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教融合主导下财经类高校研讨式教学模式研究——以会计专业为例

2013-06-10陈艳利殷翠微

关键词:科教研讨会计专业

陈艳利,殷翠微

(东北财经大学a.会计学院;b.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5)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以及我国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紧缺局面,我国的人才教育和培养机制必须做出新的转变。对于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科教融合主导下的高等教育要求高校必须更新会计专业教育理念,调整会计人才的培养战略。研讨式教学模式作为培养创新型会计人才的必由之路,适应了高校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相辅助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推动会计学科教育的科研性以及培养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高素质会计人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背景与研究意义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对于高校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促进高校教育中的科教融合也成为国家赋予高校新的历史使命。政府在人才培养的“科教兴国”战略中明确指出,我国的教育需要培养各类高、精、尖复合型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 号)中指出,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会计行业对会计人才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国财经类高校教学模式应向研讨式教学模式积极转变。但目前我国理论界对以科教融合为主导的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仍显不足。因此,对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进行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

在理论层面,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使得高校对以科教融合为主导的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以会计专业为例,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上的不足必将导致实践上缺乏方向性的指导。而对科教融合主导下财经类高校研讨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能够丰富我国财经类高校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资料,为科教融合主导下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指引方向。在实践层面,研讨式教学模式改变了我国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主的教育理念,学生成为了课堂参与的主体,教师则更多地发挥其科研导向作用。这种模式在会计专业的实践,一方面可以促进会计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并丰富办学特色,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优化了会计学科的人才培养结构,实现了与国际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接轨,促进了我国会计教育改革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对优秀会计人才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践描述与问题分析

1.我国高校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描述

研讨式教学模式最早在20 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并引起了广泛关注。20 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高校陆续开展了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从1997年开始,郭汉民教授先后在湖南师范大学和湘潭大学的历史课教学中进行探索,变讲授式为研讨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研讨学术的热情。2003年,清华大学将新生研讨课引入本科教育,随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也相继开设了研讨课,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我国综合研究型大学有了一定的推广。2008年,郑璇等学者认为,金融学科的实践性较强,且金融活动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而传统教学模式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效率效果却不容乐观,因此提出在财经类院校金融学科实施研讨式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2009年,南京审计学院率先开设了10 门新生研讨课,西南财经大学在2010 级新生中开设了11 门新生研讨课。2011年,四川大学也在其小班化教学中推出学术研究型、创新探索型、实践应用型三大课程体系。研讨式教学已经在各类高等教育实践中得到应用。但在财经类院校推广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尝试中,不仅面临着与综合型大学相同的一些共性问题,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独特的个性问题。

2.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研讨式教学实践的问题分析

目前,许多高校已开展了研讨式教学模式实践,并在培养会计人才科研能力上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在实践中仍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1)传统教学理念的桎梏。从目前情况看,财经类高校的会计专业虽然已进行了科教融合的研讨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实践,但是多数教师的授课方式及教学理念依然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上,老师在课堂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部分学生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对科研的探索精神。传统的授课模式和学习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参与到科研课题中,对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与市场需求接轨都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2)社会需求与培养方式的矛盾。从以科教融合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理念来看,传统的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创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设置缺乏导向性,偏重于强化专业主干课的理论知识,着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教学,而对于讨论课、实践课等涉及较少,对于财会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大有裨益的经济社会类知识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二,教学方法缺少创新。现有的教学方法基本采用教师板书或者PPT 演示形式,虽然也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以及案例教学,但是互动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手段尚未得到普及。第三,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以卷面成绩为主,仅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用人单位对财会人才的考察往往侧重于其独立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校园卷面式的考核方式制约了现代化复合型财会人才的培养。

(3)教学与科研“两层皮”现象。虽然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高校对于以科教融合作为会计人才培养主导理念的认识不足,还普遍存在着教学与科研“两层皮”现象,这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教师资源以及学生素质等方面。首先,目前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科研型课程设置较少,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不足;研讨式教学课时安排不足,导致学生对学科问题探讨不够深入;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不足,导致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水平与创造能力。其次,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整体师资力量不足,会计学科带头人和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更是缺乏。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教学重点,以及在研讨式教学中能对学生的科研水平起导向作用,这些都对加强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挑战。最后,科教融合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往往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专业课学习中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参与课题研究的主动性,对于创新式思维和批判式思维的培养更是有限。

(4)教学资源平台单一。财经类高校在研讨式教学模式实践中,往往只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交流,而忽视了师生课下交流的重要性。同时,由于本科教育的不断扩招,有限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师配备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学生的需求,从而导致授课模式单一,缺乏多样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助手和工具,给师生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平台,利用互联网打造师生互动平台不失为增进师生有效沟通的一种可行方法。但是目前高校对师生互动在财会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改革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网络平台的运用十分有限,对网络平台的建设投入不足。

三、框架构建与路径设计

1.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全方位、多维度地构建财经类高校以科教融合为主导的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应在强化科教融合理念的先导作用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教育理念对教学的限制,通过在研讨式教学中深入探讨会计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批判式思维,加强师生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借助教学资源平台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优化整合教学资源,进而实现科教融合主导下研讨式教学模式框架构建与路径实现的联动效应(如图1 所示)。

图1 科教融合主导下研讨式教学模式框架

2.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

高校会计专业科教融合主导下的研讨式教学模式是适应国家对创新型、高素质会计人才迫切需求而做出的必然选择,其最终目的是培育有知识、有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通过强化科教融合理念的先导作用,借助教学资源平台的科研支撑力量,发挥多元化教研方式的合力作用,促进师生良性互动,构建和完善以科教融合为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基本框架,对于指导高校会计教育改革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强化科教融合主导理念的先导作用。在推行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更新会计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能力内化为教学需要和教师发展需要,将人才培养的重心放在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首先,应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加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其次,不断提高教师对学生参与科研的重视程度。再次,把科研训练作为学生培养的一部分,通过对会计学科专业问题的课堂讨论,并组织学生开展以深化会计领域专业知识为目的的课题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最后,将科研内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让科教融合理念深入人心,不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科研探索精神。

(2)实现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良性互动关系。要实现高等教育对人才创新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形成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师生间互动与交流,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提升高校会计人才教育质量。第一,要建立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机制。加强对教师科研敏感性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实现理论教学与现实问题研究的融会贯通,从而顺利实现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科研能力的培养。第二,要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研究的意识。会计专业的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独立思考并解决相关问题,努力寻找知识的创新点与科研价值,提高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学生作为课堂参与的主体,要不断充实自身知识储备,走出书本教育固有的思维模式,开发批判式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第三,应建立师生良性互动关系。在研讨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参与主体,教师则是学科问题的引导者。教师和学生要加强课堂内外的学术交流,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也为教师的科研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

(3)切实发挥多元化教研方式的合力。研讨式教学模式应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科研为导向、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理念。会计专业教育需要与市场经济高度接轨,这就决定了会计教育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必须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形成“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团队合作式教学”等多种互动教学手段。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重点研讨、网络支撑、课题研究、内部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性质采取最佳方式,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转换,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教学方法,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多元化教研方式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以及人才考核方式的调整和完善。首先,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符合研讨式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机制,适当增加学生研讨的课程设置和课时,提高学生对课题研讨的参与度。同时应设置专业研究室和科研中心,完善会计学科的研究体系,为科教融合提供组织保障。其次,注重会计教材选取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囊括会计学科前沿的教材,有助于学生对会计前沿问题的把握,了解会计学科最新科研信息,促进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最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打分和期末考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研讨式教学模式下应设置学生互评机制,将科研成绩纳入学生成绩考核中。

(4)适时打造科教融合的教学资源平台。网络平台系统的建立为科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将促进研讨式教学模式下师生互动的加强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顺利实施。

第一,它可以搭建涵盖各门课程的网络互动平台。在科技融合主导下,将科研问题固化在网络教学互动平台中,能够使师生及时获取更多的会计科研成果,能为教师提供更有力的教学助手和工具,给师生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并及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科研思路与实践机会。

第二,能够改进学生成绩与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对会计人才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构建学生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具体表现在:在研讨式教学讨论结束后,师生可以分别对教学中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分;可以将学生的科研成果在网络资源平台上进行展示,并对参与科研的学生和辅导教师进行奖励和综合评价;通过网络平台系统,专设学生成绩综合管理模块,可以对学生成绩与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将学生互评纳入该考核方式中,以提高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个人科研及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

第三,可以完善对课程教学的有效监控。借助以网络为依托的教学资源平台,可以实现教师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程度的有效监控。学生通过网络互动平台,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题与科研中来,辅助教师完成科研任务,同时其活动轨迹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得以反映,使教师能够实时地掌握学生的研究动向,对学生研讨进度进行有效监控和适度指导。

[1]郭汉民.探索研讨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9(4):108-111.

[2]马启民.“Seminar”教学研究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育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2):20-23.

[3]马龙海,蓝宝江.科教融合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J].中国高校科技,2012(3):42-44.

[4]沈文捷,朱 强.Seminar 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7-8):43-47.

[5]高新发.改革大学模式培养大批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6):45-47.

[6]吕浩雪,李联明,陈 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8(1):80-82.

[7]刘 伟.研讨式教学模式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8(10):65-67.

猜你喜欢

科教研讨会计专业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之窗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科教之窗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科教之窗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