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的异同

2013-06-23刘跃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双耳高血脂突发性

刘跃明

(吉林石化公司总医院耳鼻喉科,吉林 吉林 132022)

对比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的异同

刘跃明

(吉林石化公司总医院耳鼻喉科,吉林 吉林 132022)

目的 对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在 2009 年 10 月至 2012 年 10 月间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病例 92 例,将其分成双耳耳聋组和单耳耳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 双耳耳聋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所占比例较单耳耳聋组高(P< 0.05),单耳耳聋组治疗有效率较双耳耳聋组高(P< 0.05)。结论 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患者的发病原因存在差异,从而患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不同,临床应给予关注。

双耳;单耳;突发性耳聋;临床特点;治疗效果

目前在临床耳鼻喉科中,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正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以中老年人的发生率最高。对于突发性耳聋的发生机制的研究目前还不够完善,临床治疗方法也呈现出多元化,然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病例,抽取其中的9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将其分成双耳耳聋组和单耳耳聋组,分别含有患者病例53例和39例。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按照突发性耳聋只数将患者分成单耳耳聋组和双耳耳聋组,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有一般资料、相关疾病以及治疗效果等。

1.2.2 治疗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在入院后均接受综合治疗,即给予患者能量合剂、10mg地塞米松,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连续5d后减量,针对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应展开相应的对症治疗。血常规检查结果证实为白细胞增高者,即存在感染症状,可对其采取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10d为1个疗程,在疗程结束后对患者展开纯音测听实验,治疗最多持续3个疗程[1]。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患者平均年龄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进行表示,分别展开t检验和χ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经统计发现,双耳耳聋组患者中,有男24例,女15例,男女比例1.6∶1,患者平均年龄为(54.2±13.7)岁;单耳耳聋组患者中有男34例,女19例,男女比例为1.8∶1,患者平均年龄为(46.3± 13.2)岁。由以上数据可知,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差异显著,表现为双耳耳聋组高于单耳耳聋组(P<0.05)。双耳组患者合并耳鸣症状者34例(87.2%),存在眩晕症状者11例(28.2%);单耳组合并耳鸣症状者45例(84.9%),存在眩晕症状者13例(24.5%)。显然两组患者合并耳鸣和眩晕症状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全身疾病比较结果

经统计发现,双耳耳聋组中,患有高血压者7例(17.9%),高血脂者21例(53.8%),糖尿病者14例(35.9%);单耳耳聋组中,患有高血压者7例(13.2%),高血脂者6例(11.3%),糖尿病者6例(11.3%)。显然两组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概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 治疗效果比较

双耳组治疗有效率为35.9%(14/39),单耳组治疗有效率为56.6%(30/53)。显然单耳组治疗有效率较双耳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听阈比较结果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听阈比较结果统计

3 讨 论

现阶段在临床上对于突发性耳聋的病因还不是十分的明确,相关研究也较少,然有学者指出导致突发性耳聋发生的机制与内耳血液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学说存在显著的关系。因内耳属于终末动脉,不存在侧支循环,因此其血流相对较为平缓,从而增加了血液淤滞的发生率,若是阻塞发生便会引发毛细胞受损,若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将会导致患者的听力受损,直至耳聋的发生。目前在临床上对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主要以扩血管、营养神经、激素等药物治疗,星状神经节封闭,高压氧吸入治疗方法为手段。然临床疗效不是十分理想[2]。

曾有学者指出,单耳耳聋与双耳耳聋的发生机制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会导致其临床症状以及治疗预后等存在显著不同[3]。在本次研究中,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病例,并对比分析了单耳耳聋和双耳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耳鸣和眩晕症状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两组患者的年龄则表现明显的双耳组高于单耳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全身疾病我们发现,双耳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的概率显著高于单耳组,且双耳组治疗有效率不及单耳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充分表明,双耳耳聋与单耳耳聋的发生机制可能存在差异,老年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患双耳突发性耳聋的概率较高。因此临床应引起关注。

曾有研究表明,糖尿病会导致患者的耳蜗发生损害,并致使外周血循环障碍的发生。因对末梢血循环产生影响的病因相对繁多,因此无法直接判定周围血循环障碍为导致双耳突发性聋发生的病因,然可以证实的是,由糖尿病所导致的耳蜗损害、外周血循环障碍为诱发双耳突发性聋发生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这一结论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4]。曾有研究显示出,双耳耳聋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单耳组的3倍之多,本组双耳组高血脂患者发生率为单耳组的4.8倍,可见心血管疾病同样为双耳耳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5]。已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同样为导致外周血循环发生障碍的一个危险因素,在本组病例中,双耳组患者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单耳组,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6]。

综上所述,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可能同患者的年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糖尿病等存在显著关系,然对于诱发突发性耳聋发生的主要病因还需要展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本组资料显示,双耳耳聋与单耳耳聋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均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结果对于今后的突发性耳聋病因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值得关注。

[1]陆良钧,钟志生,于银坤,等.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突发性聋发病的关联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21):128-129.

[2]邹苑斌,黄健男,刘庆好,等.影响突聋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10(13):37-38.

[3]何坚,薛秋红,陈佳,等.影响突发性聋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7,15(23):463-464.

[4]刘绍华,肖碧青,朱舒文.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聋76例[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16(6):251-253.

[5]李文军,彭本刚,全世明,等.老年突发性耳聋66例早期综合治疗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24(5):192-194.

[6]邵美君,焦粤龙,谭国杰.突发性耳聋患者不同类型听力曲线与临床疗效关系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22(1):425-426.

R764.43+7

:B

:1671-8194(2013)08-0189-02

猜你喜欢

双耳高血脂突发性
轻叩双耳好处多
轻叩双耳好处多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