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锁定板和三叶草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84例疗效分析
2013-06-07谢传辉
谢传辉
江西省兴国县中医院骨伤科,江西 兴国 342400
肱骨近端锁定板和三叶草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84例疗效分析
谢传辉
江西省兴国县中医院骨伤科,江西 兴国 342400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板与三叶草型钢板两种技术对患有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老年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三叶草型钢板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板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板技术对患有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肱骨近端锁定板;三叶草型钢板;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老年患者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占65岁以上骨折患者总人数的10%以上[1]。其中三部分骨折是肱骨近端骨折中碎裂程度较严重的一种类型,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板与三叶草型钢板两种技术对患有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84例老年患者展开了分组治疗,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4例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56~82岁,平均(66.9±1.3)岁;骨折发病时间在1~18小时之间,平均(3.9±0.6)小时;观察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58~81岁,平均(66.7±1.4)岁;骨折发病时间在1~18小时之间,平均为(3.8±0.7)小时。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临床资料等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三叶草型钢板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板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病情治疗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等。
1.3 疗效评价[2]临床治愈:症状彻底消失,肱骨功能恢复正常,从事正常劳动不会出现任何不适感;有效:症状明显好转,肱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在从事重体力或长时间劳动的情况下会出现一定的不适感或疼痛感;无效:症状没有任何好转,肱骨功能仍然存在明显异常,无法从事正常劳动。
1.4 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患者年龄、病程、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计量资料均采取均数±标准差形式 (±s)进行表示,在比较分析中,针对治疗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的比较采取χ2检验,针对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的比较则采取t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病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三叶草型钢板技术进行治疗后,总有效者30例,有效率为71.5%;观察组患者经肱骨近端锁定板技术进行治疗后,总有效者38例,有效率为9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病情治疗效果比较 [n/(%)]
2.2 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9.85±2.04)d,经(98.94±14.39)d治疗后骨折达到愈合状态;观察组患者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3.16±3.28)d,经(75.78±10.26)d治疗后骨折达到愈合状态。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院治疗总时间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并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比较 (d)
3 讨论
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板骨折技术对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主要具有以下几大优点:①无需进行塑形处理,可以拿来即用,非常方便;②可以使肩峰撞击风险减少,与三叶草型钢板相比,该材料近端的体积减小,可以避免肩峰撞击的风险;③成角非常稳定,避免了由于螺钉松动等原因导致骨折固定失败;④使肱骨头的血供在最大程度上得以保留,由于锁定螺钉与钢板的结合非常紧密,形成内固定支架作用,钢板与骨质的贴合不是十分紧密,避免对骨质血循造成破坏,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环境;⑤对肩袖损伤具有辅助修复作用。
[1]彭新跃.肱骨近段锁定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分析 [J].医药前沿,2012,02(04):197-197.
[2]贺凤楼,陈皆宏.肱骨近端锁定板加张力带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22例[J].江苏医药,2012,38(17):2082-2084.
R658.3
A
1007-8517(2013)18-0089-01
201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