉林 通化 134000)

吉非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作用分析

孙 罡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 血液肿瘤科,吉林 通化 134000)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临床上进行维持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0 年 9 月至2012 年 7 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172 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86 例,将治疗组采用的吉非替尼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顺铂的方法进行疗效比较,并注意观察两组患者的维持治疗的临床作用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治疗组的临床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显效 52 例(60.47%),总有效率 90.70%;对照组显效 34 例(39.53%),总有效率 70.93%。且经统计学处理后有显著的差异性(P< 0.05)。结论 采用吉非替尼进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的作用非常确切,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其生活质量,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与应用。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维持治疗;作用分析

所谓非小细胞肺癌,就是指与小细胞肺癌相比其自身癌细胞生长分裂速度比较缓慢,转移以及扩散的时间都比较晚,同时NSCLC的起病比较隐匿,难以在患者发病的早期发现,因此很多患者在确诊时都已经处于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往往已错过根治性切除手术的最佳治疗时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在临床上肺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大约占肺癌患者总数的83%左右[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不够明显,其有效地往往低于11%,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还可能会使患者的身体状况更加虚弱,因此选择有效的药物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质量极其重要。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吉非替尼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疗效显著[2]。近两年来,笔者所在的医院为了探讨吉非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作用,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采用吉非替尼治疗此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并分析比较其与对照组采用的顺铂治疗方案的差异。现将17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维持治疗的作用报告简单介绍如下。

表1 采用吉非替尼和采用顺铂这两种方法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6例,本临床研究中所有的患者都已经过活体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癌,并且还符合国际肺癌晚期(即临床ⅢB和Ⅳ期)的诊断标准。其中治疗组男性患者有49例,女性患者有37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1.6岁;其中按照病理学分类:鳞癌有36例,腺癌有32例,大细胞癌有18例;按照肺癌分期分类:处于临床ⅢB的患者有41例,处于临床Ⅳ期的患者有4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有50例,女性患者有36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0.5岁;其中按照病理学分类:鳞癌有34例,腺癌有39例,大细胞癌有13例;按照肺癌分期分类:处于临床ⅢB的患者有42例,处于临床Ⅳ期的患者有44例。上述患者都表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咯血、恶心、胸部疼痛难忍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血尿常规基本正常,均排除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且预计生存时间均不小于3个月。另外,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采用吉非替尼的治疗方法(治疗组)

治疗组采取吉非替尼片剂。用法与用量:吉非替尼,每天250mg,不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及肝功能情况增减剂量,每天一次,一般在早饭前30min左右空腹口服或者与食物混合服用[3]。每4周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维持治疗的作用进行分析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1.2.2 采用顺铂的治疗方法(对照组)

对照组选用顺铂注射液25mg。用法与用量: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其中静脉注射,将25mg顺铂注射液溶于30mL的生理盐水中推注;静脉滴注,将25 mg溶于300~4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外周持续滴注4h左右。每周滴注2次,持续2个月后分析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同时给予止吐药、止痛药和营养药等药物进行辅助性治疗,还应该记录好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同时积极监测不良反应,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较为严重,患者难以耐受,应立即停药观察。两组患者应该每两周作一次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价肿瘤缓解情况和药物维持治疗的作用。

1.3 疗效判定标准[4]

依据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评定标准制定如下的疗效判定标准。其中显效:治疗后,患者肿瘤病灶基本消失或肿瘤病灶缩小为原来的40%以下,呼吸困难、咯血、恶心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肿瘤病灶缩小为原来的60%以下或者病灶增大的直径不超过20%,上述临床症状明显得以缓解。无效:治疗后,肿瘤病灶没有明显的缩小或者病灶明显增大,上述临床症状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所得到的数据,对显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然后采用SPSS11.0软件来完成对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处理工作。最终得到P<0.05,即经统计学处理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故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恶心、食欲减退等,也有极少数患者出现腹泻、皮疹,但症状均比较轻微,一般无需停药就能耐受,但对照组不良反应出现的病例数明显高于治疗组。

3 讨 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和环境污染的加重,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的趋势,目前,手术切除和化学疗法仍然是非小细胞肺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由于非小细胞肺癌起病隐匿,难以在早期发现,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其癌细胞已经发生转移,并且侵犯邻近的组织和器官,失去了进行手术的最佳时机,只能采用保守的化学疗法或者放疗进行晚期的维持性治疗[5]。以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多几种采用含铂的药物联合化疗,患者往往难以耐受其毒副作用。最近几年,国内外大量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者针对分子靶向药物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安全性和疗效做了进一步的考察,目前吉非替尼作为一种选择性的表面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经开始广泛用于肺癌的临床治疗中。吉非替尼能够与表面生长因子受体上的ATP激酶结合位点选择性地结合,从而达到与三磷酸腺苷竞争性结合的目的,最终阻断患者机体的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而发挥维持治疗的作用[6]。据有关资料显示,人类非细胞肺癌中大约有一半癌细胞有表面活性生长因子受体表达,这也是吉非替尼能够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理论基础。在本次临床研究中,采用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维持治疗,临床作用十分确切,总有效率高达90.70%,还能够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转移。此外,采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细胞毒性药物顺铂相比,其毒副作用非常轻微,由于只需口服,不需要注射,该治疗方法简便易行,也避免了静脉注射或者静脉推注的皮肉之苦,故非常适用于对细胞毒性药物敏感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之,采用吉非替尼进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的作用非常确切,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咯血、恶心等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与应用。

[1]韩宇,王岩,徐建明,等.诱导化疗后吉非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14(2):118-122.

[2]张晓彤,李龙芸,王树兰,等.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28(3):180-181.

[3]湛永滋,黄昌杰,黄剑峰,等.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9,16(1):83-87.

[4]刘海龙,雷恒,邓青娥,等.吉非替尼与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4):7-9.

[5]刘雨桃,郝学志,李峻岭,等.吉非替尼治疗83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2,21(9):1002-1004.

[6]赵明芳,胡雪君,刘云鹏,等.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9):716-718.

R734.2

:B

:1671-8194(2013)08-0230-02

猜你喜欢

吉非肺癌疗效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吉非替尼通过促进H3K27甲基化水平抑制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非替尼的含量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