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生对优质护理态度的探讨
2013-06-12张国增陈艳秋
张国增,陈艳秋,王 强
(河南大学 公共卫生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4)
2010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基本实现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由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优质护理的实施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工作压力过高,将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和工作满意度,从而导致职业倦怠。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1]。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2015年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86万,这意味着大批90后护生将走上优质护理的工作岗位。我们在调查本科护生对优质护理认知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优质护理的态度,不仅有助于护生对优质护理的全面认识,同时为制定科学的教育策略及培训计划提供了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1份,有效回收率90.3%。调查对象中女生253名,男生18名;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35±0.85)岁。
1.2 研究工具
采用文献查询及专家咨询法,编制本科护生优质护理态度问卷。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非常同意”和“同意”视为正性态度,“一般”视为中性态度,“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视为负性态度。问卷重测信度为0.92,内部一致性Cronbach,系数为0.89。
2 结果
2.1 本科护生对优质护理的认知
本科护生的从业态度影响着其职业定位,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护生认同优质护理,也肯定基础护理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但是,不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人数高达77.5%,见表1。
2.2 本科护生对优质护理的态度
护生的职业态度不仅影响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成效,同时也决定着将来护士队伍的稳定性。本科护生对优质护理态度的调查结果,见表2。
2.3 本科护生从事基础护理的意愿
基础护理是实施临床护理的基本,是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2],但是,本科护生从事基础护理意愿情况不容乐观,结果见表3。
表1 本科护生对优质护理的了解
表2 本科护生对优质护理的态度
表3 本科护生从事基础护理的意愿
3 讨论
随着卫生部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体现护理工作的人文性和艺术性。优质护理不是一次活动,而是改革,是医改的一部分[3]。调查发现,护生认同优质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中的作用,但是,仍有77.5%的护生不了解开展了近两年的“优质护理服务工程”(表1)。当生活护理服务与自己理想中的护理职业存在差距时,会产生心理落差而不愿意接受现实。所以,对护生进行基本理论教育的同时,应该结合社会实际加强相关政策教育。通过开展动员大会及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使护生了解优质护理的内涵,及早熟悉优质护理服务,以便工作时尽快进入角色。
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态度直接影响优质护理服务的落实程度,影响患者对优质护理的满意程度。护士是与患者接触、交往、沟通最多的人,其服务态度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基础护理操作中包含有专科护理相关技术,如病情观察、沟通交流、心理护理、人文关怀等。其中,生活护理是临床最基础、最贴近患者的护理,是护士观察病情的主要途径[4]。由于护生课堂中接受了基础护理训练,了解基础护理在临床中的价值,所以,高度认同基础护理(表3)并愿意从事基础护理服务。三分之一的护生认为基础护理会降低护士的社会地位,如果不能有效改善这种观点,将来工作中可能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护士的职业满意度和心理健康,而且会产生离职意愿[5]。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将来可能严重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性。护生对基础护理高度认同说明,学校教育对护生树立正确职业定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日常教学中应强化护生基础护理意识,重视相关业务的学习,以便将来提高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水平。
虽然优质护理不等同于基础护理,但是,在推行初期,许多医院单纯强调基础护理的表面化落实,忽视了照顾患者过程中的专业性和对患者安全、增进医疗效果以及康复促进的重要性。媒体不恰当的宣传将“优质护理”视为生活护理、“无陪”护理,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虽然护生高度认同优质护理,也同意基础护理的临床价值,但是,愿意从事基础护理的人数不多,愿意协助患者大小便、会阴护理、指/趾甲护理的人数更少。特别是涉及患者私密处的生活护理,如会阴护理,人数低至13.3%(表3)。许多患者认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些基础护理项目可以由自己或家属完成,不属于优质护理服务内容[6]。说明无论患者还是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存在偏差。护士进行基础护理的同时,应用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治疗效果,都是护工、家属不能代替的[7]。因此,学校教育中要有针对性地安排护理专家及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护士长讲学,对基础护理项目、服务规范、分级护理的内容、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等详细阐述,使护生深刻认识到优质护理的内涵,这样,护生才能更加重视基础护理的理论学习和应用[8]。
[1]李自琼,陈长蓉,陈春萍.护士情绪智力对职业倦怠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2):310-312.
[2]储梅.我国实施优质护理中的热点问题及思考[J].中华护理教育,2012,9(4):187-189.
[3]孟莛,孙馨.用优质护理把护士留在患者身边[J].中国卫生人才,2011,12(1):60-62.
[4]张淑敏,文淑君,黄新玲,等.基础护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31-32.
[5]彭刚毅,李亚洁,李茶香.连续排班模式对护士工作压力影响的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07-408.
[6]高鹏,钱火红,周黛寒.住院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知晓及需求情况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13-16.
[7]郑晓云,韩萍.将人文关怀融入到现代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7):261-262.
[8]靳永萍,张宁.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关系的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1(4):27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