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抚松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2013-06-10曲俊平

参花(上) 2013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城镇思考

曲俊平

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市加快崛起的重要举措和重要内容,更是实现从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质的变迁。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特别是像我市这样的古县新市,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既能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色,又能融入到新型城镇化行列中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城镇;文化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一、我市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优势与基础

(1)历史文化厚重,人文资源丰富

抚松市坐落在长白山脚下,具有悠久的采挖人参的历史,是人参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是发现和应用人参最早的国家。中国第一部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生山谷。

宋代中国人参主产区向东部扩展,伸展到黄河以东地带,绵延至泰山山区,并已间接地开发长白山区生产的人参资源。

明代中国人参主产区明显北移,进入东北地区。

清代中国人参主产区分布在长白山、西赫特山区。

在《渤海国记》“朝贡中国”篇中记载公元925年即后唐庄宗(李存)同光三年二月,遗少卿裴璆朝于唐,贡人参、松子、昆布等。这里,将人参列为贡品之首位。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使大陈林116人,朝进儿女口各三人,人參、昆布、白附子、虎皮等。这里将人参列在人之后,仍为贡物的首位。从唐中宗(李显)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到唐明宗天成元年的220余年中,渤海国入唐朝贡94次,贡物人参主要是在汤河口(今抚松县仙人桥镇)采挖的上等老山参。

东北地区自古就盛产人参。靺鞨族酋长、渤海郡王都曾向唐王朝贡献人参。明朝时代主要依靠“辽参”供做药用等等,说明东北地区出产的人参在药用历史上,早已确立了地位。清朝统治者视长白山及其支脉是“龙兴之地”,视山野甚至一草一木至为“神圣”。为保证长白山野山人参长期供应皇族们享用,以防止人参枯竭,曾对长白山采取“封禁”政策。其后为严加控制,还执行“放票采参制”、“招商承办制”,直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设立了人参垄断专营机构“官参局”,实行各种管理,专营人参的政策和制度。

在官参局的文献中,对人参主产区记载的十分具体。如额尔敏河(今通化县二密河)、哈尔敏河(今通化县哈泥河)、刚山岭(通化县境内)、佟佳江(今通化头道江段之浑江)、三屯河(今柳河境内三统河)、辉发河(今辉南县、桦甸县境内)区域,均为人参主产区。在盛京、吉林、宁古塔、三姓、珲春、拉林、阿勒楚喀等地设有官参局。这些史实充分反映清代人参主产区是在长白山区。

清代自道光以后,适逢多事之秋,内外忧患,财政拮绌,无力动拨国帑帮贴参务,人参采集难以经办下去,自然逐渐被废弃与淘汰。东北地区的采集业做为清政府的经济活动,前后维持了二百余年之久。到咸丰初年,官办采集业基本上停止,取而代之的是民间采参业的兴起。关内移民涌至长白山区采挖人参为主,出现一种挖参的行业。也叫挖棒槌业,这种以挖参为生的职业在长白山区有其独特的地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长白山区特有的采挖人参历史文化。

1995年抚松县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2008年,长白山采参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非遗普查收集线索567条,其中,《长白山人参故事》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有8项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12月,抚松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人参文化之乡”。

(2)文化功能原景初现,特色文化逐渐形成

早在2005年,抚松县就被命名为人参之乡,2010年,县委新型城镇化专题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边际城镇,明确了抚松地区的发展定位。通过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创业,先后成功创建了人参生态示范园、人参集散市场等,实现了老县向新市、无城到有城、“一张白纸”到“靓丽雏形”、框架型向功能型的转变。同时,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快速推进,到“十一五”末,全县14个乡镇其中12个综合文化站立项建设,基本达到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127个村建有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惠及万民,绘画之乡——东岗镇、秧歌之乡——万良镇、剪纸之乡——北岗镇等地方特色文化加快形成,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能够感知文化服务的逐步完善所带来的、为民众所共享的文化利益的最大化。

(3)创业文化氛围浓厚,抚松精神弘扬光大

抚松是个古县新市,更是个创业之市,面对体制多变,抚松人民不埋怨,只埋头苦战,创业信心不减、创业激情不减、创业力度不减、创业目标不减,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全民创业的滚滚浪潮。特别撤县建市以来,先后开展了“二次创业”、抚松精神大讨论等活动,提炼了抚松精神,塑造了抚松新形象,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强度地激发了主体意识,呼唤了抚松精神的新弘扬,2013年举办了全县学习朱玉林先进事迹的活动,再一次推动了我县创业文化氛围的形成,有效激发干部群众创业奉献激情的良好局面。

2.问题与困难

(1)对城市文化定位的研究不够

抚松县自撤县设市搬迁新城区后,政治、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已初具备了现代城市的雏形。但是,什么样的城市定位才真正契合抚松实际,体现抚松的城市品质以及代表抚松今后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把握文脉、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等方面缺少研究、提炼。

(2)市情实际难以满足文化建设的需要

抚松最大的市情是经济欠发达,与周边县市及其他发展较快的城市比较,我市城市文化的营造不够突出,缺乏标志性的文化景观和品牌独特的文化产品。市图书馆、电影院、体育馆等至今未建设,还有5个综合文化站未开工建设,中心村、社区文化活动场所标准不高,服务功能不够健全。

(3)文化人才缺乏和相关体制建设滞后

以文化和文明建设为灵魂,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凸显城市文脉,关键要有相关领域的人才。目前,我市社会文化事业人才严重缺乏并缺少“领军”人物,特别是文化创意人才,市、镇两级文化单位,很多岗位没有专业人才,选拔、引进人才的成本和难度也很高。相关体制建设难以适应文化名市、文化大省建设的需要,又滞后其他县市,如非遗保护中心未成立等。由于经费以及机制等方面原因,群众文化活动影响面不大,像“中国文化年”这种大型活动不多,零敲碎打,起不到宣传抚松,提升抚松知名度的作用。

二、我市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由过去片面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宜业之所。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以文化和文明建设为灵魂,建设乐业安居、活力魅力的创业型生态新区,任重道远,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机遇、顺应形势,发挥优势、突破瓶颈,搞好城市文化建设,加快推进抚松建设步伐。

1.树立文化城市理念,加快城市定位

历史是城市的脉络,山水是城市的神韵,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对一个城市的定位,既要考虑她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和自然景观要素,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她的文脉。抚松市位优势明,地处长白山经济区建设范围,生态资源丰富,市内有老包头庙,历史文化厚重,是著名的国家旅游景点——长白山的核心组成。抚松城市文化主流应当是历史、文化、民俗和生态的,其定位应为富有山水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遵循经济规律,延续城市文脉,大打名城牌、名人牌和生态牌,按照市区一体的理念,着力传承“人参”文化,将抚松市建设成“东北参城”;根据我市最大的优势是生态优势的特点,积极打造“参地之都”;根据我市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大力宣传“创业之区”,在文化方面主要突出厚重性、原真性,在生态方面主要突出可比性、原生性,在创业精神的提炼方面主要突出唯一性、传承性。

2.善于吐古纳新,加快培育城市文化元素

文化元素是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元素,是城市文化主流形成的重要基础。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善于吐故纳新,按照“件件是精品、个个是亮点、处处显文化”的城市建设理念,将具有抚松历史現实特点的文化元素植入城市细节。

(1)建设展示城市文化内涵的主题公园和专题博物馆(纪念馆)。做好抚松西江公园规划,依托人参文化建设以人参为主题的主题博物馆,如抚松人参博物馆。在博物馆展厅里设立非遗展示厅。

(2)建设具有鲜明文化个性的标志性建筑和设立解读城市文化内涵的标牌。建设一批标志性的公益文化设施,如全民健身中心、山里红剧院等。对文物古迹、特色乡镇以及散布在城区四处的各类遗址,通过路牌指示、挂标志牌、立碑等方法进行解读,唤起市民对抚松历史的记忆,增强外地游客对抚松历史的认同感。

(3)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城乡文化均等化。加强“镇乡站村室”建设,完善功能,提升服务,加快“文化圈”的形成,满足城乡居民就近开展文化活动的需求。继续实施文化工程,鼓励各地开展文化广场活动。大力开展各类文化节、特色产业节、艺术节等,培育地域特色的群文活动品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创新管理方式,搞好题材创作,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每年创作一批贴近生活、体现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快乐群众、鼓舞士气、宣传抚松。

(4)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激发发展活力。立足抚松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和经济结构等基础,发展富有地域性、多样性、创造性的文化产业,并发挥我省文化优势,大力发展影视、动漫、民间工艺等文化产业。

我们要大力推进观念创新,加强对市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形成与城镇文明对接,体现分手特色的“气”和“神”,从而推动和促进我市城镇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和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城镇思考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