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路径分析
2013-06-10郑晓娜
郑晓娜,李 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a.机电工程学院;b.设计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如何在大学生中倡导与培养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价值观,倡导与培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观,倡导与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观,如何实现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是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构建情况,课题组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石油工业大学等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 200 份,回收问卷1 191 份,有效问卷1 182 份。对调查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7.0 对数据进行整理,具体结果如下:
(1)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认同每个国家与社会都有其自身的核心价值观,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也是比较了解的。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赞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认为爱国主义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和平统一充满了信心;赞成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并认识到在改革开放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的重要性;认同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主流价值观念。在实践中,多数学生愿意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愿意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愿意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践行者、培育着和弘扬者。
(2)调查结果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定的认同度和践行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但也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认为越来越多的人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马克思主义有被弱化的趋势;部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存在一定模糊和说不清的认识与理解;部分学生缺少信仰,出现了信仰真空与信仰多元化并存的趋势等现象。
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分析
1.加强网络载体的引导力度
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除了传统媒体外,还有网络等新兴媒体(见图1)。因此,在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等新兴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不断加强网络载体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力度。
(1)网络媒体的自身优势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可能性。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空间上的无限性、时间上的快捷性以及传播方式的多向性,使得它比传统媒体具有更大的优势。利用网络媒体将大大增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效性、有效性、生动性、灵活性;将大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
图1 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
(2)目前大学生已成为网络媒体的重要受众群体。截至2012年12 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5.64 亿,其中手机网民位列第一,互联网普及率已达42.1%。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当今大学生拥有手机率几乎已达100%。通过网络获得信息、传播信息、感受信息、比较信息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加强网络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引导力是十分必要的。
(3)应加强网络媒体自身建设,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由于网络媒体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及大学生已成为网络媒体的重要受众,所以要积极引导好、运用好网络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积极、正向的作用,这就需要强化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度,加强网络媒体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增加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度
当今中国,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流意识形态外,还存在各种非主流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一方面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大学生的思维,但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其中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就是“普世价值”的思想理论。这一理论宣传民主、自由、平等是普遍的伦理,是适应一切时代一切人的价值观。这种思潮在近几年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认为民主、自由、平等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见图2)
图2 大学生认为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词语
可见,民主、自由、平等已深入到大学生思想与内心深处。但在加强思想教育过程中,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普世价值”所宣传的民主、自由与平等属于资产阶级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所宣传的民主、自由与平等价值观存在本质区别。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导,引导学生认识到“普世价值”没有脱离意识形态性,世界上没有抽象的“普世自由”和“普世民主”,有的只是具体的自由和民主。因此,要时刻警惕“普世价值”思潮以及其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消极影响。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宗教信仰的引导力度
大学生信仰什么直接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信仰,还有部分同学没有信仰(见图3),大学生的信仰出现了信仰真空与信仰多元化并存的现象。虽然有明确宗教信仰的学生不多,但是也要看到大学生中已出现了“宗教升温”的现象。究其原因,宗教传播的社会氛围较前浓厚,传播的途径较前多样,传播的方式较前隐蔽,加之宗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宗教已经在有形与无形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应教会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超自然的宗教,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的信仰。这就需要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宗教的世界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世界,现实美好的世界需要大学生的努力奋斗,需要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以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所谓宗教中的神灵不会帮助人们解决自身遇到的现实困境,现实的生活要求人们具有不断改革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图3 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调查
4.加强大学生个人价值观的构建力度
从图2 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追求的是民主、和谐,在社会层面上追求的是自由、平等、公正,这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倡导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相符。对于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绝大多数学生都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都具有一定的爱国情感(见表1)。
但是从图2 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宽容与仁爱精神认识还不够深刻,或者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与友爱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与全面。究其原因,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关,多数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是与国家和社会等意识形态有关,没有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每个人的生活价值观息息相关。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个人生活价值观的构建力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形成理性的爱国行为;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引导他们形成诚信的意识和诚信行为;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对他人的友善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表1 大学生的爱国程度调查
三、结 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
[1]郑 洁.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责任及功能[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0(4):79-83.
[2]刘小丰.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55-59.
[3]朱志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调查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4):75-78.
[4]梅 萍.大学生人生信仰的调查与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1(5):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