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2013-06-12刘凤琴王亚辉刘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5期
关键词:内皮细胞硬化高血压

刘凤琴 王亚辉 刘丽萍

(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大庆 163453)

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刘凤琴 王亚辉 刘丽萍

(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大庆 163453)

目的 讨论超敏 C 反应蛋白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我科 78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与 70 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观察血清 CRP 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和 BMI 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t=5.462,P=0.002)和脉压(t=3.254,P=0.02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t=1.268,P=0.00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 与炎性反应在高血压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高血压患者的血清中含量较高,可以为高血压病诊断及检测方面的检测指标。

高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

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是炎症急性期的反应蛋白的产物,是一种炎症标志物。CRP的临床检测针对疾病的诊断无特异性,浓度上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是炎症和组织损伤的灵敏[1]指标。同时CRP的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梗的发生及预后具有密切关系,曾被认为是未被充分利用的敏感指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2]。但是CRP对于高血压的相关研究报道不多,本文通过测定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群的CRP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讨论CRP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间在大庆龙南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查阅病史,所有患者均无各种急慢性感染、风湿性瓣膜病、肿瘤、心肌病以及结缔组织病等影响CRP水平的因素,观察组均符合WHO/ISH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30~78岁,平均59.4岁,其中男49例,女29例,患者立位胸片未见主动脉粥样硬化。正常对照组,男35例,女35例,年龄39~70岁,平均54.6岁。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对象禁食8h后于次日晨起6:00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5m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C反应试剂盒采用上海希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每批样本检测时,采用DiaSys公司生产的TruLab CRP质控品,试剂盒与同批次检测的同一样品,变异系数<5%,重复检测20次。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数据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和BMI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t=5.462,P=0.002)和脉压(t=3.254,P=0.02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两组相比,差异显著(t=1.268,P=0.00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差异的比较

3 讨 论

高血压在临床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尤其是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将会大大增加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严重者将会并发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早起治疗,并且早起进行干预治疗尤为重要。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CRP)是具有代表性诊断意义的非特异性炎症敏感指标,能够参与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两组相比hs-CRP差异显著(t=1.268,P=0.00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RP浓度要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高血压患者体内存在炎性反应,CRP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并且有研究指出内皮细胞损伤程度与高血压呈正相关[3],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经过降压治疗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CRP水平能够降低,可以看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变能够影响到患者血压的改变,同时也有研究资料表明,CRP可促进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进展,在动脉粥样硬化初期是最为重要的病生改变[4]。

CRP主要在以下方面影响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5],首先,CRP直接参与炎性反应,从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增加患者的血管阻力;第二,血管内皮细胞收到CRP损伤后,释放的NO及前列腺素减少,使血管降低了舒张血管与抗血栓的特性;第三,CRP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反应性增生,促进内皮细胞出现迁移,导致血管动脉内膜增厚,进一步导致了血管重构使血管阻力增加;第四,在炎症存在时,白细胞释放的超氧阴离子增多,消耗了一氧化氮,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血管舒张功能。

有资料表明高血压患者的血浆CRP水平可以间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对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尽管CRP与高血压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不过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血清CRP在高血压患者中血清中普遍较高,通过其他相关研究,证明CRP与炎性反应在高血压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科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开展本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发挥CRP在高血压的诊断,预后,及疾病预测中的作用,为广大高血压患者提供新的检测指标。

[1]Raymond G.C reactive protein undervalued,underutilized[J].Clin Chem,1997,43(11):2017.

[2]吕萍,李自成,常青.C反 应蛋白与高血 压 病、冠心 病关 系的临床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6(5):447-449.

[3]高枫,苏伟,龚少愚,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弹性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3):3442-3444.

[4]王娓娓,张红苗,张雯,等.阿卡波糖对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内皮素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4):667-669.

[5]吴寿岭,高竟 生,郝冰,等.血清 高 敏C反 应 蛋白浓 度与高血 压 病 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917-920.

The Study Research in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Hypertension

LIU Feng-qin, WANG Ya-hui, LIU Li-pi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Daqing Longnan Hospital, Daqing 163453, China)

Objective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on.MethodRetrospective diagnostic analysis of 78 patients in our department, and 70 patients were analyzed, serum CRP levels was observed.ResultAge and BMI of the patients compared t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t=5.462, P=0.002) and pulse pressure(t=3.254, P=0.023)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hs-CRP two groups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t=1.268, P=0.008),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RP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 with higher levels in the serum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detection indicators for hypertension diagnosis and testing.

Hypertension;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eighten

R544.1

:B

:1671-8194(2013)05-0030-02

猜你喜欢

内皮细胞硬化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