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益知识管理之产品研发技术知识特性——“三精方略”之二

2013-06-07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隋国发

航天工业管理 2013年5期
关键词:精益流程方法

◎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 隋国发

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经济飞速发展,知识爆炸式增长,如何管好、用好知识,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实施“三精方略”,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开展“基于知识管理的系统精益研发”的构想。(详见作者于《航天工业管理》2013年第4期刊登的《精益知识管理方略——“三精方略”之一》一文)

同时,为了更好地实施“三精方略”,开展基于知识管理的系统精益研发,还要充分认识知识及知识管理的九大特性: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系统性、精益性、独特性、人因性、实践性和艰巨性。

1.重要性

由于知识管理与企业的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和现代化建设有着直接关系,做不好势必影响经营发展。可以肯定地讲,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及其管理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

基础——设计、工艺、质量评价等技术知识方法的稳定是质量的基础,稳定、高效、经济的标准化技术方法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品质的基础与前提。技术是管理的支撑,稳定的技术方法才能决定稳定的作业时间或工时,而工时是企业成本核算、科研计划等管理的依据。稳定的过程方法是保证作业结果的有效手段,现代企业已经逐渐从目标管理向过程管理或目标×过程管理转化。只有过程方法的标准化、知识化和结果质量的稳定,才能按计划完成任务。所以,也可以说,知识管理既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经营的基础。

增值——知识只有通过使用才能体现价值和力量,而不同的承载方式决定了知识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知识管理的过程就是知识再造,使技术知识流程化、标准化、显性化,从而更好地发挥技术的作用,更好地体现知识的力量。

育人——对显性化的知识进一步完善、优化后,建立健全企业员工技能知识模型体系及培训体系、师资体系,统筹推进员工培训,促进知识与员工的快速结合及高度融合,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创造力。

“两化”——标准化与知识化融合既是手段也是目标,是企业发展的终点,也是起点。标准化、参数化、过程参数控制、节点控制,既是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数字化、信息化的基础。没有“两化”,信息化只能做到对过程的监视,做不到测控,更做不到通过数据分析的智能调整。

2.紧迫性

紧迫性体现了当前的发展形势对知识管理的迫切需求。

发展——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不进则退。知识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研发效率和效益,推动企业快速研发、快速育人,进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快速发展。

爆炸——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创造加速推进,知识量越来越大,而知识价值的密度却越来越低,如何管理知识、挖掘知识价值,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体现知识的力量,迫在眉睫。

人贵——目前,企业用人的现实环境使人才的使用成本不断升高。只有做好知识管理,发挥知识的作用,降低对人才的要求和使用成本,才能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人流——做好知识管理是解决人才流动的重要方法,即“人可以走,知识留下”。

3.复杂性

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知识无处不在,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

面宽——做任何工作、事情都有方法、知识,知识管理工作也同样无处不在。

层多——从顶层的流程到底层的方法,从设计到工艺,从试验到验收,从专业到员工,各个专业技术知识与型号产品、员工技能等都是纵横交错、交叉融合、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

人杂——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经营管理,企业都需要不同专业与层次的人才来完成,不同员工的素质、能力、特点各不相同,如何让知识与人高度结合、快速结合并发挥创造力,如何评价员工对岗位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水平。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专业——知识管理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既要对技术研究深入理解,还要懂得管理知识和精益思想。

4.系统性

系统性就是要改变知识的零散、孤立、无序状态,使知识体系完整、有序。

整体——企业是一个有机的经营体系,所有员工及作业方法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体系的建设要强化系统性,要通过知识将专业、产品、员工等要素连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技术知识不只是产品项目的设计基础,还要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形成有机整体、无缝对接。

有序——技术与知识方法针对的是职能作业,作业的过程就是流程和方法。产品制造工艺的作业流程可按照大到单位、部门、岗位、工位,小到工序、工步分层建立;底层作业靠细化、量化的知识方法支撑。

关联——技术知识渗透到企业计划、生产、质量、物流等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互相关联成为有机整体。

互动——技术知识支撑或牵引着有机关联的各个要素,动态发挥作用。

5.精益性

精益性就是要使知识流程、方法与管理流程和方法都稳定、标准,并不断简化、优化。

流程——精益的基础是流程标准化,精益的方法是流程再造、方法再造,再造的方法是不断简化、优化、完善。

标准——产品、服务要标准,技术方法要标准,作业技能同样要标准。3个显性的标准化是做好精益知识管理的重点目标和基础。

节流——精益的核心理念是减少浪费,要全过程、全员不断简化,优化流程和方法,减少“八种浪费”。

增效——标准的制定要以效率、效益为目标,并不断地简化、优化、提升。

6.独特性

独特性主要表现为知识的方法及其管理都要根据产品、组织、人员、资源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不可生搬硬套。

产品——产品不同,产品设计与实现的技术方法也会不同;相同的产品,设计方法和实现的技术方法以及质量性能的评价方法也可能不同。

组织——知识流程和方法与组织、岗位等有直接关系,组织不同、岗位不同,流程方法不可能相同,技术及管理方法也可能随之改变。

人员——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员工素质决定了不同的技术要求和不同的技术方法及管理方法。

资源——资源的不同决定了使用资源的方法和知识的不同。

7.人因性

人因性就是要知识方法有用、好用,并且要好学。知识的提炼要适应不同的学习、应用对象,特别是要考虑对80后、90后的员工培养问题,以便更好、更快地培养人才。

好学——技术知识方法要能够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能力越强,越能体现其价值。这样的知识方法才有人愿意学习。

速学——要以能够使相关人员快速学习为目标,按照部门、岗位、专业等建立专业知识模块和子模块。要优化技术知识,做好知识管理软件,做好悦人的人机界面且能快速查找定位相关知识,还要在形式上不断完善,增加相关人员的学习兴趣。

有用——技术水平、知识品质决定产品和服务的品质,知识要适应市场需求、发展需求、岗位需求、人员需求。学习知识要体现个人价值,引导兴趣、激发价值。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编制应以新员工能看懂、会应用为标准。

快用——知识方法只有通过应用才能创造价值,快速上手、快速推广应用是技术知识提炼和精益的重要因素。

8.实践性

实践性强调的是技术知识管理的工程作用和实践力量。

现场——知识管理主要强调的是技术知识,强化的是行为方法,是工程知识,离开了工程实践就失去了技术知识及知识管理的真正意义。

产生——知识的产生来源于现场。技能知识本身就是现场知识,但它是隐性知识,需要研究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技术知识需要将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结合,找到解决现场问题的科学技术方法,同样也离不开现场。

丰富——技术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和丰富。任何一个知识方法都要根据使用要求不断改进和完善,也要根据环境条件的改变而不断调整。

创造——技术知识需要结合环境、条件和新的工程项目特点,不断应用、体现技术知识的价值,还要总结、升华,创造新的技术知识方法。

9.艰巨性

艰巨性体现了知识管理的艰巨、复杂和直接困难。

改革——精益知识管理是改革、是重生,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还要有精益的思想认识和科学的实施方法,同时要有战胜困难及勇于失败的决心和气势。

开放——为了更加有效地推进精益知识管理,需要引入新的机制,引入专业的精益管理人员或与精益咨询公司合作。

复杂——精益知识管理涉及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需统筹规划,层层推进,领导带头,宣传引导,教练催化,全员参与,才有可能更好地推进精益知识管理工作。

人乏——目前,很多企业的员工,特别是骨干人才的人困马乏、疲劳作战,给需要骨干人才参与的精益知识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无论是对国家经济,还是对企业经营,知识和人才的作用都是巨大的,是基础中的基础,是重中之重。要想做好精益知识管理,必须结合企业的行业性质、特点、发展阶段和战略需求开展创新实践工作,不能机械执行、生搬硬套,不能开展运动、浅尝辄止,只有实事求是,实践探索,摸透自身行业、企业的特点,领导坚持、全员参与,统一认识、阶段实施,组织推进、专家引领,资源投入、条件保障,下大力气全员、全过程开展工作,才有可能做好精益知识管理,并为企业的研发创新、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作好支撑。

猜你喜欢

精益流程方法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精益生产VS精益研发:精益之辩正当时
析OGSA-DAI工作流程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