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网格管理 提升服务水平
2013-06-17王程远
● 王程远
为破解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缺位、滞后的难题,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淮安市清河区积极探索服务区域化、管理网格化的社区管理新模式,着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1.精心调整街道区划,细分社区管理网格。合理设计网格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关键,直接影响着社区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清河区从网格划分、资源整合、运行机制入手,精心设计了四级网格系统:街道为第一级,社区为第二级,社区划分5-7个网格区为第三级(每个网格300-500户、1000-1500人,配有1名政府招聘的社会管理员和2名社区志愿者),每栋楼(大院)为第四级,建立起集中采集、分工协作、条块联动工作机制和党员干部挂钩联系网格小区制度。由网格管理员定期采集流动人口、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等信息,及时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社会安全、社会和谐的问题并汇总上报,做到社会问题排查全覆盖、管理无缝隙。四级网格有效发挥了物业管理机构、社区自治组织、楼栋长、“五老”等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形成了一支5000多人的社区管理队伍,基本达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服务目标。目前,清河区已建立起265个网络管理责任区,群众信访总量、重点区域可防性治安案件发案率均有所下降,群众安全感和社会管理服务满意度上升。
2.整合区域行政资源,建设公共管理平台。为解决基层社会多头管理、管理缺位问题,清河区成立社会管理协调小组,下设区社会管理办公室,建立了区社会管理办公室统一指导、政府部门分工协作的社会管理体系。同时,打造三级公共管理服务平台,统一受理社会管理和群众服务事项。一是建设区级社会管理平台。将承担社会管理任务的区政法委、信访局、司法局等相关机构全部集中在区社会管理中心大楼办公,履行矛盾调处、问题处置、预警应急、舆情研判、人群管理、公共安全、社会管控、信息综合、民生维权等职能;在大厅设立纠纷受理、法律援助、信访接待、法制维权等相关接待窗口,实行前台受理、后台处理,一次登记、内部分流的“一站式”服务,确保来访群众及时接待、及时调处、问题及时解决。二是打造区级公共服务平台。在区市民服务中心大厅设立服务窗口,把涉及与社会事业及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经过整合和流程优化后,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实行网上“一站式”办公,全程监督每个办理环节,并对办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三是设立街道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将“一站式”服务厅通过网络与区市民服务中心对接,建立社区报送、街道代理和区级办理的三级联动服务体系,有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3.依托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效能。研究开发“平安幸福清河社会管理服务系统”,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共同采集、资源共享、分级办理,及时了解和掌握区域情况。各部门通过信息系统共享街道社区基础信息,构建联动信息平台。由区社会管理办公室负责将采集后全区社会管理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根据具体情况逐级交办、分级处理。一般性的问题交由街道、社区办理,较大的问题交由区相关部门处理,重大问题由区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会商后解决,办理结果每天通报一次,提升了基层社会综合管理效能。
4.建立健全运行机制,规范管理秩序。一是协调顺畅的会议推进机制。区社管办通过每日例会、一周重大事项会、月度点评会,以及现场抽查、提问、观摩、领导点评、公布排名等方式,推进社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二是分层负责的项目责任机制。根据年初编制的社会服务保障、社会矛盾多元化调解、社会重点人员管理、社会公共安全、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体系等项目,认真组织落实,做到责任单位、项目内容、时间进度、工作标准四个明确。三是及时有效的排查化解机制。社区网格在第一时间将排查的问题上报到平台,自身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复杂问题,由区分管领导批示交办,区社会管理办公室对交办事项的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区有关领导会对承办不力的单位领导进行约谈。四是约束有力的考核机制。区社会管理办公室通过听汇报、查现场、答试卷、核数据等方式,对街道(社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工作进行定期督查。
雅鲁藏布大峡谷 吴毅飚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