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段计算教学效果
2013-06-05李燕丽
■ 李燕丽
如何提高低年段计算教学效果
■ 李燕丽
计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也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将直接影响其数学的学习,影响到相关学科的成绩,甚至还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小学计算教学必须有效强化。
1.提高数字书写速度
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平时做作业的时候书写汉字和阿拉伯数字的速度都不快,而书写的熟练度是影响计算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我要求学生买两本写阿拉伯数字的算术本进行书写练习,练习好了再在课堂上开展比赛,从0到9,看谁写得快。这样每天练习3分钟,学生的书写速度明显加快,继而带来了计算速度的相应提高。
2.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对于计算题,学生拿到后并没有难的感觉,但却经常出错误。原因就是学生缺少一种严肃认真的精神,缺乏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一是狠抓“认真”二字,尤其是三步以上的计算题,要按部就班,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计算;二是狠抓检查习惯的培养。对低段的学生,教师应该告诉他们检查的方法,要针对求解的过程及相关结论进行核对、查校、验算等,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掌握计算的技巧
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要提高计算的准确性,还要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计算速度。这就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技巧。计算技巧是学生在大量的计算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可以说练习“认算式”是提高计算速度的技巧之一。什么是“认算式”呢?比如“2+3=”,孩子习惯先读题、再思考,最后算出得数,而认算式则是把“2+3=”之类的一大批算式分别当作一个特殊的“字符”来看待,当作一个“字”来“认”,而不是去“算”,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省略了中间读题、思考、计算的过程,看到算式,直接报得数。我曾尝试让自己带的两个班级练习“认算式”。在年级口算大比拼中,共有50人获奖,我们2个班就占了80%。同年的期末考试中,我班的口算速度比其他人3个班高出10%。可见,认算式的训练还是有明显成效的。
4.鼓励算法多样化
根据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教师应尊重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在“十几减9”退位减法教学中有这样的教学场景:
师:先看主题图,小猴卖桃子,共13个桃子,小兔买了9个桃,还剩下多少个桃子?应该怎么算呢?
生:13-9=?
师:13-9等于几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桃子摆一摆,算一算。(学生自主尝试)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呢?
生1:把13分成10和3,10-9=1,1+3=4。
生2:1根1根减。
生3:把9分成3和6,13-3=10,10-6=4。
生4:9+4=13,13-9=4。
……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解决一个问题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老师感到非常高兴。那么在这么多种方法中,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快最方便呢?
5.增强教学趣味性
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感到数学好玩、有趣,会使学生沉浸其中而乐学。例如教学“认识元、角、分”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利用课外时间和父母一起到超市去逛一逛,看一看。在课堂上,我创设了一个“小小文具店”的生活情境,并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一些文具:尺子2元、铅笔1元、橡皮1元、笔盒8元……,让每组选出一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他组员用准备好的“人民币”去尝试购买自己需要的文具。其间,再让学生思考:假如你只有10元钱,你能买什么文具?学生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得出了十几种不同的购物方案。这种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口算的能力,又充分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学生自己动手,玩得尽兴,学得轻松,更能在玩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锻炼实际应用的能力。
6.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人对数与计算的一般理解,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根据培养学生数感的要求,除了在认数、建立数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之外,计算教学也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计算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一方面是重视学生的口算,另一方面,是加强学生的估算。估算,是学生在笔算中获得相应的感受、体会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十分有利。把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估计问题的结果后进行适当的解释,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思考,重新认识计算教学的功能,切实改革计算教学,让学生在掌握计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促进数学思考,逐步形成数学意识,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