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陶渊明诗文中“飞鸟”意象

2013-06-10全秀

参花(上) 2013年11期
关键词:象征飞鸟诗文

摘要:陶渊明诗文中有大量的“飞鸟”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内涵,是诗人客观事物与审美意识相互渗透的结果,是其主观情感真实的表现。“飞鸟”意象就是诗人自我精神的形象写照,表现了陶渊明对自我精神的追求与坚守。

关键词:陶渊明;诗文;“飞鸟”意象;象征

【中图分类号】:I210.5【文献标识码】:A

在文学史上,鸟是常见的诗文意象,是文人表达内心感情与主观意识的载体。陶渊明生活在南山脚下,归园田居,与大自然相依相伴。“飞鸟”意象一直活跃在诗人的视野中,通过分析陶诗中飞鸟意象,充分地展现了他的人生追求以及思想的变迁过程。

一、以翱翔高飞之鸟表现陶渊明早期对政治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陶渊明生活在六朝,门第观念极强。当时社会可谓“真风告逝,大伪私兴”。此时陶渊明家族“种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陶徵士诔》)。虽然陶渊明的曾祖父是大司马,他的祖父与父亲也官至太守,但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家族已衰败。一方面深受门第观念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与追求;另一方面肩负重振陶氏家族的责任。陶渊明一生曾出仕归隐五次,可见陶渊明深受建功立业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诗人在诗歌中以鸟自比,表现了诗人早期心怀鸿鹄之志。《杂诗》其五中“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溢四海,骞翮思远翥”。用飞鸟表现出了自己早年的凌云壮志;《归鸟》中“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诗人自喻“归鸟”,流露出年少时的踌躇满志。“晨去于林”暗指陶年轻时远离凡尘归园田居;而“八表”“云岑”表现陶渊明勇于前进,追求功名;再者“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可见诗人自喻精卫,表现出对当时黑暗社会执着和坚定的挑战勇气。虽然诗人最后因不满社会现实归隐山林,但是他曾经的理想追求,豪迈气概是确实存在的,不可否定的。

二、用困倦樊笼之鸟传达陶渊明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憎恶

“飞鸟”的意象历来被文人视为自由的象征,陶渊明在诗中借这一意象企图挣脱束缚、批判现实。如诗句“幽兰生前庭,含蓄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诗人自喻“幽兰”——怀才不遇,“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表现了诗人对险恶的仕途以及残酷的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与反抗。《感士不遇赋》中“密网栽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诗中淋漓尽致地描写尔虞我诈、是非颠倒的黑暗社会,诗人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屡败屡战,先后出仕归隐五次,但最终绝望。尤其第三次出仕时,仕与归隐的思想矛盾最为强烈,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准谓形迹拘”。诗人目睹官场的混乱而无力转变,身心疲惫与无奈,看到云端自由悠闲的飞鸟,相比诗人自己被世俗功名所累,如困在樊笼,自愧不如。

三、以悠然自得之鸟自喻陶渊明归园田居后的闲适与怡然自得

陶渊明四十一岁毅然而然离开尘世放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居。陶渊明寻找到诗意般悠闲的生活,笔下的飞鸟是自由的化身。陶渊明在《归鸟》中写道:“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坛。晨风清兴,好音时交。赠缴奚施,已倦安劳。”描写晨出晚归的飞鸟停靠在树枝上,收拢双翅,不再飞出茂密的树林,这里安全,这里悠然,这里可以尽情欢乐,不必担心再受到伤害。诗人寄心归鸟,淡泊名利,追求真朴的心迹“翼翼归鸟”其实就是作者思想成熟的写照,他终于找到了生命与精神的依托之所——田园。

《饮酒》(其十五)中“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在灌木丛生的荒凉的住宅中,飞鸟不会因自然环境的恶劣而退却,乐观积极。诗人以鸟自喻,进入黑暗腐败的社会,诗人不妥协,不退缩,用心血和智慧经营,淡泊名利。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他一心想回归自然,他像一只倦飞的归鸟,想回到纯朴、静谧的大自然里,飞鸟就是诗人的艺术化身。陶渊明的诗歌中的归鸟正是对本我的追求,对精神家园的呼唤,陶渊明独善其身的高洁品质成为知识分子精神的一个象征,一直影响着中国知识分子回归自然之路,并为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奠定了一个永恒的典范。

综上所述,陶渊明借助飞鸟这一渗透个性特征、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展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心路历程及精神品格。通过飞鸟意象,我们可洞察诗人淡泊磊落的情怀节操和他对自由、和谐的人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王维摩.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2]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

[3]朱光潜.诗论·陶渊明.安徽教育出版杜,1997年

[4]陶潜渊明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全秀(1978年—),女,江西金溪人,碩士,江西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象征飞鸟诗文
飞鸟与少年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飞鸟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电视广告中象征的运用
古代游牧民族绘画对中国画的贡献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岛与飞鸟
飞鸟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