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社会之善的方法试析

2013-06-08吴铮

学理论·中 2013年4期
关键词:量化数学建模不确定性

吴铮

摘 要:善是文明与存在永恒追求主体,善不仅仅是个人,也是社会的。一代代哲学家科学家对其孜孜以求,从古希腊的数学思想,到古代中国周易中的数数理论,充斥着先哲对“善”的探索。但其不成体系的预测与一厢情愿的解读,都不能从根本上把握对世界自然的认识,他们追寻的方式不妥,却给我们带来弥足珍贵的启发。伴随现代科学的发展,数量方法对社会科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借助数学工具可以寻找社会的善。

关键词:量化;数学建模;善;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45-02

什么是善?善就是好的,对我们有利的事物、方式或者选择。善具有明显的主体性,善与社会,关注的是社会的善,是对社会好的,在谋求社会发展与进化中对社会好的有利的事物、方式或者选择。那么什么是社会?社会是人和人赖以生存共同发展的集合形式。

人类的发展不是个人的发展,人类个体不能不依靠他人而独立存在,人类只能以社会作为人类集合体的存在方式发展前进。社会是人的集合,也包括人的全部社会关系以及法律、政治等等上层建筑。社会是人赖以生存的他性依赖,人需要其他人提供的生产产品,人需要和其他人的精神关怀和沟通,人需要他人的帮助协作。人类的生存不能离开社会这一组织形式,社会是人类生存、进化、繁衍的存在形式。看待社会的善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社会内部的善;另一个是社会整体的善。社会内部用量化的方法处理社会内部发展变化问题,社会整体的量化方法,处理社会整体的发展变化问题。不管是处理社会内部的发展变化问题还是处理社会整体的发展变化问题,都需要依赖数学量化的方法。社会的量化是社会对善追求的必然选择,但也要注意,社会追求善的过程是曲折的螺旋的不断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古代社会用简单的量化追求善

1.古希腊用简单的量化追求善

最早开化的四大古代文明中,都拥有着比较成熟的社会,他们的社会拥有分工和阶级。哲学家们对世界本原和人类生存探求的过程也是对社会善的不断追求过程。对善的追求过程表现在,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如何使人类存在能够循序、稳定、发展、持续下去。

古希腊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西方文明对于善的思考和追求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现代社会的量化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对数学的重视,在古希腊时代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开始用简单的数学的量化方法来追求社会的善,表现在:“他们注意世界上形式和关系的事实,他们发现量度、秩序、比例和始终一直的循环,可以用数表示。他们论断,没有数就不会有这样的关系和一致性就没有秩序和规律……物质世界也有数的性质,以单元为基础。点是一元,线是二元,面是三元,立体是四元。土是立方体,火是四面体,气是八面体,水是十二面体,如此等等。这就是说,物体的线与面被认为是有独立存在的实体,因为没有线与面就不会有物体,而没有物体,却可以设想有线和面。这些空间的形式是物体的原因,因为这些形式可以用数来表示,数就是终极的原因。对非物质的事物可以做同样的推论:爱情、友谊、正义、德性、健康等等是建立在数之上的。”[1]

2.古代中国用简单的量化追求善

在东方,古代中国发展出辉煌灿烂的独特文化,同样是构建在对社会生存、发展不断探索的基础上,也就是对社会善的不断追求。古代中国人在对善的追求过程中,就已经开始使用简单的数学模型的量化方法。《易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在将近三千年的古代史中,几乎一直居于“六经”或“十三经”之首的地位。虽然它的本质是一本卜筮用书,但从这部书中演化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古代中国社会对善追求的指导核心,它的具体方法是通过在《周易》与现实社会生活之间建立量化模型。

《周易》由六十四卦构成,分成两部分,从第一卦到第三十卦成为上经,从第三十一卦到第六十四卦称为下经。因周易是由八卦推演出来的,八卦称为经卦,六十四卦称为别卦[2]。《周易》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卦”,卦是由爻组成,爻分阳爻和阴爻。八卦中的每一卦都是由三个爻以不同的种类和顺序互相组合而成,刚好八卦。六十四卦中,每卦都有六个爻组成,这是由每个八卦具有的三个爻为一个单位,两两组合而成,刚好六十四卦。八卦指:乾、坤、震、艮、坎、离、兑、巽。分别对应天、地、雷、山、水、火、泽、风。八卦因其内部阴爻、阳爻的量和位置的不同而不同。这是古人对于事物是由阴阳组成观点的体现,一个事物保持其不变的质是由事物内部所具有的阴、阳的量和量所处的时序的不同决定的。六十四卦也是同理,每卦对应一个具体的世界、事物或者人的发展状态。六十四种状态几乎涵盖了古代社会生活和人与自然交往的各种事物或状态。再由一套具体的我们现代称之为“算法”的量化规则相辅,在每次卜筮之时得到一种事物或状态,即卦的对应以此进行占卜。用马克思的观点来看,虽然卜筮属于迷信,古代人的做法也不尽科学,但是这种量化建模的做法却内涵深刻的哲学和科学知识。首先他必须是认识到并肯定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着联系,普遍联系意味着,事物之间的普遍的同一性和相对性,意味着事物之间普遍的矛盾和事物内部的普遍矛盾,矛盾和矛盾之间互相斗争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之间斗争发展,相互斗争影响曲折螺旋的前进。用世界具有普遍联系性质的潜在意识,把自然与人发生物质关系推演的状态概括为六十四种,并用数学方法建立六十四种状态的相互联系,并能在联系之中找到与现实的对应状态。

《周易》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建立的量化关系指导古代中国社会对战争抉择、农业的生产、祖先的缅怀、自我精神慰藉,处处体现着对社会善的追求指导;但古人低估了世界的复杂性、深刻性,也不具备能够量化世界的数学能力。古人最初概括自然与人发生各种关系的状态并不是现今所看到的六十四卦,现今的六十四卦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的经常发生的大概率事件,而并非是运用精确地量化方法推演出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周易》卜筮方法在古代社会生活中与现实的巧合概率较大,但并不是客观世界发展的真实反映,导致古人的盲目迷信。

二、现代社会通过量化方法追求善

现代社会建构在发达的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社会的发展依赖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依赖科学定量的发展。恩格斯说过还没有用数学量化的科学是不成熟的科学。自然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人为地将其割裂为便于我们认识、研究、掌握的各门学科,在各门学科中,我们首先认识事物的各方面性质,也就是定性的研究,大多学科在这一阶段还都属于哲学的范畴尚未分化,还处于摸索阶段。当人类的认识逐渐积累,对事物性质有较为全面的把握时候,就开始对其进行定量的、精确地研究。当然,定量研究的同时也伴随着对事物新性质的认识。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的原子测不准原理:“任何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可能同时准确测量,要准确测量一个,另一个就完全测不准。”[3]可以被看作一个由定量研究得到的一个定性理论。可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是相互促进发展的,而一门基础科学的成熟是以是否量化为标准的。量化是每一门成熟科学应该做的,也是对每一门科学的善。

量化是现代社会达到具体的善的方式,是具体的善的集合,通过量化得到具体的善,或者说具体的善包含在量化关系之中,而具体的善对于社会方方面面也有各种不同的表现,量化是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精确、最可靠的方法。贯穿于社会具体的善的方方面面表现之中。

自然科学内部因为贯穿各个学科之间量化关系的共同性,世界本身普遍联系性,虽然被割裂为具体的学科,尤其近来交叉学科的兴起,在本不明晰的学科界限上从其实用价值上大概可以分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

现代社会的量化,就是数学建模,比如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也有复杂的多元高次方程组。微积分本身就是为了量化不断变化的物理量而创造出来的,在牛顿的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称其为“流数术”。“杜威说到数学:‘我们借助于符号,或者是姿态,或者是文字——注意,语言和文字,都是符号‘……或者更精巧的构造——我们借助于符号,好处就是可以想象动作,‘可以不动作而动作。这是概念的唯一的用途:‘借助符号进行实验。所以,‘专门符号的发明,标志着思维有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就是从常识的层次发展到科学的层次,从现实的层次进入到可能的层次。这是杜威对数学符号的最重要的一种洞见,根据这一洞见,数学让我们把实践的过程变成符号运算的过程。”[4]现代社会所运用的是维度衡量所承载我们存在的物质广延;一维是线,二维是面,三维是体,四维是时间。恩格斯认为“空间是指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间隔性、顺序性。”[5]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广延,时间是事物发展的广延;时空本身就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连续的过程,因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我们用数建立起点、线、面、体、时间之间的关系,甚至是不同次元的多重维度,就把我们所存在的广延量化了,世界普遍联系,物与物之间相互影响跨越空间,跨越时间,相互交织、作用、交换、演变。单纯的经验观察犹如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将世界量化之后犹如结了一张开放性的大网,虽然仍不能窥其全貌,但将已知事物的联系脉络梳理清晰。配以系统数学工具,既能做到对世界的精密把握,找寻社会之“善”所在的普遍联系网络之中的节点。

参考文献:

[1]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7-18.

[2]朱伯■.易学基础教程[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13.

[3]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45.

[4]汪丁丁.数学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2004,(5).

[5]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74.

(责任编辑:许广东)

猜你喜欢

量化数学建模不确定性
中国银行业的未来:不确定性与希望并存
危化企业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的对策措施研究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树立建模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最小二乘法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桩板式挡墙施工风险评估
广义直觉模糊软集的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