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塞米松与尿激酶联合应用注入胸腔治疗大鼠结核性胸膜炎的实验研究

2013-06-12王小路钱小军

实用临床医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胸膜炎结核性尿激酶

王小路,梅 敏,钱小军

(江西省胸科医院内三科,南昌 330006)

近年来对于尿激酶等纤维蛋白溶解剂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报道日益增多, 该疗法对于吸收胸腔积液,减少胸膜厚度与粘连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1-3]。本研究通过构建大鼠结核性胸膜炎的模型,将尿激酶与地塞米松联合注入大鼠胸腔,探讨两者联合作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为临床进一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雄性SD 大鼠60 只,体质量200~250 g,饲养观察1 周后,在大鼠右侧腹股沟内侧备皮,皮内注射卡介苗(本品冻干粉针剂为乳白色疏松固体或粉末,加入1 mL 注射用水应于2 min 内完全溶解为均匀混悬液,残余水分不应超过3%)0.1 mL(为0.05 mg)。

1.2 实验方法

将60 只大鼠根据体质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 组,每组20 只。 全部接种卡介苗5 周后用H37Rv 标准人型结核分支杆菌菌株按0.03 mg·只-1注入大鼠右侧胸腔。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广州凯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在罗氏培养基上培养3 周,配制成1 mg·mL-1的菌液,用10 倍体积的生理盐水稀释成10-2mg·mL-1,混匀后吸取菌液3 mL(0.03 mg·只-1)注入大鼠胸腔。 参照何桥[4]等的方法构建大鼠结核性胸膜炎模型,如果第2 天抽出胸腔积液说明模型成功建立。 随后A 组大鼠注入地塞米松1 mg+尿激酶600 U,B 组注入等量的尿激酶,C 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之后分批处死大鼠(根据大鼠体质量吸入乙醚进行麻醉,用剪刀剪开腹部的皮肤,暴露腹腔, 找出腹主动脉, 用剪刀剪断放血直至大鼠死亡)。

1.3 评分标准

根据双侧胸腔粘连带的程度分为5 个等级:0分:无粘连带,1 分:5 条以内粘连带,2 分:6~10 条粘连带,3 分:11-15 条粘连带,4 分:15 条以上粘连带,分别评为0-4 级,分别记为0-4 分。

1.4 大鼠呼吸功能测定

采用大鼠呼吸功能测定仪(北京拜安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将大鼠用2%戊巴比妥钠按0.3 mL·(100 g)-1体质量腹腔内麻醉后, 采用外加2.5 与-2.5 cm kPa 压力的方法迫使动物深吸气和深呼气,较准确地测出PEF 和FEV0.3。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实验结果的建模情况

结核性胸膜炎建模成功的大鼠胸腔内分别注入尿激酶+地塞米松、尿激酶、生理盐水后在实验观察期内均无一只死亡。

2.2 3 组大鼠在不同观察期内胸腔积液量的比较

24、72 h 胸腔积液量A 组高于B 组(P<0.05)、B组高于C 组(P<0.05),7 d 后胸腔积液量A 组少于B 组和C 组(均P<0.05)。 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3 组胸腔积液量的比较 ,v/mL

2.3 3 组大鼠在不同观察期内胸膜厚度的比较

3 组大鼠胸膜厚度见表2。A 组大鼠胸膜厚度低于B 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大鼠胸膜厚度明显低于C 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在不同时间3 组胸膜厚度的差异比较 ,μm

2.4 3 组大鼠呼吸功能的比较

3 组大鼠呼吸功能指标见表3。 A 组PEF 优于B 组(P<0.05),B 组优于C 组(P<0.01);A 组FEV0.3优于B 组(P<0.01),B 组优于C 组(P<0.01)。

表3 3 组大鼠呼吸功能检测指标的差异比较

2.5 3 组大鼠在不同观察期内胸膜粘连程度的比较

3 组大鼠胸腔粘连程度评分见表4, 秩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5 d 后A 组的胸膜粘连带少于B 组,B 组的胸膜粘连带少于C 组。

表4 不同时间3 组大鼠胸腔黏连程度评分比较

3 讨论

肺部结核炎症累及胸膜时引起的胸膜炎症称为结核性胸膜炎,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病情迁延,形成大量纤维蛋白沉积,可使胸膜增厚、粘连、机化,收缩包裹肺脏,使胸廓变形、塌陷,严重影响肺通气功能,并可出现肺部反复感染、咯血等并发症,可致脊柱侧弯,有一定的致残率[5]。

本组研究资料发现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地塞米松和单独注入尿激酶,胸腔积液量72 h 后比生理盐水组增多,在5 d 后要比生理盐水组低,即胸液高峰出现的较早吸收的较快。 胸液开始较多而吸收快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有关,也可能和纤维蛋白溶解剂影响胸膜的炎症形成有关。

实验结果显示,A 组在整个观察期内胸膜厚度明显薄于B 组与C 组,72 h 后A 组胸膜粘连评分优于B 组与C 组、A 组肺功能指标优于B 组与C 组,可见尿激酶+地塞米松的疗效优于单独注射尿激酶。 其机制可能为尿激酶能够溶解纤维蛋白,溶解纤维间隔,从而降低胸腔积液的黏稠性,使胸水变得稀薄,有利于胸腔积液充分引流,纤维素不易沉积。 地塞米松能够减少溶酶体内水解酶的形成以及组胺和激素肽的释放,减低胸腔积液生成过程中自身抗体水平,减少纤维蛋白的渗出,最终达到减少组织粘连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治疗大鼠结核性胸膜炎的过程中联合使用尿激酶与地塞米松的疗效要优于单独注射尿激酶。 本研究在大鼠模型中证明了地塞米松与尿激酶联合应用相比单独应用尿激酶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但应用到人还需进一步进行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

[1]Cha pman S J, Davies R J.The management of pleural space infections[J].Respirology,2004,9(1):4-11.

[2]Talib S H,Verma G R,Arshad M,et al.Utility of intrapleural streptokinase in management of chronic empyemas[J].J Assoc Physicians India,2003,51:464-468.

[3]瞿章书,徐小平,杨荣强.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31 例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4, 27(4):284-285.

[4]何桥,谢灿茂,谭守勇,等.大鼠结核性胸膜炎模型和胸腔炎症免疫反应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5,28(2):117-121.

[5]杨福堂.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499-1500.

猜你喜欢

胸膜炎结核性尿激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羊传染性胸膜炎的治疗策略研究
羊传染性胸膜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