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化的启示
2013-06-05陈木楷
文/陈木楷
龙文化的启示
文/陈木楷
在远古氏族社会中,人们往往想象自己的祖先是一种特定动物、植物或其他非生命的物质,认为它们就是氏族祖先的化身和自己的保护神。龙的图腾和崇拜,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形成。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有了龙的象形文字,先秦青铜礼器上也有了龙的神奇造型,汉代的《说文解字》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表达了古人对龙的敬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龙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龙文化。研究和弘扬思想丰富、内涵深刻的龙文化,会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1:在中国古代绘画和传世瓷器中,元代以前的龙有三只爪子,明代的龙有四只爪子,清代的龙变成五只爪子。每一次变化都使龙的形象更加符合人们赋予其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和无所不能的精神寄托,折射出龙文化的创新精神。中华民族的先辈最具创造才能,十六世纪之前影响人类生活的300多项重大科技发明,有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然而,当代国人却失去了先辈的辉煌,科技创新不足、管理创新也不足,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大多是“舶来品”。
唯一值得骄傲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鞍山钢铁公司推出著名的“二参一改三结合”的民主管理方法,被毛泽东总结为“鞍钢宪法”。日本将其引入国内,结合日本国情,形成誉满全球的全面质量管理和群众性QC小组活动,并使之成为日本经济腾飞的重要助推器。创新是龙文化最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吾辈唯有抓住当前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不断产生原创性、本土化的科技和管理成果,方能再现先辈的辉煌。
启示2:龙有九种动物的特征:“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掌似虎,爪似鹰,耳似牛”,将龙视作各种动物形象的集成,映射出龙文化的综合思维。若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于质量管理,那就产生了综合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本质上就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涉及质量形成过程的各种因素,不仅与物质因素相关,还与人的因素密切相关。管理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只有同时驱动管理和技术两只轮子,对影响质量的人员、机器、物料、方法、环境等各种因素综合管理,质量方能处于受控状态。对于区域性、行业性、倾向性质量问题,必须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对其实施治理整顿,方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启示3:在封建社会,龙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凡是僭越了帝王专用的称呼和器物的人,必将遭到严厉制裁。即便如此,龙的皇权化也没能取代龙的平民化,老百姓的生肖可以属龙,民俗活动可以“舞龙灯、祭龙王、驶龙船”,这种社会现象充分体现了龙文化的包容胸怀。再如,我国改革开放后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也体现了一种包容。需要强调的是包容不能视作来者不拒,对国外发布的各种标准,不能不加分析地盲目采用。有的管理标准是把“双刃剑”,既有方便贸易的积极作用,也有技术壁垒的消极作用。
龙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先辈留给炎黄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龙的传人唯有努力传承和发展龙文化,方能增加民族复兴的正能量,加快“中国梦”的实现步伐!