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哌酸糊剂对仔猪黄痢的疗效观察

2013-06-05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2期
关键词:黄痢埃希氏糊剂

王 蕾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氟哌酸糊剂对仔猪黄痢的疗效观察

王 蕾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肠道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3日龄左右的仔猪,一旦个别仔猪发病会迅速蔓延至全窝。最急性的常看不到任何症状,突然后躯麻痹而死,发病率达50%~90%。有的常因发病急来不及治疗而死亡,死亡率可达100%。即使耐过的仔猪生长发育严重受阻,往往成为僵猪。目前,虽有很多药物可以防治本病,但由于发病急而致使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因长期应用某种抗生素是病菌对其产生耐药性而降低疗效。氟哌酸属喹诺酮类新型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体内分布广和不易产生耐药性、作用迅速、疗效确实等优点。笔者曾用氟哌酸糊剂和其它药物对比治疗仔猪黄痢病猪1000多例,证明用其治疗仔猪黄痢费用低、疗效确实。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自然发病,表现频繁排黄色或白色含有凝乳块的稀便、精神沉郁、行走无力、食欲不振、弯腰弓背等症状的仔猪,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

1.2 治疗药物、用法和剂量 氟哌酸平均2g/头·次,用适量凉开水调成糊状,用手指抹入仔猪口内,2~3次/d,连用2d。氯霉素肌肉注射20万IU/头·次,2次/d,连用2~3d。痢特灵和磺胺眯分别按常规剂量灌服,2次/d,连用3d。用药期间除用口服补液盐纠正和缓解酸中毒和脱水外,未用其它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病猪治疗2~3d腹泻停止,肛门周围干净,精神、食欲和体温恢复正常,1周内不复发者为治愈。用药3~4d后,临床症状仍未消除或减轻,甚至恶化死亡者为无效。

2 试验结果

4种药物对仔猪黄痢的疗效对比试验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看出,氟哌酸糊剂对仔猪黄痢的治愈率为91.5%,其疗效明显高于氯霉素、痢特灵和磺胺眯。

表1 4种药物对仔猪黄痢的治疗效果比较 (头、%)

(1)大肠埃希氏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猪的消化道内的常在菌,一般不表现致病作用。但在猪舍卫生状况差、气候突变等应激时可诱发本病,特别在气候突变时发病明显增多。故应切实加强和改善饲养管理,平时搞好圈舍及其周围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干燥,注意母猪体表和乳头的卫生,定期消毒,注意猪舍保温,以防止或减少本病的发生。(2)由于仔猪黄痢发病急,初生仔猪抵抗力弱,因此发现病猪应及时将其隔离,并对全群进行药物防治,以控制本病蔓延,减少损失。(4)虽然多种抗生素、磺胺类及呋喃类药物对仔猪黄痢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最有效的措施是在母猪产前18~24d用K88~K99基因工程双价疫苗免疫,可有效预防仔猪黄痢的发生。

3 结论

将氟哌酸糊剂抹入仔猪口内,即可进入肠道,直接抑制和杀死细菌,疗效确实,不易复发,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和应用。

S858.28

B

1007-1733(2013)02-0065-02

2012–12–16)

猜你喜欢

黄痢埃希氏糊剂
埃希氏菌的遗传演化关系分析
仔猪黄痢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防控措施
仔猪黄痢及其防治
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26血清型检测方法的建立
仔猪黄痢的防治探讨
Metapex根充糊剂对瘘道型根尖周炎患儿的治疗效果
盐酸克伦特罗生物素化单链抗体在大肠埃希氏菌中的表达
哺乳仔猪黄痢的防治
氯锌糊剂合清暑汤治疗黄水疮的临床体会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