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针在混合痔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观察
2013-06-12邓蓓蕾焦黎丽张毅明吴倩扉丁正中
邓蓓蕾,焦黎丽,张毅明,吴倩扉,丁正中
耳穴埋针在混合痔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观察
邓蓓蕾,焦黎丽,张毅明,吴倩扉,丁正中
(上海市闸北区中医医院,上海 200072)
观察耳穴埋针在肛肠病手术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选择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84例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耳针组与西药组,耳针组以肺、神门为主穴,西药组采用常用镇痛药,分别对术中、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的VAS疼痛评分进行观察和统计。耳针组与西药组各时间段VAS疼痛评分两两比较,术中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耳针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的VAS疼痛评分低于西药组(<0.01)。耳穴埋针在肛肠病手术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优于常用镇痛药。
耳针;混合痔;针刺镇痛
手术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常用的是混合痔外剥内扎治疗法。由于肛门周围神经血管丰富,齿状线以下受体神经支配,对痛觉极为敏感,尤其是术后以及术后结扎线脱落阶段疼痛难忍,易引起尿潴留、排便困难等诸多并发症。许多临床研究者都在不断尝试,试图寻找一个更安全、便捷,更能长效镇痛的方法。我们通过对我院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耳针镇痛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4例患者来源于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在上海市闸北区中医医院门诊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符合纳入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按照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方法获取编号,由SPSS18.0软件分为耳针组与西药组,每组42例。耳针组中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17)岁;伴肛裂5例,肛瘘1例,血栓1例。西药组中男18例,女24例;平均年龄(57±16)岁;伴肛裂2例,肛瘘2例,血栓1例。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便血及肛门部肿物,可有肛门坠胀、异物感或疼痛。②可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③肛管内齿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肿物(齿线下亦可为赘皮)。
1.3 纳入标准
便血、脱出、肿胀、疼痛等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需要施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免疫缺陷者,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不愿接受耳针治疗者。②埋针后出现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中断继续治疗者。③未按规定自行揭去耳针,无法判断疗效或者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 治疗方法
临床试验期间,建议受试者尽量按照课题用药要求使用镇痛药,如服用药物,要详细记录用药名称、剂量、服用时间等。
2.1 耳针组
取神门、肺。术前30 min,患者取坐位,选用0.22 mm×1.3 mm无菌揿针,术前予单耳耳穴埋针,定位参照GBT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的定位标准,严格消毒后,医者以左手拇、食指固定耳廓,中指托着针刺部位的耳背,右手进针,刺入深度视患者局部耳廓厚薄及痛感灵活掌握,一般以患者有明显感觉为度[1],如患者疼痛不能耐受,可适度调整进针部位与深度。术中、术后嘱患者自行刺激耳穴,留置1星期。按捏力量不宜过大,保持局部清洁。
2.2 西药组
术后肌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1 mg,12 h后嘱患者疼痛时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日换药时询问疼痛情况。
2.3 观察指标与方法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0~3分,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较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患者根据自己肛门疼痛的强度,划出最能代表疼痛的位置,分别于术中(D0)、术后第1天(D1)、术后第3天(D3)、术后第7天(D7)记录。
2.4 安全性指标及异常情况处理
进针前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有伤口和炎症的部位禁针,针刺后如针孔发红、肿胀,应及时消毒,予抗感染治疗,防止化脓性骨膜炎的发生。如患者发生局部炎症、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严重并发症或其他疾病不能坚持治疗或对本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判定有干扰时,则终止试验,并做好相关记录和决定是否替换。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行正态性、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条件者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不满足条件者采用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
3 结果
纳入患者84例,实际完成84例,完成率100%。
3.1 两组各时段VAS评分比较
表1示,耳针组组内手术中D0与术后D1、D7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与术后D3比较无明显差异(>0.05);西药组组内手术中D0与术后D1、D7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与术后D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耳针组与西药组各时间段两两比较,耳针组与西药组D0无明显差异(>0.05),耳针组与西药组D1、D3、D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提示耳针组在术后疼痛VAS评分上优于西药组。
表1 两组各时段VAS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D0比较1)<0.01;与同组D1比较2)<0.01;与同组D3比较3)<0.01;与同组D7比较4)<0.01;与西药组比较5)<0.01
3.2 不良反应
治疗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出血、过敏、感染等不良反应,出现晕针3例,经处理后患者好转,未脱落。
4 讨论
已有多篇文献,对针灸疗法,包括针刺[2]、电针[3]、穴位埋线[4]、耳穴贴压等[5-6]治疗混合痔围手术期疼痛作了报道。
针刺麻醉经临床验证切实有效,其镇痛机理,目前认为中枢神经内存在痛觉中枢,与镇痛有关的结构,及各种痛觉信息进行整合、加工的调制系统。在针刺信息和痛觉信息经传入神经进入脊髓后,在中枢神经各级水平通过一定的神经体液和痛觉调制系统的整合加工,使疼痛性质发生变化,使疼痛刺激引起的感觉和反应受到抑制,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由于临床上常用取穴的部位对于患者体位、排便、留置时间等影响,使用针刺方法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的疼痛有一定局限性,有的患者不愿接受。耳针镇痛属针刺镇痛的一种,其取穴位于体表暴露部位,可长期留针,反复刺激,患者易于接受,有利于临床观察。
中医学认为,耳穴通过经络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密切相连。现代研究认为,耳与中枢神经系统同发于外胚层,耳廓的血管壁内有大量交感神经,刺激耳穴一方面能够通过丘脑系统调节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另一方面,针刺耳穴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刺激,能影响体液中激素等的动态平衡,使体内中枢神经区域去甲肾上腺素量降低,5-HT升高,类吗啡物质参与治疗过程,从而有效地缓解肛门病术后疼痛[7-8]。
我们根据临床经验,选取耳穴神门、肺,取其有较强的解痉镇痛作用,常用于诊断人体某处的疼痛性疾病和神经衰弱的参考穴,也是针刺麻醉的止痛要穴[9]。
为了研究改进混合痔围手术期镇痛的方法,减少患者术中局麻药用量、代替或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本研究借鉴针灸预刺激镇痛的优势,从研究中我们发现,耳穴埋针在混合痔手术的术中阶段,耳针组与西药组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患者的紧张度、手术中医师的局麻药进针部位、术程的长短等较多变量影响有关。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耳针组镇痛效果优于西药组,为耳针镇痛这一安全有效、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
[1]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8-189.
[2] 魏红沁,丁春华,李艳芬,等.针刺对混合痔剥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5):32.
[3] 于晓华,马祖彬.电针对痔疮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止痛时程的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8):587-588.
[4] 王乐炜,沈忠,杨琴燕,等.穴位埋线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3,(1):77-79.
[5] 蔡玉梅,陆坚,郑继范,等.针刺加耳穴贴压对混合痔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2):107-108.
[6] 瞿建业.耳压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10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9,41(10):56-57.
[7] 周恩妹,汤勇.耳穴埋针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6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14(2):51.
[8] 沈通一,毕联阳,张静喆,等.耳穴按压对术后切口疼痛的疗效及其对血浆5-羟色胺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6 (4):231-233.
[9] 吴锡强.耳穴神门穴的临床应用探讨[J].陕西中医,2009,30 (10):1374-1376.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n the Perioperative Analgesic Effect of Auricular Acupuncture for Mixed Hemorrhoid
-,-,-,-,-.
,200072,
To investigate the perioperative analgesic effect of auricular acupuncture for anorectal diseases.Eighty-four patients with mixed hemorrhoid undergoing external dissection and internal lig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auricular acupuncture group treated with Lung (CO14) and Shenmen (TF4) as the major points, and a Western medication group treated with commonly used analgesics.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was adopted to observe pain during operation, on post-operation day 1, day 3, and day 7.The inter-group comparison of VAS score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during operation was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0.05); the VAS scores of the auricular acupunctu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Western medication group on post-operation day 1, day 3, and day 7 (<0.01).The perioperative analgesic effect of auricular acupuncture i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mmonly used analgesics in anorectal operations.
Auricular acupuncture; Mixed hemorrhoid; Acupuncture analgesia
R246.2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3.08.650
1005-0957(2013)08-0650-03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项目(青年)(2010QL045A)
邓蓓蕾(1982 - ),女,主治医师
201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