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企业知识管理思路初探

2013-06-08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郑继贵朱成林宁琦刘俊庆

航天工业管理 2013年5期
关键词:研究所研究院体系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郑继贵 朱成林 宁琦 刘俊庆

近年来,知识管理在国内一些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全面启动了知识管理工作,其中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于2006年实施了能力资源整合和组织结构调整,建立了产研一体的组织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

同时,为解决以档案形式存放知识使用效率不高,显性或隐性知识因人员流动或变化无法增值甚至流失等问题,研究所全面推进了与知识管理相关的工作,在知识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面向专业的知识梳理、面向产品或专业的外部知识检索、隐性知识显性化、知识的情境化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和实践,初步构建了面向全部科研生产及管理活动的知识管理体系。

一、总体思路及构想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开展知识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为: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撑企业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基础、结合实际、响应需求、前瞻规划,以业务流程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基础,以面向专业、项目、产品为输入,对知识资源进行全面清理与梳理;以各项活动关联或挂接知识资源为手段,实现知识的情境化应用、自主推送,并充分依托研究院知识管理平台,自主建立知识管理网络。其主要构想可总结为“九个一”。

一系列标准制度的编制。以研究院知识管理制度为依据,研究所编制了一系列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标准制度,如图1、2所示,为实施知识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础。

一种组织模式的构建。研究所建立了所长统一领导、机关归口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的知识管理组织体制,完成组织机构、个人知识体系和知识管理体系的初步构建,做到机构、人员、职责的统一落实。

一轮资源的系统梳理。对研究院统计的十大类知识资源按专业维度进行信息化归档,同时开展专业知识资源成熟度和需求分析,规范专业技术的检索流程,以实现知识资源的动态更新、查询检索和统计分析。

一个平台的建设完善。进一步建设完善知识管理系统,完成知识资源与“专业岗位、工作流程”的挂接,实现知识管理平台的情境感知功能,以及与研究院知识管理系统的资源共享和智能推送功能。

一册专业书籍的发布,一期专业期刊的出版以及一项知识管理课题的研究。研究所充分发挥专业的力量,策划并完成了《航天机电伺服系统》一书的编写,并准备出版,以推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为专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引。

面向技术总结基础管理和提炼创新管理经验知识,计划在《航天工业管理》杂志上发布一期航天伺服专刊,以充分展现研究所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促进管理知识的显性化。

深入开展产研一体化知识管理课题研究,以新能源产业项目为实例,为新能源项目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提供知识管理服务和信息化技术支撑。

一场知识管理的研讨和一次全员思想的推进。为深入推进知识管理工作,研究所召开了一场知识管理论坛,征集知识管理论文并组织研讨,对优秀管理论文进行发布,加强知识管理经验交流、拓展管理思路。

为提升知识管理参与度,研究所组织开展了一次知识管理推进会,并发布了《知识管理办法》、《知识管理培训管理制度》、《知识管理奖励与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邀请知识管理专家授课,普及知识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意义,提升企业知识管理文化氛围,统一全员思想意识。

二、主要工作流程设想

1.阶段推动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计划分3个阶段推进知识管理工作。

第一阶段为整理分析阶段。主要工作为对知识资源进行清理、分类,制定知识上传的标准模板,并开展深入推进知识管理的思路研讨,下发《知识管理办法》和《知识管理标准制度体系表》。

第二阶段为试点推进阶段。选取产品并开展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知识资源梳理;建立知识管理平台进行试点产品的知识管理,实现基于任务流程的情境化知识推送。推进健全知识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全面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指导。

图1 知识资源管理制度框图

图2 知识资源管理标准体系框图

第三阶段为全面推进阶段。全面开展面向专业、产品及重大项目的知识管理活动,让知识管理融入到全部科研生产和管理活动中。

2.建立“知管通”系统

研究所自主研发了“知管通”系统,主要功能为对各类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管理,面向任务实现知识的推送,并实现与研究院知识管理平台的同步,如图3所示。

3.多维度梳理

从专业、产品、项目维度上梳理知识资源,每个维度均为树状结构,将每类知识的实现过程信息化,实现知识信息化入库待检索。

4.知识的情境化应用

所有知识资源均按照不同的维度存储在不同的知识库中,当有一项任务下达时,系统将按照任务的特点和预先设定好的检索机制进行完成任务的知识配置,实现知识的按需与智能推送,如图4所示。

三、后续工作建议

1.设立首席知识官

首席知识官的职责是将企业拥有的知识做最大、最有效的利用,以协助达成企业目标,为企业创造价值。他是知识分类、知识系统、知识密集业务与管理过程、知识交换活动、知识分享空间以及知识保护策略的设计者。目前,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约35%的企业设有首席知识官或类似职位,世界前100强的顾问公司100%设有首席知识官。航天企业也应设立首席知识官,从顶层对知识进行战略策划,让知识管理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建立组织及个人知识体系与评价机制

建立个人知识体系及评价机制,鼓励全体员工增强知识管理的意识。建立组织知识体系是研究院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能够全面反映技术实力和知识拥有量,是完成任务、推进技术创新的一种能力体现,也是评价研究院技术创新程度的重要指标。个人知识体系能够全面反应员工的知识储备和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将个人的知识体系及知识拥有量和共享度作为考核员工的核心要素,从而有效推进研究院技术创新体系科学、有序向前发展。

图3 知识管理库组成框图

图4 知识推送流程

猜你喜欢

研究所研究院体系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睡眠研究所·Arch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昆虫也会便便吗?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