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宝安区全科医师工作压力情况研究

2013-06-22程家明刘玉红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36期
关键词:全科医师职称全科

程家明,刘玉红,丘 先

全科医师是经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的、工作在基层的临床医生,为患者个体及其家庭成员以及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全方位负责式的医疗保健服务。全科医师掌握的技术不只是单纯的临床诊疗技术,而是多学科有机结合的综合技术。与专科医师不同,全科医师的服务更基层,对健康相关知识的掌握要求更全面,因此全科医师承担的工作压力较大。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全科医师的工作压力情况,从而为制定全科医学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对深圳市宝安区的全科医师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从深圳市宝安区卫生局获取所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社康中心)的资料,按成立时间排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35家社康中心,将抽取到的社康中心的所有全科医师共196名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采用陈建萍[1]编制的《临床医生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全科医师的工作压力情况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组织管理、职业兴趣、工作负荷、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外部环境以及医患关系7个维度,共38个项目。量表采用四点计分法,“非常符合”计4分,“有点符合”计3分,“有点不符合”计2分,“非常不符合”计1分。该量表的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23,分半系数为0.845,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02~0.864,问卷还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问卷得分越高,说明医生工作压力越大。于2012年5月11—20日,调查问卷由调查员现场发放至被调查的全科医师手中,调查员讲解调查目的、内容、填写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要求调查对象以匿名方式独立完成问卷,并现场收回。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双人同步录入数据,并进行一致性分析。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全科医师的一般情况 共发放调查问卷196份,回收问卷196份,其中有效问卷191份,有效回收率为97.4%。191名全科医师中,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 (33±8)岁;其中男102人 (占53.4%),女89人 (占46.6%);学历为本科及以上者33人 (占17.3%),大专73人 (占38.2%),中专及以下85人 (占44.5%);职称为副高级及以上者6人(占3.2%),中级31人 (占16.2%),初级及以下154人(占80.6%);正式在编员工45人 (占23.6%),聘用员工146人 (占76.4%)。

2.2 全科医师总体工作压力情况 根据个人自我报告结果(全科医师认为自己承受的工作压力“很大”、 “大”、 “一般”、“小”、“很小”5个选项),有48名 (占25.1%)全科医师认为自己承受的工作压力“很大”;有77名 (占40.3%)全科医师认为自己承受的工作压力“大”;有53名 (占27.8%)全科医师认为自己承受的工作压力“一般”;仅有13名 (占6.8%)全科医师认为自己承受的工作压力“小”或“很小”。

从总量表得分看,191名全科医师的得分范围为74~150分,平均得分为 (125±17)分。

2.3 全科医师各维度工作压力情况 全科医师各维度工作压力得分情况见表1。

表1 全科医师各维度工作压力得分情况 (x ±s,分)Table 1 The scores of job stress in different field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2.4 不同特征全科医师的工作压力情况 不同性别、职称、受聘形式的全科医师的工作压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不同职称的全科医师工作压力得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q值分别为3.45、5.53、3.86,P<0.05)。

表2 不同特征全科医师的工作压力得分比较 (x ±s,分)Table 2 The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job stress among general practitioners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3 讨论

3.1 全科医师的工作压力不容忽视 医生已经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充满压力的行业,工作负荷度大、工作重复性高、疾病感染的危险、医疗设备和技术的更新对专业能力和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医疗风险等可使医生面临更大的职业压力[2]。全科医师为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连续、综合、可及性服务,体现的是服务的广度和宽度,而医院的专科医师体现的是服务的深度。因此,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的压力大小及压力源可能有所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市宝安区全科医师的工作压力得分平均为125分,高于上海市综合医院临床医生总体得分的112.37分[1],说明全科医师的工作压力要大于综合医院的医生。不同维度工作压力分析显示,全科医师工作压力来源的前三位分别是职业发展、工作负荷、组织管理,而上海市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则分别为外部环境、工作负荷、组织管理[1]。提示全科医师在升迁机会、个人发展空间、工作中获得的支持、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等职业发展项目方面有比专科医生更大的压力。这与我国目前尚缺乏合理有效的全科医师培养体系、职称晋升制度、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和全科医师缺乏高的社会支持与认同等密切相关。

3.2 全科医师职业发展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本研究结果显示,职业发展与工作负荷是全科医师工作压力最大的两个方面,其他学者的研究也证实工作风险是医生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3]。目前,我国学者在对全科医师的相关研究中,大多集中于全科医师培养,提高其知识与技能,降低其工作风险,优化全科医师工作流程 (路径)等方面[4-5],对全科医师的晋升制度、社会支持等方面研究较少。根据本研究结果,全科医师的晋升、个人发展空间、获得的支持与帮助等职业发展项目却是全科医师工作压力的最大来源,不同职称的全科医师工作压力分析也显示职称越高的全科医师工作压力越小。因此,建议尽快完善我国全科医学体制建设,将全科医师职业发展、全科医师工作制度及内容等提到与全科医师的培养相等的高度,纳入体制建设。

3.3 全科医师管理及投入有待加强 本研究发现,组织管理是全科医师工作压力的第三大来源,并且结果还显示女性全科医师比男性全科医师的工作压力大,聘用全科医师比正式在编全科医师工作压力大,低职称全科医师比高职称全科医师工作压力大。

女性因为生理因素对高负荷的工作压力承受能力要低于男性,而工作负荷是全科医师第二大压力来源,因此用人机构应加强管理,重视女性职工的人性化管理。聘用全科医师因为生活压力及对未来不稳定的担心而承担着比正式在编全科医师更大的压力,卫生行政机构应加大对全科医学的投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体系,同时增加全科医师编制,提高待遇。低职称全科医师多为相对年轻的医生,其对事业的追求及自身价值实现的渴望要高于有一定积累的高职称全科医师,但是因为缺乏足够的积累和沉淀,低职称全科医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低于高职称全科医师,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高要求与业务能力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造成低职称全科医师承受了更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建议政府或相关协会组织等能完善全科医师的培养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全科医师职业发展制度。

1 陈建萍.临床医生工作压力源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2 施跃健,王玲凤.医生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5):529-530.

3 郑俏丽,刘伟,鲍喜燕.三甲医院医生工作压力源及压力反应的调查[J].中国康复,2011,26(6):440-441.

4 陈倩,江孙芳,顾杰,等.我国全科医师教育培训与能力评估方法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65-68.

5 莫瑞豪,陈渊青,张雪,等.全科诊疗服务路径的设计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5):1444-1446.

猜你喜欢

全科医师职称全科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医学人文融入全科医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探讨浙江省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对亚专长全科医师的认知和需求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口腔全科医师执业范围(讨论稿)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全科医师团队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