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3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06-07郑先波肖四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0期
关键词:源性臭氧椎间盘

郑先波肖四旺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5;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7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30例临床疗效观察

郑先波1肖四旺2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5;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7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的同时给予中药消炎贴敷散经肾俞穴离子导入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消炎贴敷散经肾俞穴离子导入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对照组给予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炎贴敷散经肾俞穴离子导入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组合方法安全有效。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中西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主要是椎间盘结构功能紊乱释放致炎因子刺激椎间盘疼痛感受器引起的腰痛,临床报道患病率11.8%~40%[1]。随着人们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不断认识,产生了很多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牵引、推拿、针灸、局部物理治疗,中药内服外用等;微创手术治疗:激光汽化、射频消融髓核消融术、臭氧注射等;开放手术治疗: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内固定等。目前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认为是精标准,但开放手术并发症多、费用高昂、患者难以接受,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可操作性强、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不破坏脊柱稳定性等优点,我科采用微创治疗结合中医药特色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病人,经行椎间盘造影确诊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6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患病节段和病程上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对比

1.2 病例纳入标准采用目前较公认的标准[2]拟定如下:①腰痛反复发作、不伴下肢放射痛和间歇性跛行、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且经正规非手术治疗后无明显缓解;②X线检查排除腰椎峡部裂、腰椎滑脱和腰椎不稳定;③CT影像排除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和其他异常;MRI影像显示L4/5和(或)L5/S1髓核T2加权低信号或正常信号;⑤椎间造影时诱发与以往相同的下腰部剧烈疼痛。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患者采用俯卧位,腰部垫枕,C臂下确定病变节段,L4/5节段选取棘突旁开8~10cm,平行于L4/5椎间隙为穿刺点,与躯干矢状面成45°~60°角进针,L5/S1穿刺点为棘突旁开6~8cm,接近L4/5椎间隙水平,针身向头侧倾斜20°~25°左右进行穿刺,用19~21G穿刺针,C臂透视下直到椎间盘的中后1/3处,在椎间盘内注入浓度为50μg/ml臭氧气体5~15m l,退针至神径根旁,注入臭氧浓度为40μg/ml臭氧气体10~25m l。穿刺点处无菌敷料固定,术后卧床8小时,术后第一天行消炎贴敷散 (我院药剂科提供)中药离子导入:淫羊藿10g,生川乌15g,生草乌15g,细辛10g,当归10g,透骨草20g,白芍20g,络石藤20g,血竭9g,红花10g,花椒15g,土鳖虫10g,乳香10g,没药10g制成粉末状,加适量醋及采用凡士林调制成稀糊状,采用纱布制成药包,分别放置L2棘突两侧旁开1.5寸肾俞穴处,药包上置中药离子导入电极片,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1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2 对照组 采用单纯椎间盘及神经根旁臭氧注射,术后卧床8小时,腰围固定下起床活动。

1.4 疗效标准 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范围0~10分,0分表示不疼痛,10分表示最剧烈疼痛,观察数据变化。两组采取的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3]。痊愈:腰痛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无活动后加重现象,仅偶感不适;有效:疼痛时轻时重,功能活动稍有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 ±s表示,疼痛与功能评分采用统计学配对t检验,两组患者综合疗效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无神经、血管损伤、无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治疗后2周、4周、1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 治疗后1年治疗组30 6.7±1.5 4.3±1.6*3.3±0.5*2.1±0.6*对照组30 6.8±1.6 3.0±1.0 2.2±0.3 1.4±0.2

表3 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

3 讨论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临床上常见,属中医 “腰痛”的范畴,其临床上多见,但其发病机制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无菌性炎性反应刺激所致,其首选的治疗方法为非手术治疗,如牵引,局部理疗,穴位注射等,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再选择微创介入及开放手术减压融合治疗。

传统医学认为腰为肾之腑,肾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L2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其功能为补肾气、强腰膝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原因为其纤维环后外侧主要由窦椎神经分布,由疼痛递质刺激窦椎神经致腰部疼痛,其L1、L2脊神经节通过椎旁的交感干经灰交通支可支配L5-S1的窦椎神经,临床报道[4]中有对下腰痛病人进行封闭L2神经根后,腰背部疼感痛减轻或消失,L2神经根对传导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起主要作用,选择肾俞穴为中药离子透入点,以循经作用对L2神经起到抑制疼痛递质传递的作用;选用生川乌,生草乌,细辛袪风除湿,散寒止痛;当归,白芍,红花养血活血止痛;透骨草,络石藤,通经活络止痛;花椒,淫羊蒮,温经除湿止痛;乳香,没药,血竭,土鳖虫破血逐瘀止痛。现代药理学证明生川乌,生草乌所含的乌头碱,其作用为镇痛、局麻,扩血管,抗炎作用;细辛含挥发油可抗炎、提高机体代谢、镇痛和局部麻醉;当归能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芍药甙具有镇痛、调节免疫系统;红花所含的红花苷、红花醌苷等,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炎、镇痛等作用;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可增加皮肤的通透性,增加电趋向性和电泳作用,使中药中粒子充分水活化,有效成分能通过透皮转运,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并结合中医经络理论,通过对肾俞穴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使组织水肿吸收、消除致痛的炎性介质,促进组织细胞代谢机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松解粘连,疏通经络、抗炎镇痛、调节和改善局部循环的作用。

医用臭氧为一种强氧化剂,其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作用机制主要有[5]:①免疫调节作用,激活机体中的抗损伤系统,释放脑啡呔而引起镇痛作用[6],②抗炎作用,可拮抗致炎因子的释放,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流;③穿刺可造成椎间盘容积的微小变化,引起椎间盘内压力显著降低,减少因椎间盘内压过高所释放炎性物质的刺激;④镇痛作用,可灭活椎间盘释放的疼痛递质,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窦椎神经因化学性刺激所致疼痛;⑤强氧化,能迅速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同时髓核细胞膜和细胞内结构破坏,造成细胞变性坏死,椎间盘容量的减少,间接的使椎间盘萎缩,减少压迫及椎间盘内压力,减轻了直接压迫及内压力过高致炎物的溢出。

本方法采用中医药特色疗法,结合微创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较单纯采用臭氧治疗经临床观察其疼痛缓解时间要快,作用时间长,术后1年随访的症状复发概率小,中药外用较内服安全有效,作用部位直接,费用低、创伤小、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临床观察确切有效,可作为开放手术前的一种替代疗法,是目前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有效组合治疗方法,但其缺乏较长期的临床随访,需进一步观察长期疗效,中药的复方组合作用机理尚不明确,需进一步分析其药理作用机制,其治疗组中外用中药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1]梁新军,夏侃,夏仁云等.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2):110—112.

[2]赵小丹,刘浩.椎间盘造影在下腰痛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J].四川医学,2006,27(1):6—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0.

[4]孙敬宇等.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机制及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l0(9):813-814.

[5]张文详,倪家骧.臭氧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13:46-48.

[6]杨天才,赵合琴,薛向生等.臭氧医学 (二) [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6(9):1006-1009.

R681.5+5

A

1007-8517(2013)20-0050-02

2013.09.16)

猜你喜欢

源性臭氧椎间盘
近地层臭氧剂量减半 可使小麦增产两成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双面臭氧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臭氧分子如是说
椒莲酊剂治疗男子雄性激素源性秃发50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