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伐他汀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2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06-07王小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8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稳定型阿司匹林

王小霞

江苏省泰兴市中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辛伐他汀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2例临床疗效观察

王小霞

江苏省泰兴市中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我院收治的1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抗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27例、显效率为51.9%;有效14例,有效率为26.9%;无效11例,无效率为21.2%。观察照组患者显效40例,显效率为76.9%;有效10例,有效率为19.2%;无效2例,无效率为3.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不稳定型心绞痛;辛伐他汀;阿司匹林;临床疗效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容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此类患者的病死率增加,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本文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治疗效果,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2007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上述患者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1],同时排除对辛伐他汀或阿司匹林有过敏及禁忌患者、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中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62.3±5.7)岁;对照组中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1.8±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抗心绞痛常规治疗,给予硝酸酯类药物硝酸异山梨酯等、钙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等、β受体阻断药等。对照组采用上述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其中辛伐他汀口服,服用剂量为20mg,每天给药1次,阿司匹林口服,每次服用剂量为75mg,每天给药1次。两组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每次疼痛持续时间等,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治疗过程中心电图 ST段等改变情况。

1.3 疗效评定[2]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根据心绞痛改善情况和心电图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评定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级别。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患者显效27例、显效率为51.9%;有效14例,有效率为26.9%;无效11例,无效率为21.2%。观察照组患者显效40例、显效率为76.9%;有效10例,有效率为19.2%;无效2例,无效率为3.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 讨论

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粥样斑块破裂引起血小板被激活,导致血小板释放二磷酸腺苷等活性物质,引起血小板粘附聚集,促使血栓形成;或者冠脉血管内皮受损后后,导致血管发生痉挛,从而导致冠脉血管暂时性的狭窄,导致冠脉供血不足,使心肌细胞发生暂时性的缺血缺氧,引发心前区疼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处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病情在某些情况下容易发展为心肌梗死,导致患者的病死率增加,严重影响到患者生命安全。心绞痛的治疗,常常给予传统性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等。此类药都可以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提高侧枝循环供血,在用药治疗过程中能够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但是,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研究中发现,高血压及高血脂等因素作用下,容易导致冠脉内皮损伤,从而引起血管内皮发生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脱落,促使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进展,发展为心肌梗死[2]。

辛伐他汀是他汀类调脂药物,除了能够调整患者血脂水平外,同时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避免斑块破裂脱落等。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栓素A2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抑制血栓形成[3]。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辛伐他汀合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1]黄树温,李克清,王磊,等.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24(4):321-322.

[2]徐利.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7):135-136.

[3]李建芳.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作用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9):19-20.

R543.3

A

1007-8517(2013)18-0066-01

2013.08.14)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稳定型阿司匹林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及机制分析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调脂治疗未达标患者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