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 新要求 新视野
——对质量工作的新思考

2013-06-05黄小路

质量与标准化 2013年8期
关键词:质量发展

文/黄小路

新时期 新要求 新视野
——对质量工作的新思考

文/黄小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201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再次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2013年5月,李克强同志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指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必须突出解决重点产品的质量问题,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国务院发布的《质量发展纲要》指出,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

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来看,质量从符合性、适用性发展到现在的全面质量,从狭义质量发展到了广义质量,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对健康、安全、环境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益重视。同时,质量作为经济的一个重要属性,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在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深入。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曾经说过“质量是持续不断的革命”,“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在历史的新时期,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伴随着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伴随着新时期的新要求,广大质量工作者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阔视野。

一、新时期质量工作需要宏观视野

朱兰博士指出:政府参与质量管理的目的包括保护公民的安全和健康,保卫和改善国家经济,保护顾客免受欺骗。北京理工大学郎志正教授也认为,宏观质量管理也就是政府质量管理,是用政府看得见的手解决市场看不见的手不能解决的质量问题。实际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宏观质量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987年美国制定了质量促进法,从而迎来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经济发展黄金10年;而德国更是质量强国的典范,其质量教育、质量文化以及品牌战略的实施,孕育了一批质量技术领先的大企业和国际知名的中小企业,德国制造使得德国在当下的全球经济危机中一枝独秀。

再来看我们,2010年我国的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的19.8%,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我们却不是制造业质量强国。我们的质量问题依然突出,质量安全事件频发,质量话语权、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等都与质量强国存在差距。因此,如何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体制,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需要我们开拓全新的质量视野。

政府质量管理首先要重视质量安全。正如朱兰博士所提倡的那样,政府在质量方面的管理,应尽量避免在产品适用性方面承担责任,集中精力对付少数重大的质量问题,尤其是涉及产品安全和公民健康的质量问题。加强对质量安全的监管必须落实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实施最严的准入、最严的监管、最严的执法、最严的处罚、最严的问责,不断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政府质量管理也要重视质量发展。质量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质量安全保底线,质量发展促经济。质量安全是每个负责任政府都应全力做好的,但是对质量发展促经济的认识可能就不那么透彻了。我国一些产品因为质量达不到要求,不得不依赖进口,影响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比如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我们每年要从其他国家进口,仅高铁使用的特钢每年就是近百亿元的进口量。近年来,美国开始实施的制造业复兴战略、国际上不断升级的贸易保护主义都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制约,如果我国整体质量水平不提升、质量核心技术不提高、品牌不具知名度必将影响经济发展。

二、新时期质量工作需要法律视野

今年是《产品质量法》颁布20周年。我国质量法制建设20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基本形成了以《产品质量法》为主体的质量法规体系,但现有法律法规体系关注点还是在微观产品质量上,对于宏观质量管理范畴的质量教育、质量数据、质量诚信、城市品牌等质量发展的内容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

为了支撑质量宏观管理,质量法律视野应从三个方面拓展。

一是法律视角应从行政监管向侵权责任拓展。《产品质量法》是公法与私法的混合,是公权与私权的混合,既包括了行政处罚也涵盖了质量奖励,既有产品质量责任也有消费者权益保护。从宏观质量管理来看,政府质量管理应从是否存在违法行为着手,而不是从“符合性”入手,我们要从“符合性”判断向“合法性”认定转移,对于已认定违法的行为严格处罚,至于“符合性”判断则交由市场解决。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讲,要加快推动《侵权责任法》“产品责任”相关法律条文在质量问题处理上的实践,进一步落实产品责任。

二是法律手段应从监督抽查向风险管理拓展。《产品质量法》明确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但当前消费者不仅要求政府监管部门对已知的质量安全危害进行处置,还期望政府监管部门对潜在的、还没有统一定论的质量安全风险进行前瞻性分析和提前防范。仅在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督检查已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组织建立覆盖设计、生产、销售、消费者使用等各环节的质量数据中心,开展全方位、全过程质量风险监测和分析的条件也日益成熟。要推动这个体系的建立,需要协调社会各方职能,统筹利用各方资源,更迫切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三是法律导向应引导企业从被动承担向主动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转变,进而从企业导向向消费者导向转变。目前,许多企业质量意识还非常淡薄,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缺失,对于质量问题缺少意愿和能力去应对,产生的质量恶果最终由社会来承担。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是质量工作的关键。除了要加大企业违法成本外,立法还应该从企业导向向消费者导向转移。一般来讲单个的消费者不可能与企业抗争,但集中起来人数众多,就会形成推动质量提升的潜在力量。20世纪各国“消费者权益”运动的出现,将这种潜在力量化为了现实,使消费者能够更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也迫使企业认真提升质量。

三、新时期质量工作需要经济视野

质量不能游离于宏观经济、社会管理之外,要主动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和社会管理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质量应不断延伸其发挥作用的领域。

首先,质量在产业政策中应进一步发挥作用。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健康领域,生产许可证制度历来就是市场准入的一个重要条件。生产许可证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都在生产环节发挥了质量把关作用。但如果在立项阶段就通过质量评价制度,综合分析和统筹考虑技术标准水平、检测基础保障、设备先进性等质量要求,对于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项目质量水平的作用将更大。同时,强制性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将是产业政策的一个部分。

其次,质量在国际贸易中应进一步发挥作用。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很多国家都加强了贸易管制,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在此背景下,部分质量问题被恶意炒作,影响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同时,技术性贸易措施(TBT)也成为了出口贸易中的拦路虎。为此,政府部门之间对内要联动应对,通过质量和标准化议事协调机构,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练好内功。对外则要依托TBT应对工作平台,以机电、化工、纺织、农产品食品等领域的国外重大技术性贸易措施为重点,推进专项应对研究、运行预警机制、开展通报评议。

最后,质量在资源分配中应进一步发挥作用。质量和效益是密切联系的。质量的提升意味着企业有良好的投入产出能力、稳定的发展能力,意味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活得好、长得快,也意味着企业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为此,政府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质量水平。一方面在中小企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资金的使用上对质量发展能力强的企业应予以倾斜;另一方面通过设立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强化对企业质量提升的引导,把目前对企业的直接补贴调整为对质量改进项目的补贴,对于改进质量安全、改善环境和生命健康的质量提升项目实施财政补贴,促进企业发展,从而使财政补贴由补结果向补过程转变。

四、新时期质量工作需要国际视野

现代社会,质量竞争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质量要求已经成为国际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好质量,将为我们参与国际竞争增加一个强有力的武器。

一是增强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话语权。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道路。虽然,据统计近两年本市企事业单位多次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落户上海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SC)秘书处达6个,物联网、内燃机、航运物流、船舶等重点领域国际标准提案相继获得通过,但与英国技术标准对英国经济的贡献大概为每年25亿英镑、德国技术标准对德国平均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这些数据相比,我们的标准化道路还任重道远。

二是质量技术机构加快走国际化道路。目前,我国计量测试、检验等政府实验室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仅全国质检系统检测仪器设备由1989年的5.94亿增加至2010年的121.28亿,就增长了20倍,营运收入从1989年的7.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88.6亿元,增长约50倍,员工由8.28万人增至17.58万人。在今天的中国检测认证市场上,长三角和珠三角聚集了世界上所有知名的检测认证机构,包括英国INTERTEK、瑞士SGS、德国TUV、法国BV、美国UL等,这既是竞争,也将为中国自主品牌检测认证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大的动力、更多的先进管理经验。上海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过程中,检测认证服务业已经纳入了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计量测试、质量检验、标准化服务、特种设备检测、机动车检测五大基地建设也都取得重大进展。有这样良好的环境和基础,上海的质量技术机构不仅要在国内争第一,更要考虑如何突破制度瓶颈,实现管理创新,提升服务意识、品牌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加强技术资源配置,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依据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

三是提升城市品牌国际竞争力。目前上海名牌总量已达1 122项,产值近5 000亿,家化、恒源祥、上海电气等品牌也都开始了国际化进程。但是,2012年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年度“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品牌”中,美国品牌独占53席,日本有7个品牌入选,韩国有3个品牌入选。中国培育出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品牌还有待时日。这其中将质量作为品牌提升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社会互动的培育机制。同时,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如何评价自身城市品牌价值,如何向纽约等城市学习,开展城市品牌化活动,都是全新课题,也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作者: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猜你喜欢

质量发展
“质量”知识巩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关于质量的快速Q&A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质量投诉超六成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