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静脉内瘘术成功率的临床分析

2013-06-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瘘术桡动脉内瘘

李 勇 李 峰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肾病科,新疆 阿克苏 843000)

动静脉内瘘术成功率的临床分析

李 勇 李 峰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肾病科,新疆 阿克苏 843000)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术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65 例患者动静脉内瘘术的成功经验,比较在显微镜下和裸视下操作动静脉内瘘术的差异。结果 本组 65 例患者中,总体成功率 94.0%(61/65),失败率 6.0%(4/65)。显微镜操作 31 例成功率 93.5%,失败率 6.5%,裸视操作下 34 例成功率 88.2%,失败率 11.8%;两者比较统计学无差异。结论 动静脉内瘘术的成功需要仔细全面的术前评价,手术部位选择,吻合口大小,及时有效术后管理和并发症的处置。应用显微镜和裸视操作下比较动静脉内瘘术,统计学无差异。

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手术

动静脉内瘘目前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的血管通路,一个理想的能长期使用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长期存活的重要条件之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成功的首要条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近两年应用血液透析,实施动静脉内瘘术的65例患者,其中31例在显微镜下吻合,34例普通吻合。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29~73岁,平均54岁;汉族36例,维族21例,回族8例。

1.2 麻醉与手术方法

多采用局麻,个别病例采用臂丛麻醉或连硬麻醉。手术方法 以标准前臂头静脉和桡动脉端侧吻合为例:取桡骨小头下,行纵行切口,约3 cm长,显露、游离头静脉和桡动脉,修剪外膜。将桡动脉近远端上动脉夹,沿血管方向切开。头静脉远端结扎,近端肝素盐水冲洗,7-0无损伤线行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吻合,后壁连续缝合,前壁间断缝合。注意血管不能扭曲或受压。术毕,彻底止血,闭合切口。

1.3 动静脉内瘘术成功评价标准

每个患者均随访4~8周,术后4~8周动静脉内瘘成熟后,血流量≥200mL/分,能顺利完成血液透析,作为动静脉内瘘术成功的标准,否则为失败。

2 结 果

本组65例患者中,总体成功率94.0%(61/65),失败率6.0%(4/65)。经再次手术取得满意效果,其后有部分患者出现如下并发症:感染1例,患肢水肿14例,切口渗血2例,因血管狭窄或血栓形成致血流量不足2例,动脉瘤1例,有1例手术后1个月死亡,无窃血综合征及心力衰竭发生。见表1。

3 讨 论

一个理想的动静脉内瘘应为患者提供永久性通路及足够的血流量(200~500mL/mni),血流量过小,血液透析效果差;血流量过大,易导致心功能不全。内瘘术的成功完成,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全面综合评估。

表1 动静脉内瘘术在显微镜下与在裸视下操作成功率比较

术前评估:对于血管通路建立时机,2001年NKF-K/DOQI认为,当患者肌酐清除率<25mL/min或预计1年后需透析时,应考虑给患者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1]。但由于我国国情所致,大多数患者均在反复穿刺或建立临时通路后才考虑建立永久通路,再加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病,致使血管内膜受损,失去弹性或部分栓塞,因而,术前因进行详细的评价(包括病情评价和物理评价)。病情评价包括是否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凝血性疾病史、严重心力衰竭史、外周血管穿刺史、血管通路史、是否考虑肾移植和优势手判断。物理评价主要包括对拟建立血管通路的静脉、动脉系统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外周血管搏动症,Allen试验,肢体有无水肿,静脉与动脉间距离,静脉充盈情况及走形,Wong等认为桡动脉和头静脉外径小于1.6mm时内瘘手术易失败[2]。

手术操作:我们对内瘘手术操作选择以“先远端后近端”的原则选择切口,分别显露头静脉和桡动脉,血管断端剪成斜面或纵行剪开,行动静脉端侧吻合,保证吻合后血管不成角、不扭曲,力争使吻合口径达到6mm-8mm,提高吻合口通畅率。

术后管理与并发症处置:术后管理主要围绕并发症处置,并发症主要有:①感染,有1例是糖尿病内瘘患者,经控制血糖和局部换药后好转;②患肢水肿,发生率高,有21.5%(14/65)发生患肢水肿,原因可能是静脉回流受阻;抬高患肢利于消肿;③切口渗血2例,可能与使用肝素有关,加压包扎切口后渗血停止;④血管狭窄、血栓形成2例,由于术后吻合口处扭曲受压,局部包扎过紧所致;打开包扎纠正受压情况后改善;⑤动脉瘤1例,为穿刺后压迫不当所致,应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⑥充血性心力衰竭,该并发症不少见,有1例于术后1个月死亡,死因不排除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术前一定做好重要脏器相关检查工作,尤其是心脏彩超检查。因此,对于并发症的处理需查找原因,及时有效对症处理。

在做动静脉内瘘术时,随机分2组进行内瘘术成功率比较分析,一组在显微镜下操作,31例患者中成功29例,成功率93.5%,一组在裸视下操作,34例患者中成功30例,成功率88.2%,两组经过统计学处理,动静脉内瘘术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总之,动静脉内瘘术的成功需要仔细全面的术前评估,手术部位选择,吻合口大小,术者的吻合技术及有效的术后管理和并发症处置。这样才能保证动静脉内瘘术成功,才能有效保证血液透析的充分性,使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1]李彬,刘俊山.152例动静脉造瘘术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06,(13):127-128.

[2]刘杰,戈小虎,任昊,等.3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手术方式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11(16):3317-3318.

R654.4

:B

:1671-8194(2013)08-0093-02

猜你喜欢

瘘术桡动脉内瘘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膀胱造瘘手术术式的疗效分析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超声引导下二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活瓣式小肠造瘘术在新生儿腹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急性闭塞的危险因素研究
桡动脉造影验证桡动脉变异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
多点定位微创膀胱造瘘术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