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敷背治疗小儿肺炎后期啰音不消的临床观察
2013-06-12金海珍
金海珍
(河北省隆化县妇幼保健院,河北 隆化 068150)
白芥子敷背治疗小儿肺炎后期啰音不消的临床观察
金海珍
(河北省隆化县妇幼保健院,河北 隆化 068150)
目的 观察白芥子贴背治疗小儿肺炎后期啰音不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6 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43 人,对照组予雾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白芥子贴敷双侧肺腧穴,2h/次,1 次 /日,1 周 /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一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组疗效较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8.37%,治疗组较优,具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小儿肺炎后期啰音不消,用白芥子贴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小儿肺炎;白芥子;贴敷;啰音不消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儿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临床常采用抗菌、抗病毒等对症治疗。啰音为小儿肺炎常见临床体征之一,治疗后多数患者咳嗽等主要症状明显改善,但啰音不消意味着小儿肺炎的迁延。本研究采用白芥子贴敷与沐舒坦雾化比较以观测白芥子贴敷双侧肺腧对于小儿肺炎后期啰音不消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部的小儿肺炎患者8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气促、咳嗽、可在双肺闻及湿啰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9个月~8岁,平均年龄(4.72±1.08)岁,病程6~10(7.45±0.89)d;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10个月-8岁,平均年龄(4.59±1.18)岁,病程7~11(7.58±0.76)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
参考有关文献制定[1]:①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有痰,或有发热,双侧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②X线检查:胸片可见肺部实变的浸润阴影;或为非特异性的小斑片状,小斑片的病灶可有部分融合成为大片状,或同时可见肺间质改变。③鼻、咽部的分泌物或血清病毒学检测阳性,细菌性培养可获得相应病原学诊断。④血象:细菌性,白细胞的总数可升高,中性粒细胞较正常增多;病毒性,白细胞的总数偏低或者正常。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小儿肺炎后期有啰音不消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3 排除标准
①相关药品过敏者;②严重肝肾功损伤者;③其它疾病急需治疗者。
1.3 方法
治疗组、对照组各43人。对照组予沐舒坦雾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白芥子贴敷。沐舒坦为商品名,其活性成分为氨溴索,生产厂家为勃林格殷格翰大药厂。用法用量: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加沐舒坦7.5mg雾化吸入,2次/d。1周岁以内的患儿用量减半。治疗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mL进行雾化,2次/d,并以白附子末与凡士林1∶1混合,用胶布贴于双侧肺腧,2h/次,1次/d,1周/疗程。在治疗中嘱咐家长协患儿拍背以促排痰。
1.4 评价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观察,并对患者咳嗽、啰音消失、治愈时间进行对比。②疗效评价标准[2],显效:治疗后患者咳嗽、肺部啰音消失,胸片未见异常;有效:患者咳嗽及肺部啰音,大部分未闻及,胸片显示炎症吸收减少;无效:患者症状体征,咳嗽肺部啰音未改善,胸片无改变。③观察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组间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时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观察改善情况
一周后,患者症状体征治疗后较前改善,治疗组啰音咳嗽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愈时间也较早,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d)
2.2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3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37%,治疗组疗效优,具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2.3 无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3 讨 论
在《本草纲目》中白芥子“利气豁痰”、“治咳嗽反胃”[3]等功效。白芥子作为外用药时,可使毛细血管扩张,并作为药物直接治疗疾病。可用于肺炎后期,或迁延不愈,或两肺湿啰音经久不消,也可治周围面神经麻痹,或与其他药综合,冬病夏治,治疗喘证,支气管扩张炎等。作为内用药时,白芥子性味辛温,可调理肺气,温化寒痰,祛除皮里膜外及胸胁寒痰水饮,使宣发肃降调畅。
有研究[4]推荐用穴位贴敷治疗肺部湿啰音明显者,采用公丁香、草乌、肉桂、没药、川乌、乳香各15g,川芎、红花、赤芍、当归、透骨草各30g研末,再混与凡士林,调敷贴在肺俞穴或啰音处。亦有研究将炙白芥子、丁香、前胡、桃仁、肉桂各5g,细辛1.5g,研末,凡士林调和,敷于膈俞、膻中等穴,用于肺脾气虚的小儿肺炎,疗效确切。
以白芥子贴敷属于经皮给药,经皮给药可使药物经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发挥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小儿在生长发育时,各脏器发育未完全,肝肾的解毒排泄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尚未健全;而皮肤对药物吸收良好,同时也避免了患儿对口服中药汤药的抵触情绪。而自芥子,归肺经,为温肺化痰中药,将其与凡士林混合经皮给药,不但具简便验廉的优点,而且不良反应极小。本研究用白芥子贴敷双侧肺腧治疗小儿肺炎后期啰音不消效果显著,减少了服用其他药对患儿的不良反应,为不能配合口服用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但使用时需要注意贴敷时间不宜过长,皮肤破损、过敏、高热者不可使用。综上所述,用白芥子贴敷双侧肺腧治疗小儿肺炎后期啰音不消,疗效卓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汪受传,赵霞,韩新民,等小儿肺炎喘嗽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文献研究[J].中华儿科学杂志,2008,4(3):1-3.
[2]周秋云,朱 斌.沐舒 坦在小儿 支气管肺炎中的 临床 疗 效 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2):2485-2486.
[3]刘 婵 秀 .白 芥 子 的 性 能 功 效 及 思 考 [J].航 空 航 天 医 学 杂志,2011,22(8):1020.
[4]汪受传,陈争光,徐珊.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304-308.
R725.6
:B
:1671-8194(2013)05-02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