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发展平台
2013-06-08张晓霞
张晓霞
摘 要: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是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素质、完善学生人格的新平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社会和学校需要更好地支持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良好发展,为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固的平台,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公益性服务活动,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新发展。
关键词:高校;公益性社团;发展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329-02
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发展,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服务社会和他人的平台,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从希望工程到青年志愿者,从扶贫支教到社区建设,从赛会服务到抢险救灾,大学生始终是中国公益事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他们在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
一、我国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产生
中国志愿精神和志愿活动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于社会主义国家对于世界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主义义务,中国曾经对亚洲、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大量的国际援助,内容包括军事、经济等。伴随着这些援助活动,中国政府曾经派遣了大量的志愿人员到国外参与相应的项目。
改革开放以后,最早的志愿者来自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当时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向中国派遣了包括地理、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等领域的志愿者来中国工作。后来国外的其他组织也陆续派遣志愿者到中国来。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推动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建设,90年代开始发起“中国志愿者行动”。1993年12月,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提出了“青年志愿者”的称号,作为共青团中央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1994年12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志愿组织。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可以利用共青团中央和各级共青团的地方组织开展活动,具有非常大的组织力量,可以动员全国的青年参加志愿活动。
随后,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志愿服务型学生社团也逐步建立起来。大学生作为志愿者主体的一部分,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参加公益活动也是广大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方式,在奉献中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丰富[1]。由于大学生热情高涨,社会和学校给予大力支持,全国各地的志愿服务型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又吸引了更多大学生参与进来[2]。这样,我国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逐渐向规模化,组织化发展。
二、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现状及问题
由于社会对公益事业积极的倡导与宣传和互联网正面舆论的推动,越来越多的群众肯定和支持公益活动的开展,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前沿群体的大学生更是怀着满腔热血,广泛地投身于公益性活动。2008年堪称志愿者年,全体中国人见证了数百万志愿者前赴后继奔赴灾区参与重建家园的工作,也见证了数十万大学生奥运志愿者用微笑和行动为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他们活跃在公益服务的各条战线,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2010年,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数量达到3 124万人,目前,全国各地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层出不穷,推陈出新,志愿者服务的价值及内涵得到一定的展示和体现。但是,在高校公益性社团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对高校学生社团公益化缺乏正确认识
目前社会对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认识不足。一些服务单位认为大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纯粹是走形式、是完成任务,把大学生当成免费劳动力,或者怕麻烦而不积极给予支持,从而使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缺乏服务信息资源,难以确定合适的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难以实实在在地开展各项公益性活动。
有些高校对学生公益性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开展社会公益活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物质和资金,从而不提倡大学生多开展此类活动,对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建设缺乏长远考虑和系统规划。
(二)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服务水平不高
第一,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成员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成员数量上,以及成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情况与社会对志愿服务需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在志愿者招募过程中,志愿组织一般会遇到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一种是新的志愿人员管理者普遍担心招募不到足够的志愿者,另外一种是非常难以捉摸也非常普遍的问题,就是难以招募到合适的志愿者,经常的情况是,应聘者往往不符合项目需要或组织目标。所以,一个招募活动是否成功要看是否招募到一定数量合适的志愿者。由此可见,学生公益性社团志愿者的数量和质量也直接影响着社团的服务水平。
第二,高校学生公益性活动内容和形式趋同化。目前,高校学生公益性型社团的活动形式大多集中在帮扶、支教、宣讲以及志愿活动等,较为单一,重复封闭,创新乏力,这样导致公益性活动服务面窄,社会影响小。如何形成学生公益活动的创新机制和打造新的公益品牌,显得尤为重要。各地高校可以联合开展大学生公益创新发展大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倡大学生把公益活动做实,做新,做远。但是光创新是不行的,创新本身要可持续。可持续是时间上的,不能创新三天就一命呜呼,创新了的公益项目要能活下去。可复制就是在空间可推广,别人要能学习你的项目。同时满足这两个指标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创新。
第三,学生公益性社团成员流动性大,流失率较高,组织发展不稳定,缺乏管理制度,一些好的理念、管理模式和行为规范不能固定和传承下来,很多好的项目都会随着社团人员变化而中断,活动层次难以提高。
(三)缺乏学生公益性社团骨干培养机制
公益社会性活动涉及面广、牵涉人群多,需要负责人有较强的组织、领导、协调能力,学生公益性社团骨干的领导能力对高校的社团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但是,大多数学生公益性社团缺乏系统的骨干培养机制,又缺乏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只能通过经验传授的方式培养社团骨干,使得社团骨干的能力和现实要求有一定差异,导致有些公益性活动质量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大。
三、构建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发展平台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积极倡导学生公益性社团发展
提高社会与高校对公益性社团的认识,营造有利于公益性活动开展的氛围。
第一,社会对大学生的公益活动给予肯定和支持,并倡导各服务单位与大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合作机制,有效开展各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公益活动。
第二,高校要充分认识公益性社团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社会视野,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公益性社团创造良好的校园发展环境,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体系[3],指导扶持优秀大学生公益性社团开展社会公益项目。通过开展各项公益性活动,给予大学生公益性社团项目实践技能、组织管理上的指导和一定的资金扶持,帮助大学生提升能力,成为有责任的行动者和公益文化的倡导者。
(二)加强管理,提高公益性社团的服务水平
第一,加强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成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可以对社团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的方式很多,一般包括讲座、阅读、研讨、实地考察、观看录像、专题讨论、案例、角色扮演、示范等等。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社会工作、心理学、社会保障、社会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使之达到公益性服务的要求,以此更好地为社会和他人服务。
第二,加强建设服务渠道,不断拓展服务内容。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应巧妙地借助新媒体资源,在微博、微信、飞信,人人网等网络信息平台上传达服务信息,开放性地拓展社会志愿行动,使得公益性活动内容呈现多样化。比如,腾讯微活动就是一个很好做展示的应用,可以利用腾讯的应用开展微博公益性活动,先在线上发起活动,然后再在线下组织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志愿者之间的黏稠性,达到引流宣传的作用。
第三,在开展公益活动中,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比如逐步实行服务登记制度、培训制度和内部协调机制等,加强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以及内部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以规范高校学生社团公益活动的操作,有利于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可持续发展[4]。这方面我们应借鉴社会实践制度较为完备国家的经验,如美国的社会实践制度提出处理各种可能出现问题的策略和手段,这样减少了盲目性,保证了实践效果[5]。
(三)培养骨干,推动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可持续发展
第一,依托专业力量制定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骨干人才培养科学化、专业化课程,与实践锻炼、志愿服务的内容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学生走出校园,指导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向专业化、项目化、社会化、常态化方向发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实现贡献社会的自身价值。
第二,构建市、高校及院系三级培训的工作格局,分工负责,分层实施。各高校院级团学组织可以每年对本校主要社团骨干进行不少于20人次的轮训,校级团学组织可以每年对本校主要社团骨干进行不少于100人次的轮训,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社团骨干人才参加市级社团工作深化培训,培训方式可采取集中面授、素质拓展、实地观摩、交流经验等多种形式。
四、结语
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是志愿者服务精神和社团文化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它有效地把学生、社团和社会相互结合起来,为学生的自我提升和价值实现提供了途径,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做了有益补充,为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提供了有效模式[5]。因此,社会和学校需要更好地支持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良好发展,为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固的平台,鼓励更多大学生投身于公益性服务活动,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方琴,孔璇,袁玥,陈圆.公益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J].青年与社会,2012,(4).
[2]邓迎迎,刘江宁.公益性学生社团的发展路径探析[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1).
[3]卢榕炜.浅析高校公益性社团发展的困境和解决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4]王俊秋,夏锋.关于发展高校公益社团的调查报告——以德州学院为例[J].德州学院学报,2011,(3).
[5]潘翠兰.对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责任编辑:田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