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抗菌药物整治前后应用情况的分析

2013-06-23杨廷侠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抗菌整治我院

杨廷侠

(山东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山东 枣庄 277000)

某院抗菌药物整治前后应用情况的分析

杨廷侠

(山东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山东 枣庄 277000)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整治前后使用情况,为制定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我院普通外科为例,分别查阅我院 2010 年 8-10 月份和 2012 年 8 ~ 10 月出院患者中 300 名手术患者的终末病历,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整治前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100%。300 份病例中共使用了 17 种抗菌药物,其中联合用药率为 100%,手术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的占 45%,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为 8d。整治后,300 份病例中共使用了 8 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为 17.5%,手术预防用药时机基本合理,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为 6d。结论 通过对我院普外科抗菌药物整治前后应用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我院对抗菌药物的整治效果显著。

抗菌药物;普通外科;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与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近几十年来为人类防治感染性疾病带来了很大的益处,但同时人们也发现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在外科范畴内,抗菌药物的应用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然而,对抗菌药物的过分依赖,使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给药时间、给药剂量及疗程不合理等。从2012年开始,我院积极响应卫生部出台的《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1]56号),针对我院在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现以普外科为例,将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表1 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评价标准

表2 整治前与整治后不同类别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普外科2010年8~10月份和2012年8~10月份出院患者中300名手术患者的终末病历,其中Ⅰ类手术切口139例、Ⅱ类手术切口103例、Ⅲ类手术切口58例,共计300例。

1.2 方法

设计调查表,统一标准。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细则,判断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见表1。

2 结 果

2.1 整治前不同类别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见表2)

3 讨 论

3.1 从表2可以看出,在整治前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严重的滥用现象。首先是无适应证用药。抗菌药物有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但并非所有手术都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一般来说,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中污染重、手术患者存在感染的高危因素、术中有异物植入或涉及重要器官,一旦感染后果严重的,主张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而一般清洁手术,无上述高危因素者,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本次调查发现,整治前Ⅰ类手术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为100%,远远超出原则要求,这些不必要的预防用药,既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其次是用药时间的选择以及术后用药疗程。手术患者发生细菌污染的高危期是从手术开始直到术后的一段时间,以手术末期的危险性最大,为了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抗菌药物应在病原菌污染前或污染后短时间内使用[2],最佳给药时间应在手术开始前0.5~2h(麻醉诱导时)开始给予抗菌药物,以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可达到最大浓度。Baqain等研究发现,手术后继续用药数次或数天并不能降低手术后感染率,用药5d并不比用药1d的术后感染率低[3]。分析发现整治前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的用药天数均超过24h且有39例用药时间超过了7d;整治后Ⅰ类手术切口有130例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24h且无1例超过7d的现象。因此,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合理使用、安全使用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减轻社会医疗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整治措施

4.1 药学部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起草适合我院的“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办法”,由院领导签字,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科室,这样,一方面可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另一方面使我院抗菌药物的供应目录、品规情况以及分级规定一目了然,更便于临床医师的工作。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级,原则上获得处方权的医师可根据临床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患者需要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时,应具有药敏结果支持且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同意并签名;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时必须经抗菌药物会诊小组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后,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开具处方。

4.2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审查反馈系统,实施抗菌药物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并制定了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奖惩制度。

4.3 在院内以大型条幅的形式做宣传,让患者认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从而能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4.4 定期组织药师学习,开展临床药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

4.5 临床药师定期对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统计、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及药师建议以信息交流表的形式,发放到相关科室,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交流,做到每日有记录,每月有统计、分析,及时反馈信息。

参考文献

[1]陈瑞玲,赵志刚,王孝蓉.某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8):573.

[2]刘敏,李忠东,张瑞鳞.2010年1-6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4):325.

[3]Baqain ZH,Hyde N,Patrikidou A,et al.Antibiotic prophylaxis for orthognathic surgery:a prospective,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4,42(6):506.

R969.3

:B

:1671-8194(2013)08-0165-03

猜你喜欢

抗菌整治我院
什么是抗菌药物?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全国集中开展整治酒驾、醉驾行动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